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沿海基地住房结构性过剩调研报告
2016-04-07邓晓龙郝君亮张懿婷胡丁涵
邓晓龙 郝君亮 张 琦 张懿婷 胡丁涵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营口市沿海基地住房结构性过剩调研报告
邓晓龙郝君亮张琦张懿婷胡丁涵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论述了房屋结构性过剩的含义,以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为例,针对该地区房屋结构性过剩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介绍了营口市产业基地楼盘及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该地区出现房屋结构性过剩现象的原因,为今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业基地,房屋,结构性过剩,调查问卷
1 概述
结构性过剩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部分产品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而出现的生产过剩现象,这种过剩体现在结构配比不均衡,部分产品“过多”,造成长期积压卖不出去,无法实现其价值补偿。而房屋结构性过剩简单来说是规划不合理所造成的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如今中国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房屋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严峻问题。辽宁省营口市位于环渤海地区辽东湾东海岸,是我国东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和沈阳经济区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也成为省级沿海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区域。当地政府力求抓住这次发展良机,下发土地优惠政策吸引各大开发商前来投资,致使房屋结构性布置规划不合理,供大于求。营口市曾在央视被报道为“鬼城”,如今的营口市住房供给已远超人口缓慢增长所需要的住房数量,并且在地理位置、房价、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已造成严重的过剩现象,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营口市产业基地调查结果统计
2.1营口市产业基地各个楼盘调查结果统计
依据走访考察,绘制营口市产业基地楼盘分布图,如图1所示。依据走访调查、电话调查,整理统计所得数据,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共有18个楼盘,各个小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图1 营口市产业基地楼盘分布图
表1 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小区数据
2.2营口市产业基地调查问卷结果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00份。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是居住在产业基地的居民对于该区域公共设施渴求度、个人收入、区域经济价值等方面。调查问卷见附录(C)。制作结果柱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调查问卷结果柱状图
2.3营口市产业基地公共设施分布及数量调查结果
在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的住宅小区里或附近的菜市场、大型超市、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数量少。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一期规划建造面积为40 km2,在整个一期规划地区内,并没有一家现有的大型超市,仅东方塞纳城的商户中有三家小型日用品果蔬超市。
当地居民需要坐公交车上老城区购买每日的必需品,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澄湖东路与新海大街交汇处的东西两边有正在建设的澄湖新建城和已经建成但未使用的大型商场,但位于新海大街与博文路交汇处以北的新海佳苑小区,却无一栋售出。同时,此地区没有一所现有医院,仅有一所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在交通方面,月牙湖以北公交线路分别有229路,236路,237路,238路,230路,260路,206路,306路,然而其他方位,例如奥体中心附近却只有两三条公交线路,在238终点站赫郡以西居然没有任何公交线路经过。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每个路口统计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空出租车数量,平均空车数量仅10辆/h,因此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3 目前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地区存在的问题
1)民用住宅小区附近菜市场、大型超市、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数量不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2)地区内的公共设施位置安排不合理,部分小区公共设施较为完善,例如赫郡和铂海湾别墅区,周边建有可提供居民生活用品的小型超市;但大部分小区周边并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且这类小区出售率也并不理想。
3)沿海产业基地的公交线路分布不合理,公交数量不仅较少,且线路里程没有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一种降低。
4)政府推行相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例如对在沿海产业基地区域内兴办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或者资金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投资企业盲目开发,没有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总结原因:
1)开发商的盲目开发,未对当地实际居住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屋的结构性过剩。
2)居民小区周围缺少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在40 km2范围内仅存在1个小区中有3个小型仓买,无一所大型商场,整个沿海基地只有一所学校和医院,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沿海产业基地的公交线路分布不合理,部分区域没有或者只有1辆~2辆公交经过,而且线路里程没有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对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是一种降低。
参考文献:
[1]营口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Z].
·水利工程·
Investigation reports of housing structural surplus of coastal base in Yingkou city
Deng XiaolongHao JunliangZhang QiZhang YitingHu Dinghan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Forestr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housing structural surplus,and takes coastal industrial base in Yingkou city as an example.In light of housing structural surplus problems in the region,based on questionnaire,it introduces industrial base buildings and public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conditions,and finally analyzes housing structural surplus causes,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rationally planning urban land sources in future.
Key words:industrial base,houses,structural surplus,questionnaire
作者简介:邓晓龙(1995-),男,在读本科生
收稿日期:2015-10-2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1-0228-02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