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高校母语教育及其对中国母语教育的启示

2016-04-07金海鹰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语教养母语

金海鹰,黄 瑶

(1.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2; 2.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 党史研究室,上海 201620)



韩国高校母语教育及其对中国母语教育的启示

金海鹰1,黄瑶2

(1.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2; 2.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 党史研究室,上海 201620)

摘要: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扬母语优势的同时,在国际上推广和弘扬本国语言是每个国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在发展母语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措施,本文将着眼点放在了中国的邻国韩国,以韩国几所有代表性的大学为例,对韩国综合类高校母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母语教育;中韩对比

母语作为一个国家的传统和需要传承的语言,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显得十分重要。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更好地发扬母语优势的同时,在国际上推广和弘扬本国语言是每个国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在发展母语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措施,本文将着眼点放在了中国的邻国韩国,以韩国几所有代表性的大学为例,对韩国综合类高校母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中国高校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高校母语教育的现状

2011年至2014年间,笔者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选择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涉及北京高校8所,上海高校8所,其中既包括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也有北京理工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专业性大学,同时既涵盖教育部直属高校,也包括市属高校。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3份,有效回收率为91%。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

通过诸如“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学分、课时安排、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的调查,笔者发现,以教学为例,高校母语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高校母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高校母语教育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1.母语教育地位边缘化趋势明显,大学母语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在许多高校,母语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渐渐被模糊化和边缘化。例如,以代表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为例[1],虽然在大学课程中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它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和被忽视的位置上。另一方面,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萎缩的情况也较为严重。学校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强,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调查的1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是选修课程,而应用写作、古代文学、现代汉语语音基础等学科,则在大多数学校中均是选修课程。在这种趋势下,母语教育地位渐渐走向了边缘化。

2.母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完善,存在较大偏差。一些教师并没有注意到母语教育教学方法的独特性,经常把母语教育和其他理科性质的专业课相混淆。母语课程的深远意境、文化传统和优美特点被忽略,代之以侧重学术的研究介绍、学术方法的讲授。在和高校语文教师的访谈中,有教师提出:因为学科设置并不清晰,教学并没有统一要求,授课基本凭教师自己的知识储量和自身的好恶。亦有学生反映:有的老师并不备课,常年讲授同样的内容,教学质量并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死板、硬灌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母语教育的特点。

3.母语教育教材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目前,大学语文的书籍在市面上是五花八门,仅笔者调查就发现有11种。如: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版本、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2009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版本等。对这些书籍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部分母语教材的编者急功近利,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多为以前的旧版内容,改革力度不大。教材结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同样是语文类读物,大学生对于杂志、网络小说等较为偏爱,而对于国家编写的母语教材却置之不理,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杂志、网络小说的青春性、时效性吸引了高校学生。母语教材在保持自我经典性的同时,应注重体现青春性和针对性。

4.母语教育的考试评价模式单一。在调研中,关于对学生测评方法的选项中,大多数高校均采用闭卷考试或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测评,很少有高校将学生的演讲表达等现实能力科学纳入考评机制,在测评学生的母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方面还欠缺,偷懒现象较为严重。

(二)中国母语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面对母语教育不足的现状,政府、学校和社会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导致中国母语教育现状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教育体制不完善。一方面,我国目前施行的高考体制不完善。许多地方在高中就进行了文理分科制度,这一制度大大削弱了母语教育在高考中的地位。而目前有的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也规定,部分学校的理科生可以不考语文[2]。另一方面,大学的母语教育体制不完善,大学母语教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各方学者重视大学母语教育的呼声时常响起,但并没能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作用的缺失、相应政策制定的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2.大学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观严重影响母语教育的发展。目前,许多专家普遍形成的共识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教育”沦为“就业教育”趋势堪忧。高校教育所形成的“重实用、轻人文”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精英阶层的人文素养。这种片面的教育虽然在短期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工作,但缺乏深厚人文素养的弊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显现,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整个社会对母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论是文化学者、文化大家,还是大学教师、大学生,对母语教学在大学中的发展、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较于其他学科教育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母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显得不足。

