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策略

2016-04-07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外国语学校315010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段主题词图式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外国语学校(315010)陈 薇



例谈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策略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外国语学校(315010)陈薇

[摘要]语段往往是一篇文章中的经典文字,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文字场,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识“图”学文、提炼主题、形成变式等教学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导图式语段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导图式语段策略

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按照自主阅读的内在规律,对语段材料进行解读、加工、评析等,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促进阅读思维,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所涉及的“语段”是指文章中内容相对集中,文字表达相对紧凑,意义相对独立的一段典范文字。它与一般概念中的自然段有所不同。它可以是一个句群、一个自然段,甚至也可以是几个自然段。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中的经典文字,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文字场,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如何实施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

一、识“图”学文——助导图式语段阅读起航

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直击自主阅读,即学生能独立运用思维导图完成对文本内容、结构、情感、写作方法等方面的自主解读。但是,由于它凭借的是思维导图,所以认识思维导图并学会绘制导图是起步和关键。如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并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呢?我们想到了“识图”与“学文”并行的方法。

(一)在教师示范中认识思维导图

为了让学生尽快认识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已学过的经典语段,绘编一组具有示范性的思维导图,让学生逐一图文对照着欣赏。这样,使学生在脑海里初步建立思维导图的样式,同时也有效地复习巩固并积累已学过的经典语段。如果遇上结构相同的语段,就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将自己对语段的理解绘制成导图,哪怕是依样画瓢,也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导图的认识与记忆。

(二)在边读边绘中接触导图式语段阅读

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由教师扶着边阅读边绘制思维导图,第二阶段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导图式语段阅读。为了达到自主独立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帮扶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毕竟学生自主凭借思维导图进行语段阅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和许多能力的习得一样,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雨点儿》(图1)、《小蝌蚪找妈妈》(图2),都是在课堂上边领着学生阅读语段,边演示着逐步完成相关的思维导图,旨在让学生在边读边绘中认识思维导图,接触并熟悉导图式语段阅读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段时间后,便可以着手设计一些填空式的导图,让学生边阅读边完成导图的局部绘制。慢慢地,学生对语段阅读中如何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绘制成导图有了一定的积淀。至此,学生的导图式语段阅读才算入门。

图1

图2

(三)在练说拓展中构建导图式语段阅读

根据导图或复述或拓展练说,既是积累运用文本语言,也是学习梳理导图的过程,对进一步构建导图式语段阅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我在执教《秋天的图画》时,就其中的两句话让学生自主画了一幅思维导图(图3),然后看着自己绘制的导图背诵语段。这一过程,实际上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再现,也是对导图式语段阅读学习过程的再现。久而久之,导图式语段阅读方式和能力便会逐渐构建、形成。

图3

二、提炼主体——为导图式语段阅读专题导航

导图式语段阅读需要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呈现在图形的设计、文字的提炼以及整个导图的架构中。这一过程中,提炼文本的主干,梳理语段的脉络,品赏文本的写作顺序、方法等,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都是组成导图的主体部分。而这一主体部分的信息提炼恰恰是学生所欠缺的。为了及早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导图式语段阅读,不妨放手尝试让学生在有层次地研读语段中学习捕捉语段的主体信息。

(一)第一次读

第一次读是通读,要提炼主题词。如果能够正确提炼出导图中的主题词,其实就是理解了语段“写了什么”或“写出了什么”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整个语段导图的主题词,一般就是这个语段的主要内容或是中心含义。有些课题往往就是文本中重点语段的眼睛,而有些词句也往往在语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在第一次阅读时,尝试从课题或文本重点词句中提炼导图的主题词,会使阅读更加省时高效。

(二)第二次读

第二次读是品读,能提炼支干的内容。每个语段的表达总是有顺序、有层次的。句意或层次的概括内容可以成为导图中二级支干的内容,而每句或每层中的关键词则可以成为导图中二级支干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这次阅读中,需要静静思考的是“每一句或每一层写了什么”。

(三)第三次读

第三次读是回读,要丰满导图内容。在经历了“通读”与“品读”之后,便完成了语段内容的梳理,还需要再次阅读语段,回赏导图,对导图中的主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整个语段这样写体现了什么,写作的顺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等,以此来丰满导图内容,同时丰满对语段的理解与思考。

以《秋天的雨》第二段教学为例,可以这样引导着学生边阅读边提炼导图主体信息(图4)。

1.初读语段,理清语段脉络,完成导图主题词及支干绘制。这一环节,是对语段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展开以下教学:数句子,找重点句;画景物,找找表示颜色的词;顺句序,理结构。期间,完成相关字词的认读,抓住景物和颜色词理清语段的结构与脉络,同时完成导图的主题词以及支干的绘制。

2.细读语段,品味文本语言,丰满次级支干。

这一环节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着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像一把把小扇子”“像一枚枚邮票”“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体会秋雨的五彩缤纷、秋天的美丽。至此,对这一语段的理解与思考也就全部呈现在导图上了。

3.梳理导图,背诵语段,积累文本语言。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梳理导图,达到背诵积累文本语言的目标,为后面的运用作好坚实的铺垫。

4.自绘导图,拓展语段,迁移运用。教师引导:“秋天的雨还把很多很多的颜色送给了其他的景物,你能试着自己画一画,并且仿着课文来介绍一下吗?”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边绘图边梳理边仿写文本中的语段,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整个教学流程在导图式语段阅读刚刚起步的时候经常运用,我们将之概括为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的常态模式,即“三读四画”的构架。(见图5)。

