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与培养学生兴趣的探索
2016-04-06王荣
王荣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基础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手段和方法,兴趣又为科学实验提供动力。因此,科学实验与培养兴趣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谐统一。
关键词:实验课;乐趣;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纵观近几年来的小学毕业检测成绩,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等几门功课中,成绩好一些的总是语数,而科学、品德成绩常常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无非是老师、学生不重视。老师没有认真教,学生没有认真学,所以成绩就不理想。
1.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科学课不是副科,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求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老师家长应该从孩子的长远利益出发,转变观念,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2.上好科学课,先上好实验课
(1)以问激趣。提一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新课的学习便可在活跃的思维中开始了。
(2)以物激趣。用丰富多彩的实物,各种各样的模型、挂图、标本等教具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滑轮兄弟”“食物的营养”等课,可展示挂图、实物和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只要把握时机,上好实验课,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研讨之中。
3.让学生从科学实验中找到乐趣
在实验操作前,实验材料、方法都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组合利用,进而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成功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验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答,使学生敢问,善问,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各个环节,提出不同的问题,并思考为什么。大家畅所欲言,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大胆猜想,小心实验,看看结果与想象的是否一样,如不一样,则想想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表象找到问题所在。
就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对此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作能力。一旦成功,学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很有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甚至迷上科学实验。因此,科学实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4.兴趣又反作用于实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兴趣,那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做这件事。做实验也是一样,一旦喜欢,将为此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废寝忘食。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教学三年级某班时, 第一单元为“植物”,要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大树和小草的生长都需要些什么条件呢?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观察,比较总结出它们的特征;还要多次反复实验,才知道大树、小草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后来,又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等。这个班有一名语数成绩不超过30分的毕学生,学习对他来说无所谓。但他就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他为了弄清楚这个单元的几个问题,花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二十多次实验,从来不愿写字的他,歪歪扭扭地写了十几篇笔记。当他把笔记拿给我看时,我惊呆了,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那学期期末考试后,他的班主任跑来告诉我:“我班的毕同学创造了奇迹:有生以来考了第一个97分,考了全班科学第一名。”
我替他高兴:我高兴的是一个在别人眼里只知道玩的学生,终于经过努力而收获了成绩。这要感谢兴趣的作用,兴趣才是他最好的老师。如果他对这一事物不感兴趣,一个小学生是不可能放弃好玩的游戏、好看的电视,辛苦搜集资料,耐心细致地反复多次实验,还认认真真地记录实验过程最终得出结论的。由此可见,兴趣又反作用于实验,为实验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基础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手段和方法,兴趣又为科学实验提供动力。因此,科学实验与培养兴趣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张 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