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南黎族服饰研究动态
2016-04-07司亚慧陈建伟
司亚慧,陈建伟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21世纪海南黎族服饰研究动态
司亚慧,陈建伟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通过文献查阅、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21世纪海南黎族服饰的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对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的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对黎族各分支服饰文化特点的概括较少,未来研究重点为黎族各支系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研究;动态
海南黎族根据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分为哈、杞、润、赛、美孚方言。各方言支系服饰各具特色。通过对21世纪海南黎族服饰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希望能够从黎族服饰的特征、文化内涵、纹样和色彩、发展路径等几个方面对黎族服饰的研究现状做初步归纳梳理,以了解黎族服饰的研究现状,掌握黎族服饰的特征,理解黎族服饰的文化蕴涵,找到研究黎族服饰的突破点,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黎族服饰。
1 国内关于黎族服饰的研究动态
黎族服饰作为民俗服饰,近些年来对其研究日渐增多。王儒民的《黎族服饰》率先对黎族各方言服饰特征进行细分并深入各方言之下的土方言服饰,考究了黎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蕴涵,并把黎族装饰品纳入黎族服饰的研究范围;周菁葆的《古代黎族的服饰文化》以古籍古典为据,梳理了先秦至民国的黎族服饰特征;王洪波[1]完整地囊括了海南黎族服饰的基本概况,并从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了服饰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意义;王献军[2]整理了各方言男女服饰、特殊服饰及更小区域的服饰特征;张金梅[3]探索了服饰的身份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族群集体的标识、个体身份的外衣、阶级身份的区分以及民族身份的图像记忆等方面;黄德珍[4]首次将黎族服饰文化与汉族服饰文化相结合,揭示汉族服饰文化对黎族服饰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黎族服饰的色彩和纹样是黎族服饰中独具特色的符号,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黎族服饰的发展,但目前对其阐述较少。黎族服饰中的色彩别有一番风味,重视图案色彩的搭配[5]且受汉文化影响[6];最具代表性的纹样是人形纹、蛙纹和龙纹,人形纹应为祖先纹或鬼纹[7],蛙纹体现了黎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8],龙纹极具特色且应用较广[9]。
黎族各方言支系服饰各具特色,但目前研究不够深入。对哈方言服饰分析的文献匮乏;夏梦颖的《黎族杞方言妇女服饰装饰艺术》、《黎族杞方言女子服饰传承与保护》和《海南黎族杞方言传统女子服饰图案的寓意和象征》,从图案、色彩、造型、装饰等角度展开分析杞方言妇女服饰,并对海南不同地区杞方言服饰上同一部位的图案做了比对;对润方言服饰解读主要从色彩、图案、工艺的角度,探讨了润方言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措施,分析了服装结构及文化内涵[10-12];赛方言女子上衣有对襟和偏襟两种款式,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筒裙样式和一些简单的配饰[13];对美孚方言服饰的研究是在样式、织法、染色、图案等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孚方言服饰的结构、文化以及现代应用[14-15]。
黎锦作为黎族服饰的点睛之笔,是黎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对研究黎族服饰有着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黎锦的研究是以历史、生产技术、种类及制作工艺、纹样图案、服饰、传承和保护等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细致的阐述。代表性的有符桂花的《黎族传统织锦》、林开耀的《中华锦绣:黎锦》和孙海兰的《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
2 对海南黎族服饰研究现状的思考
2.1 海南黎族服饰研究的主要特点
2.1.1 对于黎族传统服饰的研究一般穿插在文献之中,结合黎族的历史、风俗、宗教和文化来阐述,从侧面反映黎族社会的沧桑变化,对理解黎族服饰文化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1.2 在论述黎族传统服饰的同时配以大量的真实图片,保存了黎族传统服饰原有的风貌,留下了珍贵的视觉资料。
2.1.3 黎族服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研究人员不断增加,其中不乏佼佼者;研究方法不断多元化,研究内容不断全面、精细。
2.2 海南黎族服饰研究的不足
2.2.1 研究多集中于对黎锦的挖掘,鲜有学者系统、全面、细致地分析黎族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2.2 对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民族服装款式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透过服装款式来研究民族服饰文化的领域,也是相对空白的。
2.2.3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对于色彩和纹样的解析主要从总体概括把握,很少有从各方言色彩和纹样对比分析的角度进行评论,结构不够系统,没有形成独特权威的论著。
2.2.4 研究范围不够全面,对于配饰和男子服饰的研究一般穿插于文章当中一带而过。专门的研究资料很少,缺乏经典性的专题研究。
