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2016-04-07

山西建筑 2016年19期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构件

秦 拥 军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长治 046011)



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秦 拥 军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长治046011)

简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施工工艺流程,并总结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提出了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PC构件,施工工艺,混凝土

0 引言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1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装配式建筑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较为领先。美国从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装配式建筑,并成立了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PCI),长期研究和推广装配式建筑。该协会出台了许多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和标准,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而日本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关标准和规范也已相当完善。在几次大的地震中,装配式建筑都发挥出了其优良的抗震性能,保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建造装配式住宅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早在20世纪50年代,装配式建筑即由前苏联引入我国。1976年,北京市前三门大街的高层住宅采用内浇外挂装配式施工工艺,其内承重墙为现浇墙体,外墙采用预制墙板,楼板为预制空心楼板。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建造了一大批抗震性能非常好的内浇外挂式装配式住宅,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近40年过去了,这些建筑大部分完好如初,仍在使用。

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上,上海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年来,上海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土地供应环节为抓手,明确了各区县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到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房地产开发、结构设计、构件加工、现场施工于一体的预制装配住宅的产业链。

2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施工工艺流程

2.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用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特别适用于户型重复率较高的政府保障房、经济适用房等住宅,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结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材料浪费少、施工速度快、噪声低、扬尘少等优点,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和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装配式建筑将实现建筑业从手工到机械,从工地到工厂,从建造到制造,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大变革。

2.2PC构件在工厂加工阶段的生产工艺流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

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先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制定制作尽量定型化、标准化、模数化、能重复利用的模具,同时制作PC内的钢筋笼和各类预埋件,经过相关单位隐蔽验收后浇筑混凝土。然后把PC构件放入专门的养护箱内蒸汽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脱模。经检查合格后即可入库,之后根据工程进度送往工地。

2.3现场装配阶段的施工工艺流程

装配式结构在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构件安装及节点施工方案,构件安装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措施等,充分反映装配式结构的施工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应充分考虑运输通道的设置,合理布置预制构件临时堆放场地的位置与占地大小,选择适宜的塔吊吨位和安放位置。

PC构件运至现场后,应先对PC构件进场验收,对规格尺寸进行核对。开始吊装后先用大型起重设备将预制内外墙板吊装就位、临时固定,然后进行后浇混凝土剪力墙、柱的钢筋绑扎以及合模。

后浇混凝土剪力墙、柱浇筑完成后,安装叠合式楼板、吊装楼梯段、在楼板内预埋管线、绑扎叠合式楼板面层钢筋,叠合层楼板面层混凝土浇筑。

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安装过程中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点随时校正位置,安装就位后,应及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临时固定措施安装完成后吊具方可和预制构件分离,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装配式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方可进行。

3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PC构件在工厂集中统一预制,极大的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利用率,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

由于构件只在现场进行组装、现浇部分节点,现场的湿作业大幅减少。施工现场几乎取消了脚手架,取消了内、外墙抹灰,钢筋半成品由工厂统一配送,取消了楼板底模。线管以及开关插座底盒在工厂内已经预埋到位,现场无需后开槽,现场的扬尘和噪声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大量减少。

2)PC构件在工厂车间内生产,尺寸精确,外形方正。门窗洞口预留和各种预留预埋在工厂内已完成,且定位精确,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3)PC构件在工厂车间内预制成活,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成本。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组装固定等工作,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的劳动环境得到了改善。

4)装配式建筑采用机械化的吊装方式组装而成,它的现场组装速度较快,避免了传统现浇结构由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序受低温、雨雪等天气因素影响,导致工期延长。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建设周期短、冬季可施工等特点。

4 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

1)装配式住宅仍是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仍处在高成本和小市场的状态。

装配式住宅可以以保障性住房为突破口,通过政府的力量在保障房工程中推进装配式住宅,培育保障房这一固定市场,并逐步向商品房推广,为装配式住宅开拓广阔的市场。

2)目前仍缺乏统一的、完整的设计和验收标准体系。要实现建筑产业化,首先应实现标准化。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市出台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等地方性标准,虽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以及目前有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现行国家标准作为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的依据,但目前这些标准仍有待细化、统一。

3)需对现有的验收制度进行改革。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建造速度快。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能同步交叉施工。而按目前的验收程序,要主体结构封顶后才能进行主体分部工程,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装饰施工。建议主体分部验收改为分期验收,每施工3层~5层左右就进行一次结构验收,有效缩短总体工期,充分体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4)对现场组装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应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装配式住宅的重点、难点就是接头、接缝的处理。预制装配式结构对现场组装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构件节点之间连接要求高,施工质量要求高,需要熟练的高级技工来操作。如工人技术水平欠缺或管理不善,可靠性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人进行专业的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5 结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推广,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研究和推广装配式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1]马军庆.装配式建筑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53-54.

[2]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0,12(41):77-78.

[3]张驰,李晓林.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发展[J].辽宁建筑,2011(5):90-91.

[4]郭正兴,朱张峰,董年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新进展[J].施工技术,2011,342(40):227.

Discussion o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ssembly-style building

Qin Yongjun

(Shanxi3rdBuildingEngineeringCompany,Changzhi046011,China)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efabricated assembly-style building at home and abroad,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s of assembly-style building, summarizes its merits,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needing solving for promoting prefabricated assembly-style build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ssembly-style building.

assembly-style building, PC compon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crete

1009-6825(2016)19-0077-02

2016-04-26

秦拥军(1980- ),男,工程师

TU241.99

A

猜你喜欢

装配式住宅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