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沐浴暖风——《南国四季花满枝》工笔花鸟画系列创作谈兼析对经典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研习与运用

2016-12-07陈亚玩

美术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研习南国

文/陈亚玩

沐浴暖风——《南国四季花满枝》工笔花鸟画系列创作谈兼析对经典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研习与运用

文/陈亚玩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写实高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奠基者、发扬者,其审美观念、风格特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工笔花鸟画家们。本文结合自己的创作《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作品进行实践探索。论文分别阐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观念、风格特征,宋代工笔花鸟画审美观念对南方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影响,宋代工笔花鸟画的风格特征对南方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影响,《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的诠释,从这几个方面的研习和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体会来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

南国四季花满枝;工笔花鸟画;宋代;研习;创作

一、《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对宋代工笔花鸟画审美观念的研习与运用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工笔花鸟画蕴含了高雅的品质,成为了工笔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宋代工笔花鸟画源于“格物致知”的精神引导,重视天地万物之中的“理”法,笔者经过学习研究后,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观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画面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重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对生活有着很大的热情是本人对宋代工笔花鸟画在创作中的模仿与运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应源于心之所得,应是净化了的灵魂感悟世界时的自然流泻。作画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其过程即物我感悟、心灵全部投入的过程,面对自然要使灵魂宁静,致虚至于极,宁静至于笃,使物我之间形成一种超出客观的审美感受,达到“归于无物”的审美理想,写心中之形,写心中之象,写心中之意。自己感悟到要在这浮躁的社会里寻找宁静之地,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需要静下心来感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努力做到写心中之形,写心中之象,写心中之意。

《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作品,创作立意构思就是想通过描绘广西南国四季花卉植物来表达在喧嚣的社会环境里寻找心中的一片净土。表现了积极向上、清新淡雅、繁花似锦和欣欣向荣的广西工笔花鸟画精神。

二、《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对宋代工笔花鸟画风格特征的研习与应用

(一)《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在画法上的研习与运用

1.构图上的研习与应用

在构图上,《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作品也有意模仿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方式,宋代工笔花鸟画多数是采用团扇、圆扇方形的小品形式,笔者强化宋画的表现形式,整个系列创作采用条屏的形式,自己想通过条屏的形式来展现出南国四季不同季节的花卉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采用折枝的表现形式,体现绘画的视角“以小观大”,以“四五枝”来表现千万朵的“繁花”景象。

作品《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的构图形式整体上以大“S”形的构图方式,使其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单幅画面简约而纯粹,在单幅作品的构图中,有左、右、上、下等多种出枝的形式,同时运用聚散、大小、虚实、动静、轻重、整碎等多种对比手段,使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也使系列作品的画面充满动感,这种动感都是为主体部分服务的,围绕构图中心展现极其丰富的变化。也以此来表现内在结构是内敛的,重视法度,又以法度之外自出新意,具有鲜明的程式特点,并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可视可感性。

2.赋色上的研习与应用

色彩是绘画创作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是反应最快的,在创作中烘托气氛与情调,从而更好地塑造视觉主题、表现主题。在自己的创作中整体上借鉴宋代工笔花鸟画纯而不怯、鲜而不火、艳而不俗,给人以瑰丽沉着、净秀文雅之美。过渡自然生动,意境隽永。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极其精到、工致严谨、典雅端庄。经过笔者的研究和学习,将其配色技法与用色意识使用到自己的工笔花鸟画系列创作《南国四季花满枝》中。整组系列作品花头用色彩分染出红、黄、蓝、紫、浅绿、浅黄等不同的颜色,再分出浓淡、深浅、虚实层次,叶子都是先用墨色分染出丰富的浓淡墨色,再用赭石分染叶子的正反面,正面叶子再分染不同遍数的花青、三青、二青、群青,背面叶子分染三绿,在同一个色系里细微地加以颜色的区分,由于不同颜色的多次叠加而产生了丰富的层次变化,表现了叶与叶之间微妙的联系。如宋画《牡丹图》的设色浓艳厚重,用胭脂红反复渲染,工细入微地刻画出花瓣的重叠层次。紫荆花和叶的色彩处理上,突出的花头运用胭脂红不断地反复渲染和罩染,而叶子用墨分染之后上一层赭石打底,再上花青,降低其纯度和明度,突出花头的冷艳。象牙红的赋色则参考了宋画作品《虞美人图》的赋色方法,一串串火红的景象扑面而来,展现广西夏天的火辣辣的感觉,使其在整个系列条屏中花头颜色是最重最浓烈的一幅。作品为了加强前后关系,画面加了淡淡的太湖石作为后景,再配以小鸟和蝴蝶,丰富着画面的色调。这些都是本人对宋代工笔花鸟画在创作中的模仿与运用。

(二)《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意境上的研习与运用

“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特殊的艺术生命。将花鸟草虫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自己抓住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作品蓬勃的生命力,注重意境的塑造,尊重传统工笔画的立意、设色、布局、线条等完整的表现体系,善于提炼新鲜的生活感受,并从中获得可贵的意趣,这与宋画的绘画精神也是相统一的。

《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创作组画中以南国四季花卉为主要表现题材,此题材代表了南方特色,有地域文化内涵。自己借用传统的色彩,再融合新的表现手法把有生活气息的现代构图形式巧妙地运用到画面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情,同时也是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使作者有感而发、借物言志。对悟鸟语,独领花意,感悟自然,体味生命。在深刻钻研宋代工笔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前人的营养,面向生活,锤炼笔墨。笔下的草木花鸟气象清雅而别致,勃勃有新意。在繁花似锦的花卉植物中对于有情、有感、有形、有意的花鸟造境,注入宁静自然、清新典雅的神韵。《南国四季花满枝》在意境的营造上,不仅把自身融入到自然中,感受体悟它自身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中的美,并把美的感悟运用到意境的营造中来,同时还借鉴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的审美格调,力求复古清新淡雅,强调画面整体的生动自然。

《南国四季花满枝》系列作品

结语

通过《南国四季花满枝》的创作实践使我对工笔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首先在理论上进一步学习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对宋代的绘画作品和理论著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对今后的绘画创作也有着更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次在技法上通过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处理手法和表现技巧的研习,深刻地认识到宋代画家对物象观察之精微、刻画之精细,无论图式还是赋色都考究缜密,对自己今后的工笔画创作做出了典范。

[1]陈绶祥.国画讲义[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2]陈绶祥.国画教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3]余永健.艺事刍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4]余永健.折枝象外——漓江画派花鸟画研究

[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陈亚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研习南国
红豆生南国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南国神草金不换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南国牡丹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红豆生南国
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