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行为模式分析★

2016-04-07宋轶楠苏义坤

山西建筑 2016年36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监理标准化

宋轶楠 苏义坤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行为模式分析★

宋轶楠 苏义坤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论述了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间的关系,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标准化行为进行了分析,针对各单位在标准化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掌握了不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工程建设,行为特点,标准化

原建设部以建标[1995]第352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管理、组织建设和领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随着工程建设领域发展,新形势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同时,企业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企业标准对于政策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类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呈现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本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的工程建设标准(在线)调查系统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行为模式进行分别分析,掌握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律,发现各类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有关制度的设计提供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间的关系

从工程建设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主体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四个单位。各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相互之间也构成了一定的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是工程承包合同所确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是监理合同中所确定的委托代理之间的关系;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均属于承包单位,他们两者都与业主签订合同,但两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而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则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项目各方的根本利益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项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承包合同以及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顺利完成任务。但是不同单位的目标导向不同,使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行为模式。

2 工程建设标准各实施主体企业标准化行为分析

2.1 建设单位的企业标准化行为

1)建设单位行为特点。a.编制企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中明确指出,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这与目前市场中盛行的“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的理念一致,做本行业的领军企业。b.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招标文件。建设单位编制好招标文件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或高于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是建设单位标准化行为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项目初期阶段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的基础。c.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组织验收。GB 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工程验收规范里均要求了建设单位的组织验收职责。

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验收合格后,且收到竣工验收报告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施工(含分包单位)、工程监理等单位(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这是建设单位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设单位标准化问题分析。建设单位规范的标准化行为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节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当标准化执行的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节能等各方面要求的实现,以及影响其他参建单位的行为选择,导致没能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损害到工程质量及影响现场安全。为了能够更好的规范建设单位的标准化行为,有必要分析建设单位标准化行为出现偏差的原因。a.在工程建设市场中,普遍存在建设单位地位强势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最上游企业,建设单位会要求其他企业都应按照自己的要求安排生产活动,执行标准的优先级应低于建设方提出的要求。建设单位不规范的介入,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执行标准的情况。b.建设单位的从业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不懂规范,不懂标准。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建设单位在标准化培训方面在与各类企业结果比较中最不理想。可见从业人员没有将标准化的观念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往往认为技术标准应该是设计、施工企业应当遵循的,一方面不重视合作企业不执行标准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标准化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其他企业的不规范行为。c.建设单位执行标准不到位的原因还包括执行标准会提高项目的建造成本,缺乏长远的考虑。例如,对于节能标准的执行,由于节能减排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高,对于追逐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建设单位而言,不利于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若国家没有配套的激励措施或是奖励措施的话,标准的实施很难落到实处。

2.2 勘察设计单位的企业标准化行为

1)勘察设计单位行为特点。勘察设计单位的行为目标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作为一个技术性服务的个体,勘察设计单位只有通过承接勘察设计业务获得报酬才能生存和发展,如何以完善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勘察设计业务并获得利润是首要的问题。其次,勘察设计文件是施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勘察设计的结果必须充分考虑到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的要求,并且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才能保证勘察设计活动满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方的要求,以利于工程建设过程的顺利实施。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勘察设计单位的标准化率最高。在增加企业效益方面,勘察设计类企业更加关注的是标准化给工作效率带来的提高,标准化工作在设计企业的工作中更多的作用体现在效率提升和工作强度降低等方面,因为施工图审查制度以及业主的要求等原因,设计单位不执行相关标准的情况较少。

2)勘察设计单位标准化问题分析。a.建设单位的不合理干预。建设单位作为建设项目的出资方,往往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求尽可能降低成本。这就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建设单位可能不完全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对设计单位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从而使设计文件与工程建设标准的很多规定相背离。b.设计人员对执行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设计人员对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对于非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往往因比较重视进度和顾客要求,做不到认真编制和审查设计文件,导致设计图没有很好地执行标准。c.与施工单位沟通不及时。设计单位将设计意图反映在设计图纸上,需要施工单位具体实施,那么则需要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但是,一些设计单位遇到有关施工现场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和施工单位沟通,结果导致频繁的设计变更,甚至造成返工,耽误了施工进度,浪费了项目资源。

