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016-04-06赵珣皓
赵珣皓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创新教育方法的意义作了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创新途径,以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引领作用。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C
一、“以生为本”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当前教育手段创新不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取得足够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对“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不够,没有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位置。其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组织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过于传统和主观,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从属,学生在思维上一直保持跟随状态,自主程度较低。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可以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加强“以生为本”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进而优化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次,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重点,渗透“以生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落实相关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最后,融入“以生为本”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校园整体氛围的营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以生为本”理念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采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情感教育方法
在“以生为本”理念下,通过人文关怀实施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具体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作为主要途径,从学生学习和生活这两个层面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学习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方法论、矛盾论等理论创新工作形式,给学生更多学习方面的指导,以此逐渐对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在生活方面,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爱护,可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加强和学生的日常互动,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
2.重视主客体共同参与的实践教育
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就是将学生完全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这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错误理解。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构建主客体共同参与的实践教育模式才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高职院校中,要落实主客体共同参与措施,首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制订出详实的教育方案。为更好地实现主客体共同参与,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以达成这一目标。在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和解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一体化
“以生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思想政治教师的广泛运用。需要认清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是一致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在目标理念上都是一致的。在专业教育方面,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支撑,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认识世界、辨析真理的基本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不仅可以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推动教育进步的根本,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认识到“以生为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情感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畅.以人为本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前沿,2012,(10):175-176.
[2]马瑞丰.论“以人为本”科学理念与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