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砖艺术语言对当代肖形印创作的借鉴意义*
2016-04-07林婥琴
文/林婥琴
汉画像砖艺术语言对当代肖形印创作的借鉴意义*
文/林婥琴
汉代画像砖不仅是汉代封建贵族墓室内外的建筑材料,同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汉人的审美情趣。在当代的肖形印创作中,吸取汉画像砖生活化的创作理念、不拘一格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高古自然的边框处理方式、多元丰富的边款创作形式,让汉画像砖的艺术语言给肖形印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
汉画像砖;艺术语言;肖形印;创作理念
汉代是倡导以“孝”治天下的时代,随之兴起的厚葬之风使得汉画像砖油然而生。从汉代整个艺术氛围来看,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当时汉人的审美情趣不仅仅在于实用,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汉画像砖作为汉代封建贵族墓室内外的建筑材料,从实用的功能看,它是宫殿、墓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审美的角度看,它也是不可缺少的艺术装饰品,使厚葬的表现更加气势雄伟、华丽高贵。
汉画像砖在吸取了之前制陶工艺、青铜器陶模、秦汉瓦当纹饰、战国与汉代彩陶纹等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对当代肖形印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又一次在汉画像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汉画像砖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人们的现实生活图景,体现了创作者真实的生活体验。有宴饮画像砖、车马过桥画像砖、舞乐百戏画像砖、西王母画像砖、拳术画像砖等,它们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汉代生活全景式实录。
诸多反映生活的画像砖创作者们估计万万没有想到,当时用于实用的砖加上这些元素成了不朽的艺术作品。而今天的创作者们一开始就以艺术的眼光去做,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压抑了我们的创作源泉。篆刻创作同样如此,“情感,是艺术家最丰富的艺术源泉,在篆刻上指印人思想情感所表现出来的格调。明清以来,印人就开始讲究‘以印抒情’。意境,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在篆刻艺术上‘印外求印’,是篆刻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①
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创作心态,在当代肖形印创作中,人们往往把思维固定在十二生肖等简单的图案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印面创作素材,没有把对生活的体验反映到自己的创作中,就很难表达出创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更难以达到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肖形印创作中,我们的创作理念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实现观念的转型,需要主体有历史的意识、敏锐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形式独特的敏感等。”②
二、不拘一格的创作内容和形式
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方印中,既可以欣赏到丰富的书法笔意,感受如绘画构图般优美的章法布局,同时也可以触摸和感知到雕刻艺术的神韵。”③肖形印是印章中的一种特殊的创作形式,也称图形印、图像印,主要以图形为入印的内容,间有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有绘画的元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肖形印种类很多,有社会活动、人物故事、神鬼祥瑞、禽兽纹饰、植物纹饰、杂形等。
肖形印的创作空间与画像砖相比更小,而在肖形印的方寸之间,它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上与画像砖有着相似的处理,从已知画像砖的题材来看,内容非常丰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如车马出行、宴乐舞戏、庭院楼阙、市井庄园、采桑渔猎、播种收割等。这些题材在古代肖形印中也有体现,如反映宫廷生活的车马出行印,勾勒出一幅马车出行的场景。管弦歌舞印,印面中有三个人,一个吹箫,一个抚琴,另一个吹笙,方寸之间表现出三个人神态各异、生动活泼。还有对舞印,印面中的两人似乎就在我们眼前对舞,非常生动。在创作手法上,汉画像砖中的人物是最精彩的部分,并没有过多地强调服饰等细节的刻画,而是采用夸张的造型表现出生动的画面,和汉代的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给人以意象的美感。
在当代篆刻创作中,肖形印创作似乎越来越少,很难从临摹古代肖形印中走出来,走向具有时代特征的肖形印创作。我们不妨从画像砖造型中吸取营养,结合古代肖形印的艺术语言,深入挖掘肖形印的装饰性。
三、高古自然的边框处理方式
边框是印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秦印白文中有“口”“曰”“田”字格,而吴昌硕喜在方形印中用竖线,并有“井”字格。汉印白文虽无分格边框线,但汉印笔画丰满,形成暗框。汉印四字白文一直讲究六条边线,边框的四条线与框内横与竖的两条线交叉。边框与界格和印面文字的有机结合使整个印面非常整体。而在古代肖形印中,边框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大多采用无边框的满布局或者一个细边框。这无疑给当代的肖形印创作带来巨大的创作空间,在汉砖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同的边框处理方式,给当代肖形印创作有诸多启示。
汉画像砖给我们呈现出了岁月的魅力,表现出了高古自然、变化丰富的边框。也许这些汉砖本无边框,是历经时间洗礼后在拓片上反映出的偶然效果,但它却在肖形印边框处理上表现出的粗细不等、残破自然是值得借鉴的。弋射收获画像砖中图景的分层有一条界格线,把画像砖分成二比一的上下两层,这种不对称的界格也许在肖形印创作中会带来别有的生趣。车马这块砖中的上边界则出现了双钩龙纹,增强了画像砖的装饰性效果。肖形印这类图案的创作,本身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在边框处理上如果借鉴车马这类砖中纹饰的处理,或许也是锦上添花之事。
四、多元丰富的边款创作形式
“在金文中凹入的阴文称为款,凸出的阳文称为识,合称款识。印章制作完成后,在印体的侧面、印顶上所刻的文字也称款识,印章款识以阴文为主,故通称为边款。”④印章的边款犹如中国书画中的落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书法、绘画、镌刻、文辞于一体的艺术,使篆刻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汉画像砖中,有的会以建筑图式造型立于砖面之中,文字围绕在左右两侧及上方,使得建筑造型更加稳重端庄,整个砖面浑然一体。有的画像砖的文字则不等地分布在图案的左右两侧,在增强画像砖整体性的同时使得场景更加深远,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还有的画像砖中出现了几何菱形纹样、龙纹等,通过连续、大小等排列让砖面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赵之谦首创图画式的边款,就曾将汉画像、佛像等引入印侧,模仿北朝造像的形式,寄托自己的情感。这种边款形式和印文的内容相得益彰、相互呼应,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在肖形印创作中,印文的设计表现本身就是图画式的表现,而在边款创作中以文字表现居多,显得较为单一,我们不妨从画像砖中吸取营养寻求突破。让肖形印的边款创作和印面创作紧密结合,交相呼应,更加全面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汉画像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我们当代的艺术,在肖形印创作中借鉴汉画像砖的艺术语言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和运用汉画像砖中的养分,融入时代精神,探索出个人风格,在肖形印创作中表现出今人的审美情趣。
注释:
*本文为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当代篆刻创作研究中的“写意精神”(项目编号:16SB0112)。
①②顾建全,篆刻当随时代——试从中国篆刻艺术创作的方向看篆刻艺术的现代性[J].书画世界,2014(5).
③马静静.论傅山的篆刻实践对其书法美学思想转变的潜在影响[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1).
④赵宏.篆刻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林婥琴,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