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菜鸟“信使”美丽的梦
2016-04-06栗子
栗子
近日,一场名为“G20峰会相关国家元首及文体界名人签名主题展”的特殊展览在杭州图书馆开展。展柜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人的签名照一一亮相,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观众络绎而至。
展览人是特别的“信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的杨扬老师。我采访了他。
家门口的信箱就像阿甘的巧克力盒子
“买杂志送猴票,杂志十块钱,邮票可能就要卖十多块了吧……跑了很多报刊亭,都卖完了,总算买到一本。”这是今年2月份,杨扬发布在朋友圈的一条微信,对于邮票收藏的爱好可见一斑。而这个爱好来自少年时代父亲的熏陶,从喜欢集邮,到开始寄信,寄贺卡、明信片,这时候“信虫”的种子其实早已种在了杨扬的心里。
杨扬的“信虫”资历只有三年,菜鸟一只。2013年他毕业教书,开始把写信这件事情从国内延伸到了国外,从亲朋好友拓展到了国际政要和明星大腕。于是出现了以下的画面:“今天去邮局,邮局阿姨终于忍不住问我了……你怎么那么多航空信要寄?要不要来邮局工作?”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是《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中文意思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阿甘妈妈说这话,其实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
但杨扬做到了。寄信收信,这中间有万千期待,每每打开家门口的信箱都像是打开了巧克力盒子,不知道下一次的惊喜什么时候出现。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让杨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充满了激情和想象。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在杨扬看来,写信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行举,是一种践行慢生活的方式。远离网络,多一些真情的表达,多一些真实的心愿,可以让生活慢下来,健康绿色起来,也能产生更多积极奋斗的人生自信。
谈话间,杨扬也讲到了写信过程中的人生感悟,在他写信给曼德拉的第二个月,曼德拉不幸病逝了;在写给李光耀父子的信件寄出第二周,李光耀也离开了……第一次给舒马赫写信,收到回信的第二周,舒马赫因车祸瘫痪,再写信,回信的就是他夫人了,夫人在回信中说,他现在正和病魔做斗争,感谢大家的关心。写信是一种与世界和他人联系的方式,也因此,多了一些人与人之间遥远的牵挂,即使因为各种原因对方没有收到信或者没有回信,但从寄出的那一刻起,彼此牵挂。这些写信的过程也教会杨扬要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有梦想就要及时去实现。
三年菜鸟信虫史,满满一部故事集
2013年7月,杨扬寄出了第一封给政治明星的信,对象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这是杨扬小时候听闻最多的政治家之一。
第一次给布莱尔写信,杨扬想了好几晚,先确定了中文版,确定想和布莱尔聊的话题,然后翻译成了英文,修改三四次后,杨扬终于投出了这封信。
“当时想问问他对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我特意在里面附上了一张纸,让他写在上面回我,结果,等了两个月,布莱尔的回信到了。”杨扬说,不过,布莱尔那边,除了应邀寄回签名照,在杨扬给他的答题纸上,也只是留了个签名。
就在给布莱尔寄信的差不多时期,杨扬还有信寄给德国总理默克尔。“我是大学老师,所以就在信里问了她对中国和德国的不同教育理念的看法。”那么默克尔回答了吗?杨扬说,回答了,而且回答得相当巧妙,“她建议我写信给德国的教育部探讨,还真附上了德国教育部的地址。”
交流多了,杨扬也渐渐明白政治家的规矩。“像英国女王的回信,是她的大臣代回的,说女王很感谢我对英国的关注,但是有些问题不在她职权范围之内,不能回答。”“一般给政治家写信,回信都比较制式,但有的政治家(或是他的秘书们)不仅看了我的信,还在回信上专门写出我的名字,收信时感觉很好。”杨扬说。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签名照上,还写着“To Yang Yang with best wishes”。“这个签名照拿回来,我外婆都说‘哎,这不是以前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人嘛。”杨扬最得意的也是这张签名照。
杨扬最初当信虫的想法,是源于收藏足球球星卡的爱好。“我给俱乐部写的信最多,和德国拜仁的联系比较勤。”让杨扬觉得最惊喜的,不是俱乐部给他寄来的成套明星卡,而是来自英国曼城一号门将乔·哈特的回信。
“因为我自己也踢足球,位置是守门员,所以2013年,就给我最喜欢的乔·哈特写信,当时还问及自己在禁区守门的疑惑,没想到他还真的给我回信,和我说了他的技巧。”杨扬说。
杨扬很少追影视明星,不过小甜甜布兰妮的回信,让他圆了小时的追星梦。“有次在家整理东西,发现了以前买的小甜甜布兰妮的唱片,大概有三四张专辑吧,所以就尝试给她写信,并把唱片里的目录页寄了过去,结果没想到她还真的签名寄回来。”杨扬说。
想让G20走进普通杭州人的生活
别看杨扬现在手里有不少让人艳羡的大牌明星签名,但是他“寄出去400多封信,回信率只有40%左右”。
地址信息不全,是“信虫”寄信的硬伤。杨扬也有过这样的烦恼,但有时他也会耍个“花招”。“有次写信给某个足球明星,不清楚他的地址,就找到他当时明星女友的地址,没想到最后他竟然回信了。不过,后来他们分手了,那个地址也失效了。”
“另外,我还有个让他们回信的小技巧,就是寄信的时候,在里面装个贴好回信邮票和写好回信地址的信封,这样回信的人只需要将回信装在信封里,寄回来就好。”杨扬说。
杨扬说,要让人产生回信的冲动,胆大吸睛的话可少不了。今年杨扬就在写给卢森堡首相贝特尔的信里,大胆“示爱”,“就说我很喜欢他,结果,他除了回签名照外,还随信附上了他自己的名片”。
杨扬表示,自己写信并非只想要签名照这么简单,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传递到全世界,“我会选择中国元素较多的信封,比如上面印有剪纸图案、生肖图案之类的,最好有一眼就能看到的中国红,我还会在信封里放上小的中国结作为小礼物寄给他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连字都懒得写,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我想把它保护、传承下去。”杨扬最后谈到了自己几个主要的“信虫”心愿:想给国际旅游业的大咖和精英人士写信,讨教经验和心得,然后将之与同学们分享;想给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写信,让普通的人一睹他们的各种风采;想给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政要写信,现在大约写了197个国家的六分之一。
这次展览纯属公益。和某些职业“信虫”不同,杨扬的收藏更多是出于个人爱好而非经济利益。但这需要一定的毅力,也有困难,能坚持的人并不多。“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就可以了。”杨扬表示。
“名人效应”让更多人走近G20,是杨扬的心愿。“我希望以特别的方式帮助普通杭州人关心G20、了解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