3 黎族传统服饰研究的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应向更深入的方向扩展。目前对黎族服饰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女子服饰、黎锦、纹样和色彩,未来发展趋势还应包含男子服饰、头巾和纹样等各方面的论述。不应局限于服饰特征的描述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还应扩展研究方法与思路。随着服饰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文化生态学和符号学等的不断发展,跨学科研究成了黎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应多元化
现有专著和期刊文献中对服饰的描述多为介绍性、描述性和资料性,即使有关黎族服饰的阐述也没有做深入的分析,缺乏严谨、系统的研究。一方面不仅要调查获得一手资料,拍摄大量实物照片,还要与当地人民交流,挖掘服饰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要深入黎族各方言及其细分的更小方言,对各方言及其小方言做深入细致记录,找出异同点,并结合当地风俗,理解服饰的文化蕴涵。
3.2 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
付诸实践是传承和保护黎族服饰最有效的手段,黎族服饰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决定了其本身的开发利用价值。一方面不仅通过文字描述和二维平面照片展示黎族服饰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还可利用现今日益成熟的三维虚拟再现技术,通过三维扫描、虚拟建模、材质匹配、立体展示全方位记录黎族服饰;另一方面培养黎族服饰制作的接班人,真实再现黎族服饰原有的风貌;最后挖掘黎族服饰的内涵并找出代表性元素,应用到设计当中。
4 小结
黎族服饰研究蓬勃发展,相关论文和专著成果丰富并各有侧重,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从研究对象来看,多数集中于对黎族服饰的整体研究,对各支系甚至更小分支服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范围来说,宏观多于微观;从研究成果来看,对黎族纹样、男子传统服饰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未来黎族服饰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各个支系服饰的探索,整理各支系服饰的特征,找出异同点,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黎族服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黎族服饰及其文化。
[1] 王洪波.造型·生态·符号—海南黎族妇女服饰文化蕴涵透视[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2] 王献军.黎族服饰文化刍议[A].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67—78.
[3] 张金梅,刘爱丽.民族服饰身份功能人类学阐释[J].艺术评论,2014,(9):139—142.
[4] 黄德珍.从黎族传统服饰的演化看汉文化的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14,25(3):94—96.
[5] 袁琳.浅谈黎锦图案的用色特点[J].美与时代(中),2012,(8):71—71.
[6] 韦慎,陈雪莲.黎族织锦图案配色技艺浅析[J].民族论坛,2011,(12):32—33.
[7] 林毅红.从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人形纹”看黎族祖先崇拜对其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12,(4):66—71.
[8] 孙海兰.从黎锦蛙纹分析黎族的族源问题[J].新东方,2010,(1):25—28.
[9] 高颖.海南润方言黎族服饰“龙”纹解析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10] 王培培.黎族润方言妇女服饰解读[J].山东纺织经济,2010,(10):48-49,94.
[11] 郭雁,孙晓岗.谈海南黎族润方言妇女服饰的推动和发展[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6):38—40.
[12] 刘晓青.海南润方言黎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13] 韩园园,王羿.海南黎族赛方言女子传统服饰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3,(12):85—86.
[14] 王瑞莲,刘卫国.海南美孚方言黎族织锦纹样探微[J].广西民族研究,2014,(5):111—116.
[15] 潘姝雯.海南黎族服装研究及设计实践[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
The Study on the Trend of the Costume of 21st
Li Nationality Living in Hainan Province
SiYahui,ChenJianwei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Methods of data acces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trend of the costume of 21stLi nationality living in Hainan province. The study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ulture of macroscopic aspect, lack for the study 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branch of generalization. The research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costume culture of each branch aspects of Li nationality in the future.
Li nationality; costume; research; trend
2016-04-20
司亚慧(1991—),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
TS935.1
A
1009-3028(2016)03-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