2.3 施工单位标准化行为

1)施工单位行为特点。施工单位为了实现自己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会从各个方面积极努力。优秀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建筑师的设计效果,会积极执行各项工程建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技术和工艺上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现场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完成高质量的工程为宗旨,使建筑物在规定年限内不因施工单位的原因而产生质量问题。有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偷工减料,忽视安全,导致了一系列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交付和使用。

2)施工单位标准化问题分析。a.施工现场缺乏专门的标准化人员。施工过程涉及标准众多,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无法将标准的条款进行整合,施工现场执行标准力度不够,影响了工程质量或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调查显示只有36%的施工企业认为其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强制性条款,这体现了标准化工作缺乏向操作一线延伸的环节和岗位设定。b.施工企业标准化问题更加复杂。施工企业是标准化过程映射到工程建设实体结果的最主要主体,面临的标准化环节众多,在调查中发现有30%的企业不执行推荐性的条款。一方面企业对于标准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非强制性标准不执行也不会得到惩罚,另一方面标准数量众多加上企业的掌握能力有限,都是导致标准在施工企业生产行为中没有很好地执行的原因。c.施工企业对于标准化过程中的“事前”“事后”工作往往做的不到位,调查显示企业在组织标准执行情况或者技术交底的有效性研究方面和制定标准实施措施方面,能做到的企业仅仅不到30%的比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超过70%的企业能够连续的完成不同管理层级间的技术交底工作。d.施工企业对于新标准的实施上存在滞后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施工企业认为能够完成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但是对于新标准首次首道工序上进行重点检查的情况,能做到的企业只占到了46%。全面检查的情况更加不理想,按照年度计划对于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只有40%的施工企业能做到。

2.4 监理单位标准化行为

1)监理单位行为特点。监理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其在实施工程建设标准的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对工程质量的好坏、现场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监理单位所面临的是多目标管理问题。监理单位的标准化行为多是与施工单位发生联系,监理企业主要负责的是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的安全规范和质量规范都是与施工单位相关的。

2)监理单位标准化问题分析。a.监理行业定位与市场参与程度相比存在不清晰的情况,责任划分不清,对监理服务要求和监理职责政出多门,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相关政策客观上导致监理服务走向同质化,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监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b.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对于监理企业的定位及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性,规章制度层面不协调性,严重的制约监理行业的发展及企业标准化工作。c.缺乏详尽、可操作性的标准。目前国家及各地方发布的法规及规范中,虽然明确地规范了监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等,但是对监理工作标准的规定不够详尽,且可操作性差,没有很好地对监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3 结语

通过研究掌握工程建设企业四类单位标准化工作的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优化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制度流程,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企业标准的实施。根据本文分析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有关制度的设计提供依据。在之后的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制度设计研究中应当从不同企业类型分类指导、企业标准地位、不同政策选择及企业标准化全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可重点研究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备案制度及保险制度,使制度研究成果成为承接和容纳政府职能转变重要的制度安排和规制手段。对于推进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龚仁燕.浅谈工程监理企业标准化工作[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5):157-159.

[2]尹 巧,李 鑫,李大方.刍议我国产品标准管理之改革[J].中国标准化,2015(7):74-78.

[3]周 枫.关于土建监理安全施工的论述[J].房地产导刊,2013(18):147.

[4]杨建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44-45.

Analysis on standardization behavior model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ong Yinan Su Yiku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implementation executors,and analyzes standardized behavior of building unit,design unit,construction unit and supervision unit.In light of standardized problems,it knows about different enterprises standardized demands,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formulat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tandardized syste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behavior characteristics,standardization

TU712.1

:A

1009-6825(2016)36-0230-02

2016-10-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6YFC0701600)

宋轶楠(1992-),女,在读硕士; 苏义坤(1972-),男,博士,教授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监理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