4.母语教学的改革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母语教学作为一门有待传播的知识,应该扎根传统与现代的土壤中,与时俱进,而现有的母语教育教材存在内容更新速度慢、质量良莠不齐、可选择性较少、选材丰富性不足等弊端[3]。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不完善,相关的文化社团较少,在大学社团中相比于其他实践类社团不甚活跃。支持母语教育发展的配套资金、人力、相关设施严重不足,母语教育处在一种孤立式发展的尴尬境地。

如何提高我国大学对母语教育的重视是当今母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纵观邻国韩国,由于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很多相似性,在教育方面,中韩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韩国母语教育的发展程度在我国之上,母语教育作为韩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根基,一直以来都受到韩国各界的重视。笔者认为韩国母语教育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到中国,并且值得借鉴到中国,通过对韩国综合类大学的母语教育情况的分析,并且积极加以借鉴、进而进行本土化发展,能够为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母语教育的不断进步。

二、韩国高校母语教育情况分析

韩国的母语教育即教授国语的教育。韩国学者(孙蓉洲,2002)[4]提出母语教育并不是指单纯地教授国语的知识和语法,而应该解释为国语使用能力的扩展。国语的使用形式包括听、说、读、写,将母语教育仅仅理解为以语法为中心的教育是不恰当的。虽然语言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用法,但这与教会开车之类的单纯技能大相径庭,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其历史性和生命力的过程。

近年来,为促进韩语的发展和传播,韩国政府在国语政策的制定、南北韩的语言交流、社会特别阶层的语言福利政策、国语使用环境的改善、国语文化遗产的保存和韩文的产业化和国民国语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这其中有针对所有国民的,有针对社会特别阶层的,也有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相关教育阶段的。本节将选取其中的大学阶段,对韩国几所综合类高校母语教育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一)国立综合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首尔国立大学在韩国具有特殊的地位,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和特权。首尔大学的教学科目分为教养科目(即中国的素质教育)和专业科目。首尔大学教养科目分为学问的基础、核心教养、一般教养三个方面,其设定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识型人才所必需的素养,掌握学问的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而专业科目则顾名思义是指在某学科的专业学术研究过程中所直接需要的知识。

首先,学问的基础课程以培养大学学习生活中各专业所共同要求、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也必然要求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其中,大学国语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根据学生原有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等级,而数学则仅有理工科学生必修。此外,学问的基础课程里还包括了人文学写作、社会科学写作、科学技术写作等课程作为相应专业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综上,相对外语和数学而言,首尔大学在基础教养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了对学生国语使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核心教养课程作为所有学士课程教学的重点科目,以人类生活的基本和重要领域为主题,培养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和洞察力。通过学生的阅读、调查、讨论来检验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自我主导型的教学方式养成学生明确的立场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能力。

最后,一般教养课程则立足于通过体验多领域的活动使学生达到自我思考、自我开发的能力。这一领域的课程主要学习各领域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许多概论型的科目,同时也包括一些讲座和座谈。

在学分要求方面,取得首尔大学的学士学位的学分要求各专业略有不同。从首尔大学学士准予毕业学分基准表中可以看到,首尔大学的人文学院、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护理学院和经营学院等文科类学院都仅要求学生的教养课程达到最低要求的36学分即可,而自然科学院、工科学院和生活科学院等偏理科类学院则要求学生的教养学分达到41到56学分不等,明显高于文科类专业的要求。

国立首尔大学所有的学院都将大学国语和英语设置成学生的必修教养课,同时一些学院也以培养本专业所需的国语能力为目标设置了一些附加的必修教养课程。例如:给复合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演讲和讨论课,以及人文学或社会学写作课;给生活科学院的学生开设了社会科学写作课和科学技术写作课。除这些国语相关课程外,理科专业多出的教养学分则被分布在了数学、统计学、生物学等各理科专业学习都必须的基础课程上。而人文类专业的学习教养学分则被分布在了大学国语和第二外语上。

由此可见,国立首尔大学在教养课程的学分设置上将母语教育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对文科类学生国语和外语的要求,还是对理科类学生国语和数理能力的要求中,都不忘“国语”二字,甚至对理科类学生的教养学分和国语课学分要求更高,并将国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本专业方向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授课内容方面,国立首尔大学的所有国语教养课程都由人文学院的国语国文专业部负责安排讲授,并且统一使用由首尔大学教养国语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大学国语》教材。

