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在中风后病人抑郁预防中的应用
2016-04-07李晓清杨淑萍田美欣
杨 青,李晓清,杨淑萍,田美欣
耳针在中风后病人抑郁预防中的应用
杨青,李晓清,杨淑萍,田美欣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in prevevntion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
Yang Qing,Li Xiaoqing,Yang Shuping,et al(Weif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 261041 China)
摘要:[目的]观察耳针在中风后病人抑郁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15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SDS得分在干预后2周、4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抑郁症状,有利于扭转病人的抑郁倾向。
关键词:耳针;中风;抑郁;护理干预;预防
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中风后引起的抑郁症状,属于继发性抑郁的一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发病率为40%~50%[2]。患病后3个月~6个月为高发期[3]。很多病人在发病后1周内即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抗抑郁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后抑郁,但在预防中风后抑郁发病方面尚无公认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耳针对中风病人抑郁症状的作用,以期发现一种依从性好、操作简便、作用持久的护理干预方法,用于预防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潍坊市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入院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中风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磁共振(MRI)确诊的中风(中经络)病人共155例。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5]执行。病人无意识障碍,无精神异常,言语清晰,能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如有耳部疾患、皮肤过敏者、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除外。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78例,对照组77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病人入选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方法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鼓励病人诉说自己苦恼和担心,帮助病人宣泄恐惧,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抑郁、紧张对本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针疗法。主穴:心、肝、脾、肾、缘中、神门、皮质下。其中32例病人症见痰热腑实,加配穴三焦、大肠;19例病人症见虚风内动,加配穴交感、内分泌;14例病人为肝风痰浊证,加配穴胃、胆、三焦;13例病人为气虚血瘀证,加配穴内分泌、肺。操作方法:一侧耳郭常规消毒后,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6 cm×0.6 cm胶布,用弯血管钳夹住分别贴敷在上述耳穴,每个穴位以60/min~90/min的频率按压1 min至该侧耳郭有酸痛、胀痛感,以病人本人能够忍受为度。由责任护士每日按压3次,每周2次,更换另一侧耳穴,分别于星期一、四或星期二、五或星期三、六进行,双侧耳穴交替取用,交换耳穴时注意粘贴处是否红、肿、破溃,并且询问病人感受,共治疗4周。
1.2.2评估方法
1.2.2.1一般资料评估由研究小组成员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中风的性质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日常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6]评定。包括评定大小便、修饰、如厕、进食、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等各项能力得分,满分100分,各项能力得分相加得出总分,<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分~40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1分~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
1.2.2.2抑郁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测评。为了界定本组试验在一定时间段的效果,设定两组在干预前、干预第2周末、第4周末各测评1次,共取得3次测评结果。测评前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
详细介绍,说明测评目的,取得病人本人及家属配合。护士在介绍时要注意指导用语,不可使用提示性语言,对不能理解量表内容者,由责任护士宣读。测评时由三人工作组协同完成。SDS主要表现最近1周内病人对量表所列项目的自我测定。该量表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本身出现频度分为4个等级:没有/偶尔、有时、经常出现、持续出现。量表半数项目为消极症状(正向),依次评定1分、2分、3分、4分;半数项目为积极症状(反向),依次评定4分、3分、2分、1分。各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SDS分值越高,说明病人的抑郁状况越严重。本研究只以是否发生抑郁症状为准,暂不讨论耳穴压豆法对抑郁程度的影响。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先做正态性检测,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分
3讨论
中医认为,中风后抑郁属于郁证范畴,中风本身已经形成了脏腑亏虚、痰淤互结,阻于脏、腑、经、络的病理基础,而中风后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生活能力下降,给病人精神上的打击会进一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及心主神志的功能,导致气机淤滞的加重。干预组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选取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耳穴上,进行压迫刺激,属于耳针疗法的一种。Zhao等[8]的研究表明,耳针促进脑血流增加,脑内葡萄糖利用率增加,三磷腺苷(ATP)生成增加,乳酸含量减少,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生物膜变性和破坏减少,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改善中风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状态。本研究取耳穴心、肝、脾、肾、神门、缘中、皮质下,根据辨证不同加相应的耳穴,中风与郁证并治,既要解决中风病脏腑亏虚、痰淤阻滞的病理机制,又要阻断气郁这一关键环节,条畅气机,理气解郁,以达熄风调神之目的。临床证明该法在防治中风病人抑郁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中风后抑郁进行预防性干预,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应对病人进行定期的抑郁筛查,及早进行心理疏导,实施有效的对抗抑郁的措施,减少中风后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江开达.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35.
[2] 赵俊宏.老年人中风后抑郁的初步调查[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02,28(1):49-50.
[3]丁训艳.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及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8 ,36 (8):1173.
[4]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王泽颖,赵曼丽.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病人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3-205.
[6]Lawton MP,Brody MP.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J].Gerontologist,1969,9:179 -186.
[7]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6.
[8]Zhao P,Cheng J.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xtracellularcontents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striatum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Acupunct Electrother Res,1997,22(6):118-119.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5-22;修回日期:2016-01-25)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5.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2B-0620-02
作者简介杨青,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李晓清、杨淑萍、田美欣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
基金项目潍坊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201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