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环境下开平碉楼建筑特征探析

2016-04-07熊志嘉

山西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熊志嘉 麦 恒

(1.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6;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41)



区域环境下开平碉楼建筑特征探析

熊志嘉1麦恒2

(1.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6;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1)

摘要:结合开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征,并分析了开平碉楼与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指出开平碉楼的建筑设计符合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关键词:开平碉楼,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建筑特征

0 引言

近十年前,开平碉楼申遗成功,碉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特色性的建筑一定根植于特定的土壤,不同地区碉楼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1],已有研究者探讨了巴渝地区碉楼建筑与山地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2],但是还很少有研究对开平碉楼的区域环境及其相应的建筑特征进行探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开平碉楼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然后结合区域性的环境讨论了开平碉楼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征,从而实现从区域到建筑对开平碉楼的整体性认识。

1 开平碉楼的区域自然环境

开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位于鹤山、新兴、台山、恩平之间,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139 km,地理位置为北纬21°58'~22°44',东经112°13'~112°48'。开平市境内多丘陵,大多都在海拔50 m以下。横穿而过的潭江及其支流使开平形成了河网交错的地貌。潭江两岸冲积形成了平原,使得开平市地势低洼而土地肥沃,但是山多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少,当地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说法[3]。开平市濒临南海,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内,常年受海洋风的影响而雨量充沛,气候一般较为温和,纬度较低而阳光充足。夏秋两季台风给开平带来大量降水,而开平又地处潭江的中下游地区,受冲击而形成的三角洲地貌地势低平,密布的河网在遇到台风往往形成洪涝灾害。

2 开平碉楼的区域文化环境

开平碉楼地处的开平地区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海外移民活动中形成了特有的多元化的文化。

2.1开平地区的历史沿革

开平历史悠久,最早在秦朝开始建制,当时划归南海郡番禺县。后经朝代更替,开平所属州郡均有不同。据历史文献记载,开平地区的居民主要来源有两方面:1)在金人入侵时从北方南迁到广州,再迁到开平的客家人;2)来自江西、浙江或福建等南方地区。由于开平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交界处,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四不管”地区,故而常常爆发农民起义,匪寇也多在此盘踞。为了应对混乱的社会治安,明万历年间开平开始设屯并驻兵,共18屯,其中在仓布村设开平屯,希望通过开屯驻兵以保一方太平,开平之名由此而来。虽然明崇祯年间就拟批准开平设县,但是从开屯到立县却又因时局动乱而一直被搁置,直到南明永历年间才正式设立开平县,相邻的新兴等地均割地、割户给开平。在近代,国务院于1993年1月5日始批准开平撤县设市。

2.2开平地区的多元文化

开平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去往世界各地的华侨为开平地区注入了不同色彩的文化,这影响了当地近代碉楼建筑的发展。从内部的推动来看,开平地区濒临南海,与广州相近,不少人在唐朝就经由广州前往东南亚从事贸易活动。而到了明清时期,一些禁令使得当地大量农民生活困顿不得不冒险前往海外谋生,开平地区海外移民人数大幅增加。同时,开平地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可用耕地少之间的矛盾、持续横行的匪盗也成为当地人大量向外移民的内部因素,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人形成一股洪流。从外部的吸引来看,主要是因为海外贸易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前往海外从事贸易活动。自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不断招揽华人以获得廉价劳动力进行殖民地建设,但是直到这一时期,海外移民还是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鸦片战争之后,美国、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美、加两个贯穿东西部的铁路工地都为吸收华人劳动力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更多当地人远渡重演淘金的风险,北美代替东南亚成为更主要的华侨聚集地。华侨的海外移民活动,使得开平地区吸收了很多海外文化,特别是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社会文化风俗。

3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征:区域性的应答

基于开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平碉楼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顺应了区域性的要求,并诞生了特有的建筑特征。

3.1开平碉楼的历史起源回应了自然和文化环境的要求

开平地区的先民早期是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客家先民面临的一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构建适合居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的功能往往需要考虑两方面的要求[4]:1)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2)防范来自社会文化环境的侵袭。

首先,开平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造成了灾害频发。每年夏季,开平地区都会受台风的影响,因而往往伴随着风灾、洪涝灾害。在面临暴雨、台风或海啸等灾害时,由于开平地区地势低洼,而传统的“三间两廊”式的民居又只有一两层,因此很容易被淹没。但是,在平原地区拔地而起的碉楼却往往不只一两层,在水灾中也能屹立不倒,从而具有抵抗恶劣自然灾害的功能。开平地区比较出名的“迓龙楼”就曾经在光绪年间发挥了这种作用,在水灾来临的时候,村人登上了碉楼从而得以幸存(见图3)[5]。

其次,开平历来多武装争斗,争斗来源主要有两方面:1)外来的客家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之间的不断械斗,以及客家人所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核心集团之间的武装摩擦。2)开平居民与劫匪之间的抗争。开平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其匪患不断。开平不但偏僻,地处恩平、新会、新兴等县的交界之处,而且多为山地丘陵,山林茂密而人口稀少,耕地亦不足,所以成为了“四不管”的地带。由于官府对此地的管理能力不足,社会治安非常恶劣,常年以来匪患不断,开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维护本宗族的利益,为了与劫匪抗争,开平地区的居民都建造碉楼以求自保,而且可以发现早期的碉楼也大多为大型的家族聚居式的建筑,这样客家围屋有异曲同工之妙[4]。

再次,开平碉楼的起源还与政府的政策有关。一方面,由于开平位于潭江中下游,军事地位非常高,在明清两朝均是军事重地,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建筑。这些碉堡、炮垒、望楼等军事建筑为开平民间碉楼的兴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与借鉴的作用。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当地政府充分调动多种力量剿灭义军,鼓励地主兴办武装,建筑碉楼以求自保。