综上所述,教养国语课程在首尔大学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上有着很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其完善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课程配置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国家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二)私立综合大学——韩国高丽大学

高丽大学作为韩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教养课程分为公共教养课程、核心教养课程、专业相关教养课程以及选修教养课程4个方面。公共教养课程即本大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共同需要研修的课程,高丽大学的共同教养课叫作“思考和表现”,这其中又包括国语写作和学术英语两门课程。写作课程是高丽大学参照欧美国家的写作课性质设置的,其设置目的在于系统性地训练学生的国语写作和阅读能力,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高丽大学的核心教养课程继续沿袭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养课程设置的规定,其中包括世界和文化、历史的探求、文学和艺术、伦理和思想、社会的理解、科学和技术、热情的思考这7个领域,要求学生至少从中选择四到五个领域的课程。专业相关教养课程则顾名思义与本专业相联系的教养课程,主要是各专业内部选择开设。最后,选修教养课程则是指以体育为中心的艺体能课程。

从韩国高丽大学教养教育院的网站上可以看到:教养课程是所有高丽大学学生初入学时必须要修的课程,其开设的基本方向是从学习韩国的传统文化、学问的基础开始,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社会要求的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包括语言、伦理、推理能力等),并同时为成功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尽管核心教养课程并不像公共教养课程那样,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但从教养课程当中,有关国语的课程范围之广,以及对修课领域广度的要求,我们可以预知国语课程在每一个高丽人的“课表”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所达到的效果,这种学分和课程体制是我们国内高校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中可以借鉴的。

(三)工科特色综合大学——韩国汉阳大学

汉阳大学作为韩国第一所4年制工科大学,其工科实力一直位居韩国大学榜首,其教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和艺术、社会和世界、科学和技术、商务和领导力以及外国语这5大领域。汉阳大学把人才的培养分为4个阶段,即有教养的人才——实用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奉献型人才。

由于汉阳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所以对不同专业的教养课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母语教育方面,汉阳大学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3门必修教养课,分别是“语言的力量”“生活的文化”和“创造性写作”,以全面扩展学生的国语知识和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修完这3门国语课是所有汉阳大学学生毕业的基本前提。当然,除了这3门全校必修课以外,各个学院也针对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设了其他有关国语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通过对汉阳大学3个有代表性的学院所开设的国语课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工学院的课程中有关母语教育的包括“基础表现”“说和写”以及“社会奉献”3门;人文学院的课程则毋庸置疑涵盖了韩国文化、韩国文学、韩国历史等有关韩国学的各个领域;最后教育学院则对应自身专业要求开设了“韩国教育史”“授课专用语”和“社会奉献”等课程。

(四)外语特色综合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

釜山外国语大学是韩国两所4年制外国语大学中的其中一所,以外国语为重点的综合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的教养课程分为公共教养课程、基本教养课程,以及深化教养课程,其中公共教养课程便是对所有专业初入学的学生都要进行的母语教育。

釜山外国语大学几乎每一年都会根据实际、与时俱进地对往年的学分机制进行改进和更新,并且将学分机制和课程安排作为一个明确的体制在全国予以实行,而不是各学院内部自己制定。其次,课程的设置则是更加凸显了外语院校的自身特色和国际化、知识化社会的需求,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表达、思考能力到历史、文化领域,甚至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全部包含在内。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有其代表性和实际意义,充分给予学生从中自由选择的权利,培养复合型知识背景的双语甚至多语种人才。此外,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釜山外国语大学在2009年的时候对教养课程的学分体制做过一次改革,将教养国语的分制由2009年之前的2学分改成了3学分,[5]这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釜山外国语大学对于母语教育的重视度的提高。

(五)最大的综合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

梨花女子大学是韩国第一所女子大学,也是现今世界最大的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的教养课程分为基础教养课程和核心教养课程两类,分别要求修12到15学分。其中核心教养课程包括思考和交际、人类的理解、社会的理解、历史和文化、自然和科学、艺术的理解、世界的理解等7个领域,学生自由从中选择四到五个领域学习。

