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张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育人模式

2016-04-07樊海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樊海源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价值意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有益尝试。为此,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育人模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三个转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三个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6.01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061-03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思政课),从国家顶层提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尚属首次,对于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因此,“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笔者拟结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述传统文化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实现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出拙见,意为抛砖引玉。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之张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考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它所涉及的理论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最为密切、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

1.中华传统文化之张力赋予概论课课程建设以生命力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以国家政策理论为内容,单纯就理论来阐释理论,内容枯燥,流于形式,自然无法避免空洞说教,必然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境地。这种做法,严重忽视了党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人为割裂了历史的延续和理论的相承,抛弃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力量,学生自然无法掌握真理的巨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地位。”[1]

2.中华传统文化之张力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最早来源于西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它进行了哲学上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在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下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全面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就‘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5]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巨大的真理力量,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

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引领,建构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路径

实现弘扬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的结合,既是概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概论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举措,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三个转变”

能否正确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以传统文化为指导,完成“三个转变”:即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角色的转换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1)转变教育理念,教育者变“有为”为“无为”,受教育者由“被动”到“主动”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自然无为”的观念虽是作为社会政治原则提出的,但是将其迁移到教育教学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概论课上,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价值标准、喜好、选择倾向等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向圣人学习,“行不言之教”。教师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囿于语言的局限,我们对“道”的言说是难以实现的,教育应该在无言(教育者自身德行榜样的力量、周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氛围等)状态、无形(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的“形式”来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故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 “无为”,受教育者方能“有为”。《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设置特定的情境,布置特殊任务,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由创造,继而为他们的自发成长、自动成人奠定了基础。例如我们设定每次概论课课前的“今日看点”和“历史回眸”,前者侧重现实热点问题,贴近社会,后者注重历史反思,以古鉴今,较好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推荐代表在班级分享,这种形式尊重了大学生自由发展的自然天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转换教育角色,教育者变“权威”为“伯乐”,受教育者实现由“守旧”到“创新”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希望学生能够全盘接受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将权威置于学生之上,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被动的接收,主动、积极的思考空间不大,遑论创新。不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要求,无视学生创新愿望,就不可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道家倡导“物无贵贱”,要求我们具有宽容的气度,包容对待学生,善于赏识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善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启发他们学会批判地继承,创新地汲取,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创新教育方法,教育者变“强硬”为“柔弱”,受教育者实现由“拒绝”到“接受” 将儒家倡导人文精神迁移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要求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转变以往强硬的教学方法,实施一种柔性教学法。“柔”不是让教育者一味顺从学生,迎合学生,而是彰显对生命的关怀和个体的尊重,善待每一名学生,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的关怀,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概论课多数采用大班授课形式,囿于班级人数众多,不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我们选择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成绩差、出勤率不好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增加对他们的关心和追踪,以柔性的方式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2.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三个创新”

采取何种教育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从事思政课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课题。为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实现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育人空间的“三个创新”。

(1)研究新教材,开设专题讲座,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十八大以来,概论课教材改动较大,由原来的十五章改为现在的十二章,针对教材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文化建设”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开展了两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这么做是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在“文化”一节讲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有涉及,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讲解,追根溯源,既讲清楚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历史、辩证地阐述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又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赋予核心价值观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彰显了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如果单纯讲授加强党建的重要性,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也缺乏理论说服力。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党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从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民本思想”讲起,阐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依据,再联系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时代价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2)实行阅读与体悟分享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文化创新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摒弃传统考核方式,即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以及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一是“学思结合”,引领学生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与感悟真理魅力相结合,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反思和实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集中领会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二是“知行合一”,结合个人实际,突出实践环节,利用重大节日、公祭日等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实践,在做中体会知的快乐;三是“学生自学与教师课程讲解相结合”,教师列出阅读书目,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自学,先在小组分享,再在班级课堂交流,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育人空间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现代通信资讯日益发达,将课程教学延伸到网络,可以有效地缓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问题。一是我们建立教师博客、QQ课程群、班级微博等,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讨论话题,教师亲自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帮助他们寻找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而网络等新媒体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分享与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定期将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人生体会以日志形式分享给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及时互动,启迪他们的人生方向,增长他们的人生智慧。二是建设传统文化网络平台,通过传播国学经典,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结 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阵地,必然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必然要求高校实现思政课课程的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思政课课程建设综合改革,亟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就必然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翟奎凤.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N].中国教育报,2014-04-14.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27.

[5] 李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3-10-14.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