图4 

图5

三、形成变式——促导图式语段阅读全面提升

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段。不过,其常态模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时,各板块不是静态地直线推进,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生成新的形态,产生动态平衡。

(一)“辐射型”和“聚焦型”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好多语段都会有重点句。它们或总结语段内容,或概括中心。在教学中,对这些重点句可以运用思维导图重锤敲打,让学生展开自主研读。“辐射型”变式的语段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深入品味文本阶段,也就是学生在已读通读熟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画龙点睛的句子辐射全段,深入探究,绘制导图,使学生真正读有所思、读有所得。如,《黄山奇石》中写“猴子观海”的那段文字,共三句,分别写了地点、样子、名称。其中一、二两句是分述,最后一句是总结;写得最细致的是样子,通过“抱”“蹲”“望”三个动词展开来写的。以此语段为例,“辐射型”变式的主要流程如下。(见图6)

图6

1.画导图主题词:找语段重点句。

2.画一级支干:理清语段层次。

3.画二级支干:重点研读“样子”,找出三个写样子的动词。

4.读图复述:根据导图复述语段第二句。

“辐射型”变式由重点句展开全段的品味,简化头绪,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个性化的研读、思考、绘图活动,突显了教学重点。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也能明白,有些总分式的语段可以抓住重点句展开导图式语段阅读。

教材中也有些语段并没有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并列式的,需要读者自己概括。这时候就要运用“聚焦型”的变式。它往往由深入品味具体描写的句子入手,由读者自主提炼聚焦语段主干或中心,画上导图的主题词。如,《妈妈的账单》中两份账单的阅读,就需要读者在品读账单后自主体会人物的特点。这时就可以运用“聚焦型”变式展开以下主要教学流程。(图7、8)

1.分别完成导图一级支干:梳理两份账单。2.完成导图的主题词:对比研读两份账单,读懂了什么。3.完成导图二级支干:选取妈妈账单中其中一个事例,列提纲。

4.据图扩写:围绕主题词,根据提纲叙写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一件事。

“聚焦型”变式旨在让学生明白,有些并列式或没有总结性的句子,可以从梳理品读意蕴深邃、描写细致的文字入手,提炼出语段内涵。它先完成的是导图的枝干,然后提炼聚焦导图的主题词,与“辐射型”变式正好相反。

图7 

图8

(二)“设疑型”和“解惑型”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些语段本身既创设了问题情境,又作了解答。阅读这样的语段不妨运用“设疑型”变式。如,《金色的草地》的第三段,先叙写了早上、中午、傍晚的草地颜色的不同变化,然后引发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最后叙写了“我”的观察和思考。这样的语段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内容集中、主旨明确。对这样的语段,我们可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随文设疑,逐层展开教学流程。(图9)

1.完成导图第一条枝干内容:研读第一层,体会早、中、晚草地的变化。

2.完成导图第二条枝干内容:研读疑问句。

3.完成导图第三条枝干内容:研读第三层,体会变化的原因。

4.完成导图主题词的概括:回归整体,并理清语段句子关系,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5.模仿画图:拓展练写,写写含羞草的变化、睡莲的变化。

所谓“解惑型”变式,主要是指在学生初读语段后,针对已完成的导图中体现的文本信息引发质疑,进入深读探究的一种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模式。它适合于有悬念、有难点的语段,疑惑在文本中没有现成的解答,需要读者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探究研读才能解决。如,《酸的和甜的》第一节,主要写小狐狸因为摘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部分学生对此会产生疑惑:小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这时,我们就可以用“解惑型”变式展开以下主要教学流程。(见图10)

1.初读语段,完成内容梳理式导图。

2.读图,复述语段内容,引发质疑:为什么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3.深入品味语段,完成导图主题词概括。

4.精读语段,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狐狸。

无论是“设疑型”变式还是“解惑型”变式,都是在读顺语段的基础上,或仔细观察文本,或细心观察导图,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研讨,使阅读活动目标集中、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同时,这两种变式亦旨在让学生明白:遇上设有悬念,或理解有难度的语段时,可以灵活运用。

图9 

图10

(三)“自学型”和“合作型”

“自学型”变式适合于比较浅显易懂的语段。当然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制导图和阅读语段的基础能力,它是学生自主运用导图式语段阅读的过程。如,《欢庆》中的前四行诗句是一个独立的语段,它们结构相同,是并列关系。学生对这四行诗的内容梳理应该不难,于是可以展开以下主要教学流程。(见图11)

(责编韦雄)

图11

1.自主完成导图:读通读顺这四行诗句,理解这四行诗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评点导图:读句、赏图、品文。3.自主修改导图。

4.根据导图背诵这四行诗。

“自学型”变式旨在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绘编导图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一种常用的导图式语段教学的变式,其作用及意义非常深远。

“合作型”变式指的是学生自主阅读语段,创编导图,并在小组内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文本阅读任务的一种导图式语段教学模式。和“自学型”变式一样,它也适合于结构比较类同、内容浅易的语段,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创制导图的能力。如,《假如》前三个诗节,结构比较类同,是并列关系的三个语段。对这三个诗节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型”变式,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小组内分工,每人分别承担一个语段的阅读及导图创编任务。

2.学生自主阅读,边阅读边将自己的理解创编成思维导图。

③组内交流:根据自己创编的导图分享阅读理解。④请3个学习小组在班上交流。

“合作型”变式其实就是导图式语段阅读在合作学习中的创造性应用,它不仅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提升学生合作阅读的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18

猜你喜欢

语段主题词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语段理论之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年第五卷英文主题词索引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频繁出现的Ei主题词也是一个大学学术实力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