基础教养课程的设置依专业的不同略有差异。对人文社会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学习国语读写、大学英语、基督教和世界、高级英语以及第二外语这几门课程;而对于自然科学、艺体能等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学习国语读写、大学英语、基督教和世界这几门课程外,只要在高级英语和第二外语中选择一门即可。但不管专业如何,基础教养中都包含了国语读写这门必修教养课。

梨花女子大学的几门国语领域课程主要包括韩国的历史人物、韩国文化遗产的理解、推理和论述、发表和讨论、国语文献阅读和写作、国语写作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韩国大学学生的成绩评定方式不单纯依据期末的考试成绩以及平时上课的到班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依据平时的表现(如讨论、发表、和老师的面谈等)以及提交的课题等级来评定。

根据对梨花女子大学课程授课内容和成绩评定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韩国大学的国语课程特色:第一,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现实性,与社会需要接轨。第二,在理解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表达教育,即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增加教师与学生单独面谈的环节,全面把握学生的水平和状态。第四,考试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笔试,以口试和小组合作为主。第五,评价角度全面化,注重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平时所占分数的比例。第六,评定方式客观化,改变以往教师个人评定的模式,增加学生相互评定的过程。

国语国文专业部统一安排讲授,并使用高校针对自身情况编辑出版的《大学国语》教材,是许多韩国高校的普遍做法。通过对以上几所代表性大学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韩国高校对于学生国语能力的重视程度。表2呈现的是国立首尔大学国语教育课程安排情况。

表2 国立首尔大学国语教育课程安排

通过写作练习以及与指导教师的面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对期末报告书准备和完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讨论和演讲能力,通过对汉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和能力相对的成绩评价则由练习与课题、课程参与度、演讲情况、期末报告、期末考试以及汉字词测试等多方面组成。其课程设置之细致化,考评标准之科学化,都反映了韩国高校教育体制中教养国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

三、韩国母语教育对中国母语教育的启示

目前,韩国母语教育的发展趋于成熟,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政府应该发挥指导和支持作用

1.加快母语教育相关政策的完善。针对我国高考体制不科学和大学母语教育体制不完善这两个问题,一方面,我国要切实改革目前施行的高考体制和“高中分科”制度,通过高考这一“方向标”,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从而显示国家对于母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决心。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学的母语教育体制。改变教育主管部门作用缺失、相应政策制定不到位现象,同时,积极筹划建立母语教育的教师培训、准入等制度,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母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2.加快母语教育相关法律的制定。针对目前我国在母语教育法律方面的空白,要积极制定诸如国语基本法等相关的法律。通过母语教育的立法工作,切实保障母语教育的发展。

3.加大资金在母语教育中的投入力度。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完善母语教育的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水平,成立专门的母语教材编写委员会,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进行教材编写,改变现在母语教育教材良莠不齐的现状。同时,在保证母语教育师资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母语教育顺利和高质量地进行。

(二)学校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

1.纠正高校将“大学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的错误观念。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人文教育”和“就业教育”同等看待。在韩国,汉阳大学树立了良好的教育理念,他们把人才的培养分为4个阶段,即“有教养的人才——实用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奉献型人才”。其中,“有教养的人才”正是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者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以及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知识;而“奉献型人才”则是汉阳大学的校训“爱之实践”的直接体现,也是汉阳大学的育人特色之一。我国应该尽快改变高校教育所形成的“重实用、轻人文”的错误教学理念,重新思考母语教育、人文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将母语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中来。

2.合理安排母语教育、外语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等各学科教育的教学配比。一方面,大学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设立基础教育学院负责对各专业母语教育科目进行统筹和安排。学校应该将大学母语教育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进行安排,改变目前学生“可修可不修”的现状,并注重将母语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母语教育和其他学科的配比。在韩国首尔大学,相对外语和数学而言,首尔大学在基础教养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了对学生国语使用能力的培养。我国大学教育在注重外语和专业课的同时,也要重视母语教育,逐步提高母语教育在各学科教育中的比重。

