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6-04-07何良华

四川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承包方监理工程项目

何良华

(宜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管理办公室, 湖北宜昌 443009)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何良华

(宜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管理办公室, 湖北宜昌 443009)

合同约定了各参建方在工程活动中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了工期、安全和质量要求。因此,合同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随着建筑市场的日趋规范和完备,对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也愈加重视,但仍有一些问题期待改进。文章简述了合同管理的特点,浅要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探讨了管理合同的相应对策。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并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合同成百上千,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也有自身的特点。合同管理即是对各个合同的策划、签订、履行、变更及解除等进行过程监管与控制,合同管理的任务是根据项目特点来确定项目的合同结构、合同形式、合同计价方式、支付方式、履约过程管控及合同索赔等。因此,合同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始终的核心内容,是项目的经济源泉,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健步跨入国际化快车道,其竞争更加激烈、承接项目更大且日趋复杂,如何在履约过程中降低风险、获得利润,合同管理尤为重要。

1 合同管理的特点

1.1持续时间长

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故而合同的形成、履约持续时间长,合同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持续地进行。包括施工前、招投标及合同谈判、施工中及保修期,短则1、2年,长则5年或者更长时间。

1.2经济效益影响大

技术的革新,使得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工程价值量大,合同金额高,这无疑提高了合同管理的经济效益影响值。现今很多工程实践证明,合同管理成败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可超过工程造价的20 %。因此,在竞争激烈、建筑利润降低的今天,合同管理若有失误便可使施工企业无利可盈或者造成工程亏本。

1.3风险大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持续时间长,期间社会经济、国家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可直接影响合同中已约定的条款发生变化,继而影响工程造价。另外,工程实施时间长、涉及面广,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使合同管理变得尤为复杂、繁琐,风险较大。

1.4更变多

工程实施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造成合同频繁的合同变更。这要求对合同必须实行动态管理,按变化及时不断的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合同控制和合同变更管理。

1.5其他特点

合同管理还具有特殊性、协调性及全局性。这要求合同管理要做到对项目进度、质量和造价的总控制和协调。

2 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已经形成以《合同法》为法律依据,以部门规章为指导,以地方实施细则为补充的合同管理制度,为加强合同签订、履约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但是,市场仍存在法律主体意识、合同履约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现象,致使合同履约过程中违约行为屡见不鲜,极大消弱了合同执行力,破坏了建筑市场管理秩序。

2.1发包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卖方市场日趋严重,因此发包方在合同签订与执行中,存在较大优势,经常对承办方提出苛刻的合同要求。主要有如下情况:一是忽略项目客观实施条件,提出不科学的工期、质量标准;二是存在强行肢解发包、要求垫资承接工程等,肆意破坏合同的严肃性;三是暗箱操作,合同签订前要求承包人低价投标,增加承包人的施工成本;四是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公饱私囊,索要好处费等;五是合同执行中不按约定支付工程款,使承包方负债经营;六是将工程风险转移到承包人身上,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漏项等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不予签认;七是合同约定不合理,对于人材机价款出现的大幅上涨,完全由承包方承担风险;八是发包方缺乏合同管理技术人员,全部依靠监理单位。

2.2承包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建筑市场“弱势群体”的承包人,为了在建筑市场谋一席之地,不惜铤而走险,无视规范甚至违法违规。主要表现为:一是借用他人资质承揽超越企业资质等级许可范围的项目;二是肆意破坏市场秩序,采取低于市场价的方式中标,为合同履行埋下隐患;三是无视法规和合同约定,随意非法转包、分包。更有甚者,将工程肢解后以低价格转给没有资质的包工头,给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四是招投标阶段采取串通投标或者与发包人私下协议,以返还好处作为中标交换条件;五是施工时偷工减料,不遵循施工工艺,达不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最终质量缺陷严重;六是工程量申报时弄虚作假;七是结算时不按工程实际,高价索赔,甚至拖延拒不交付工程等。

承包方合同管理还存在索赔意识薄弱、不重视合同管理等问题。表现在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另外造成索赔发生时不留证据,致使陷入被动。

2.3监理单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合同执行中,监理单位存在未规定实施监理等突出问题。有的是监理单位存在挂靠现象,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监理组织架构形同虚设;有的是对于关键部位、重要部位监理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不到位、人员不足等;有的是监理主人公意识不强,不能客观公正的解决合同履行中的事宜;有的是监理人员专业不扎实,合同管理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求;有的是违背职业道德,在签字、审核时对承包方“吃拿卡要”,谋取不正当利益。

2.4监督机构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监督方在合同管理中缺乏严肃性、权威性,对于明显不合理、不公平等、甚至不合法的条款,不予纠正,大多按发包人的意愿办理。监督方不能在招投标文件审核、合同备案、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监管,切实履行好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仲裁职能,及时纠正合同管理中的不合理不合规条款。

3 强化合同管理的对策

3.1强化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要保障合同履约的效果,达到合同管理预期目标,前提是强化招投标管理工作。即要招投标时,招标及投标等各方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做到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程序合法、过程严谨。一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完善合同从草拟、洽谈、审定、签订、交底履约跟踪、变更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序化体系,在执行时,严格按照合同管理程序,做到合同管理在生产中的全覆盖;二是强化合同的动态管理,从合同交底、任务分解抓起,做好合同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采取“PDCA”的循环方法对合同履行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强化合同的变更管理,变更或签证使承包方往往获得索赔的机会,其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所以加强对更变和签证的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

3.2提高合同实施的监督力度

通过施工合同监督来保证工程的实施,按合同管理目标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一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合同实施的监督工作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把审查大关,加大合同履约监督力度。如: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予批准招投标、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设置建筑业市场黑名单制度,打击垫资施工、挂靠资质等施工企业,维护合法企业的权益;二是对合同的潜在风险、缺陷进行监控,并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风险;三是合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各项目、分包商的合同执行情况,对施工实施现场的工程更变实行有效管控。

3.3健全索赔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中,要求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树立索赔意识,建立健全索赔管理制度。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充分分析合同内容,认真考虑各不利因素,梳理出合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运用最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在合同实施期,主动研究合同条款与施工现场的符合程度,承包方重视索赔证据的寻找,发包方亦要树立索赔与反索赔意识,通过完善的索赔管理制度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以适应工程建设领域的新要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3.4培育合同管理专家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力型、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且对工程项目建设至关重要,要让我国工程建设国际化进展加大、具有更高效益,就必须培养一批合同管理专家团队。人是决定性因素,专业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计划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最根本办法。一是要培养或者外聘合同管理专家,专家进行合同管理研究并指导实施,选拔懂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进入领导层,在企业内营造重视合同管理的氛围,提供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环境;二是把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作为合同管理的第一要务,定期组织对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经营部门、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让合同管理人员先成为技术精干,配备坚持原则、能应善变、知识面广的技术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结束语

综合所述,合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要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统筹关系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全面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就必须持续强化合同管理,因为成功的合同管理,能促进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促使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

[1]雷洋.施工合同与合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2]于瑾莹. 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07(32).

[3]李双录,王春福.论建筑管理的项目控制[J].山西建筑,2002, 28(6): 107-108.

何良华(1986~),男,土家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TU723.1

A

[定稿日期]2016-03-24

猜你喜欢

承包方监理工程项目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文化旅游综合体总承包方设计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承包方能请求返还弃耕抛荒的承包地吗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