可见,早期开平碉楼的兴建反映了碉楼的防御功能,这种防御功能正是回应开平地区自然和文化的要求,从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角度做出了应答。

3.2开平碉楼的历史演变顺应了移民潮的时间历程

有研究者在对开平碉楼普查的基础上,将开平碉楼历史发展的过程分为了三个时期:从明代到清末的初始时期、从清末到抗战全面爆发的兴盛期以及抗战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衰落时期[5]。开平碉楼兴建的初始时期可以追溯到明代,这一时期刚好与客家先民在开平地区的定居对应,开平当地的居民为了抵御自然灾害、防御盗匪和械斗开始建立碉楼。当时的碉楼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碉楼类似军事建筑中的“望楼”,窄而高,往往用于警戒(见图1);另一类碉楼则比较宽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或者危急时刻作为防御措施(见图2)。

图1 大塘村迎龙楼

图2 开平镇迓龙楼(也称迎龙楼)

清朝末期到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是开平地区大规模兴建碉楼的兴盛期,目前所存的碉楼大多是这一时期建造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开平地区的先民也在此时大批走出国门。到了清朝末期,经过几十年奋斗的先民带着汇集的财富回到家乡,出于对劫匪的防范而大量兴建碉楼。而且,随着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此时开平地区的碉楼从以往的群体性建筑向个人独资修建的私家碉楼转变。可见,开平碉楼的兴盛期与开平作为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建设不进反退;海外交通线也逐渐被封锁,华侨无法回国;外表华丽、高大的碉楼建筑很容易成为敌机的进攻目标。由于这些因素,开平消失了建造碉楼的经济基础,又得面临敌人的轰炸,再建造碉楼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开平碉楼逐渐走向了衰落。开平碉楼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衰落,顺应了两个移民潮:1)明代及之前的客家先民的移民潮;2)清朝及其末期海外的淘金热,开平碉楼的这种发展过程正是从时代性的角度对开平的区域环境进行了应答。

3.3开平碉楼应对多元文化的建筑特征

漂泊海外的华侨受西方、东南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由于传统内心的束缚形成了复杂心理,反映在开平碉楼上就表现为多元化的建筑特征。

早期的开平碉楼都是中式碉楼,前文所述的迓龙楼就是典型的中式碉楼的代表,这种建筑风格显然受到客家建筑的心理影响,与客家围屋也有相似之处。而中后期的开平碉楼则表现出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例如图3所示的雁平楼的屋顶装饰是典型的中式风格,但是其窗体、装饰却又表现出浓厚的西式建筑的风格。

这种多元文化的综合还体现在碉楼的屋顶变化上[6,7],常见的屋顶形制有传统的中国硬山顶式(如图2的迓龙楼),中国歇山顶式(如图3的雁平楼),古罗马式(如图4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等等。但是这种划分方式是不尽统一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哪一种类别。开平碉楼丰富多彩的屋顶制式也反映了多种文化的交融。不单单碉楼外部,碉楼内部的天花、地面、楼梯、窗楣等装饰也都出现了一些西式的元素,这也反映了开平侨乡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8,9]。开平碉楼与中国内陆地区碉楼的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多样化,从传统的单一防御性建筑开始,中后期开平碉楼显示出了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这也是受到了海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区域性特征,开平碉楼从文化性的角度对区域环境进行了回应。

图3 雁平楼

图4 瑞石楼

4 结语

由于开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多元性文化,开平碉楼呈现了特有的区域性建筑特征。早期出于防御的功能性目的来建造,在中后期又超越了这一目的,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实现了对艺术的追求。何镜堂院士曾提出“两观三性”,其中三性指的是建筑设计要符合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建筑是地区性的建筑,我们不能脱离区域去探讨建筑的特征。开平碉楼在兴起、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特征是对当地地域、文化和时代很好的应答。这启示我们在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以地域性作为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以文化性提升建筑的内涵和品位,以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平.碉楼:多样性与地域性的应答[J].华中建筑,2011 (12):157-160.

[2]王滔,王展.巴渝地区碉楼建筑与山地人居环境——以丰盛古镇碉楼建筑为例[J].重庆建筑,2007(3):32-35.

[3]开平碉楼:200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Z].

[4]熊志嘉,麦恒.客家围屋建筑功能、形象和技术特点例析——从人文与科学的角度[J].江苏建筑,2015(2):1-3,10.

[5]杜凡丁.广东开平碉楼历史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18-30.

[6]王立明,于莉.开平碉楼屋顶形式设计手法探讨[J].华中建筑,2009,26(12):220-223.

[7]申秀英,刘沛林,Abby Liu.开平碉楼景观的类型、价值及其遗产管理模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95-99.

[8]薛颖,程建军.开平碉楼的建筑装饰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1):116-121.

[9]汪薇.关于我国民居建筑艺术中碉楼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32):62-63.

·结构·抗震·

Analyses of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Kaiping watchtowers based on the regional context

Xiong Zhijia1Mai Heng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Fine Ar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86,China; 2.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Kaiping region,the paper explores Kaiping carved building history origin,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properties,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Kaiping carved building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Kaiping carved building design meets regional,cultural and times demands.

Key words:Kaiping carved building,natural environment,cultural environment,architectural properties

作者简介:熊志嘉(1995-),女,在读本科生;麦恒(1985-),男,硕士,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10-26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1-0038-03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浅析文化环境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影响
自然游戏环境在幼儿园中的价值和创设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文化对行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