(三)积极制定母语教育的实施细则

1.完善母语教育的课程设置,细化课程内容。例如,首尔大学在学问的基础课程方面,把人文学写作、社会科学写作、科学技术写作等课程作为相应专业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而汉阳大学作为一所著名工科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没有忽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比其他学校做得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基础国语全校必修,专业国语内部选修”的国语教学体制值得我们借鉴。

2.仿效国立首尔大学的所有国语教养课程都由人文学院的国语国文专业部负责安排讲授的做法,对于教授母语课程的老师进行统一培训,选择有母语教育背景、具备资深教育经验的老师进行讲课。

3.完善母语教育的评价体系。注重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角度全面化,例如,制定由练习与课题、课程参与度、发表情况、期末报告书、期末考试以及汉字词测试等部分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标,减少单纯的“以考代测”的模式,从而更科学地、综合地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加强母语教育课程体系在学分制和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一方面,完善母语教育的学分制度,制定科学、灵活的学分制改革体系。课程的设置要突显学校自身的特色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各个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不同实际,与时俱进地对往年的学分机制进行改进和更新,由全校统一实施学分机制和课程安排。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的学分制制度改革的方法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现实性,加强母语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注重在理解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表达教育,即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社会应该积极营造母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母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和学校采取积极的举措,社会也应该积极营造母语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促进母语教育健康的发展,母语教育不能被动的等待“拯救”,而应该积极的走出去,积极将母语的推广和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发挥母语教育的优势,实现自身发展。

推进母语教育发展应该适时引入社会奉献机制,实现社会奉献和国语推广的有机结合。韩国汉阳大学在韩国高校中率先建立起的涉外文化机构汉阳文化院作为宣传韩国文化的组织,每年与汉阳大学的社会奉献团共同筹划“海外韩国语教育”志愿者奉献活动,以免费课程的形式教授韩语,同时还进行跆拳道、四物乐和一些韩国传统游戏的教学。他们在宣传汉阳大学的同时,更是将韩国的美誉传到了世界各地。我国也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动大学生参与母语宣传、支教等活动,培养学生教授国语、教授母语文化的基本能力。这种教育实习不仅仅局限于教育专业的学生,且教学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的本专业。

推进母语教育发展应该积极展开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这方面,应该积极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韩日等东亚发达国家在母语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此同时,中国的各个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也应在大学母语教育的创新实践中探索出适合中国教育现状的本土化模式,为进一步开创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母语教育良好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些大学开始开办国学院,积极对外建立孔子学院,这些做法对促进我国母语教育的不断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结语

中国在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并且“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中国在致力于母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上,驻华代表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说:“中国为母语教育做出的贡献值得称赞。”成果值得肯定和赞扬,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我国大学在母语教育上的种种不足。推动母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分析邻国韩国在母语教育方面的有效措施,更好地积累和推广经验,形成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母语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我国母语教育的长效化、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超.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

[2]陈颖漪.从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谈我们的母语教育[N].长江日报,2010-01-24.

[3]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4]〔韩〕孙蓉洲.国语教育政策和大学教养国语[C]//大邱语文论集:第13集,2007.

[5]釜山外国语大学网站教育课程表[EB/OL].http://www.pufs.ac.kr/html/05_infor/infor_03_01.aspx#b.

(责任编辑谢春红)

Reflection of South Korea’s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in Higher Institutes to China’s Education

JIN Hai-ying1, HUANG Yao2

(1.School of Liberal Art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2.Songjiang District Party History Research Office of Shanghai City CPC,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very country is now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how to take good advantage of the mother-tongue and promote it internationally.Everyone is now pondering on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At present, China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n promoting mother-tongue education, but we have notice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urgently.This paper will take Korea as an example and investigate the mother-tongu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South Korea so as to learn from the practices carried out by others.

Key words:mother-tongue education;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6)01-0079-07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1.017

作者简介:金海鹰(1974—),女,吉林蛟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韩汉翻译、中韩现代文学比较。

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二五”科研重点项目 “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ZDI125-2)

收稿日期:2015-11-05

猜你喜欢

国语教养母语
母语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教养方程式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妈,你好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