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契约的探索与应用

2016-04-07李蓉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契约事业单位

李蓉

摘 要:员工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对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认知、对自身的职业认可度、对各种保障措施认可度都是不同的,员工由此产生的主观理解和情感感知称作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是单位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关系问题,为了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应该深入探索员工的心理契约并加以应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心理契约;探索应用

1 引言

心理契约是员工和单位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达到的彼此间心照不宣的承诺和共识。心理契约的特征如下:①主观性。心理契约完全是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员工个体与组织群体心理活动的彼此期待与想象。②不确定性。心理契约不是书面的东西,不具备明确的约定作用。③动态性。心理契约是随着心理感受不断变化的。④互动性。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都有的,是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应用心理契约,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巨大作用;可以帮助组织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引导员工产生更高的忠诚度。

如果单位忽视心理契约的作用,很容易令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当员工对组织无力兑现其承若,当员工主观认为组织有意违约,当员工对组织行为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思想,随之而来的是抵触情绪和离心行为。同时,这种负面效应有着快速的扩散性,若不加以重视,很快就会影响到群体的执行力。员工的这种心理感觉完全是主观的,是根据自身在单位的身份、岗位、工作年限、年龄、性别等因素而产生。

2 基层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契约研究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可以从不同维度考察心理契约,由此可以得知影响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契约的因素。

1、编制身份

事业编制单位能够给予员工较多的保障,员工由此产生的自豪感、满足度相对较高,由此造成他们对单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期望值,这是几十年以来事业单位固有观念造成的。按心理契约理论,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是相对应的辩证关系,在事业单位逐步改革的今天,打破终身制,实行聘用制,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相应的一系列变化必然会影响员工固有的心理契约。

2、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是影响员工忠诚度和责任心的重要原因,工作年限越长,对单位的忠诚度越高,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责任感越强烈。工作年限较短的员工,与单位的组织责任感契合度较低,与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较弱。

3、年龄

年龄大的员工,性情较为稳重,考虑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较多,对工作能够应对自如,主人翁意识更为强烈。青年员工冲劲较大,变革思想活跃,容易产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冲动意识,对单位的忠诚度较低。

4、工作岗位

不同的工作岗位,在领导与众人心中的分量是不同的,反馈到所在岗位员工身上,其心理感受是不同的,所产生的心理契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就关键岗位员工而言,关注点多集中在能否受到重视、能否保持领头地位、能否发挥个人潜能。对于一般岗位员工,关注点多集中在福利待遇有没有我、领导是不是公平处理问题、流汗出力能不能被关注到等等。

5、性别

在一定程度上,性别决定了现实工作中的很多情况,比如,男性员工对“回报期望值”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行政级别上;男性员工对“组织责任感”的认同度大于女性;男性员工对“发展愿景”的感知度大于女性;男性员工对“创新”的重视度大于女性。

3 心理契约在基层事业单位的应用

维度:对心理契约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的要素类别。确定心理契约维度,是应用心理契约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学把心理契约维度分作七大类:丰富有价值的岗位工作、公平公正的报酬、有学习和成长空间、有岗位晋升机会、全面的工作资源和工具、和谐人文工作环境、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福利待遇。所有的心理契约工作都是围绕这七大类开展的。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特点,在明确了心理契约维度之后,可以运用以下措施推进心理契约管理,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1、建立有效的员工沟通机制

心理契约的双方是员工个人与单位组织机构。这两者的动态变化十非常活跃的,为了增进彼此间的默契,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沟通机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第一,员工与组织尊重彼此间的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交流机制,塑造归属感,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把双方主观性的思想意见展露出来。

第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党团组织、工会、协会等多种交流形式,把员工与组织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彼此的合法利益。

第三,端正态度,经常举办多种沟通活动,保持沟通渠道的通畅,共同努力,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完善人员招聘机制

从招聘开始就坚持做好单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工作,较为全面地掌握员工对的职业规划与工作期望,从第一印象入手揣测准员工的心理态度。在确定对方是单位所需人才之后,及时把工作岗位情况和单位情况告知对方,在坚持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确保人与岗位相匹配、人与环境相融合、人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为之后的长期的心理契约管理打好基础。

3、建全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激励与惩罚机制对单位员工的心理冲击作用是最具震撼力的。坚持 “以人为本” 的理念,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可以对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作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调动作用,还可以在满足员工内心需求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员工心中建立起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组织忠诚度。

“以人为本”不是永远奖励,责权分明、奖惩分明,是培养“德智兼备”优秀人才的良方。为了避免过度奖励,可以把激励措施分作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是内容激励措施,即按照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对员工工作内容制定出不同的工作指标,根据完成情况按照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另一方面是过程激励措施,即按照工作水平将员工分作熟练员工和入职新员工,设置不同的激励目标和奖惩制度,待工期结束,按照日常工作记录落实奖惩措施。

4、建立统一的价值观

不可否认,因为工作岗位、所处地位、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等差异的存在,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心理认知能够与单位的价值观完全一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避免员工与单位心理契约被打破而带来的不良后果的产生,就需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制定统一的价值观,按照这个价值观引导与考察员工的工作态度,争取个人与组织的共同进步。

5、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管理

在建立了统一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应该较为宽容地对待个体的差异化表现,人力资源部门广泛收集员工信息,分析个体性情,掌握家庭状况,探索心理需求,对于员工遇到的实际困难,要主动向领导汇报,积极建言,帮助员工解决。对于员工的消极怠工、业绩下降等现象,要有警惕性,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手段,帮助员工恢复工作热情,重塑单位忠诚度与工作责任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有助于帮助员工维持高水平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提升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度与信赖感,有助于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4 结论

总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招聘、员工培训、职业规划、绩效考核领等领域引入心理契约并推广实施,可以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

参考文献

[1]王金林.基于组织支持感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7).

[2]王秀娟.浅析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管理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3]高雪霞.构建员工良好心理契约的途径:员工帮助计划[J].魅力中国,2013(17).

[4]王美娜,王凤科.心理契约视角下公务员忠诚度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1(7).

[5]宋学富.试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J].科技信息,2010(26).

[6]陈琦.培训对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J].管理观察,2010(36).

猜你喜欢

心理契约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西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授权型领导、心理契约与员工的组织承诺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