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荟萃
2016-04-06
信息荟萃
农业部全面推进动物防疫支持政策改革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动物防疫支持政策,以相对较低的经济成本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成效。面对动物防疫的新形势新任务,农业部、财政部在广泛调研和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及时调整完善动物防疫支持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兽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政策改革,是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动物防疫能力建设,优化财政支持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一招,是我国兽医事业发展进程中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变革。要求各地加强协调,及早部署:一是从2017年起启动强制免疫机制试点。积极开展“先打后补”试点示范,积累经验,逐步推开。二是规范疫苗生产、采购和使用全过程监管。三是做好政策调整后相关病种的防控指导。四是强化作风建设,筑牢廉政防线。切实做好政策衔接和过渡,努力开创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农业产业扶贫联盟成立
近日,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农业产业扶贫联盟在京正式成立。该联盟是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由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组织成立。联盟将以打造农业产业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服务、金融等途径,建立健全农业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服务于联盟会员、贫困户,促进贫困地区与联盟会员开展扶贫项目对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联盟将通过农业产业扶贫信息云平台,采集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经济现状、优势资源等信息,通过资源信息初审评估,作出有效的信息汇总。制定农业产业扶贫的战略规划,提供农业产业扶贫支撑体系。借助会员企业在产业发展、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积累的经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产业化进程,帮助贫困户转变理念,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农业产业扶贫金融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对接金融扶贫,促进社会资本投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企业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
2015年中国饲料加工企业数量达8508家
记者从2016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业展览会上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饲料工业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形成了饲料加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为主体,饲料科研教育、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等为支撑的结构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城乡居民动物产品供应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饲料总产量1.62亿吨,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2015年中国饲料加工企业数量8 508家,全国饲料产量2亿吨,其中,新希望六和饲料产量1 445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政府高度重视饲料质量安全,饲料产量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
2016“中国美丽猪场”找到了
9月21日,由全国畜牧总站指导,农民日报社、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安佑杯2016寻找中国美丽猪场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及美丽猪场双年峰会在CCTV-7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历时10个月、赛程从南到北达5万公里,是畜牧行业的一次盛会,也是我国生猪养殖蓬勃发展现状的实力体现。
经过实地走访、地区PK赛、专家评审、媒介推介、网络投票等综合评比之后,此次共评选出美丽猪场30家,其中四川巨星农牧有限公司天府猪场、乐山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井研全胜种猪分公司获得“中国美丽猪场前十强”荣誉称号。
建设美丽猪场,助力健康中国,是新一代畜牧人的共同心愿。据介绍,始于2015年的寻找美丽猪场活动,是以“寻找中国美丽猪场,打造品质品牌猪肉”为主题的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两年来,活动主办方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养猪省份。
到2020年四川六成以上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四川省已建成9 582个幸福美丽新村,带动371.6万群众脱贫。目前,四川省正在加紧制定方案,瞄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在全省全面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普遍建成市州级和县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60%以上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80%左右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并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扶贫解困不仅成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住上好房子”同样位居脱贫攻坚“四好”目标首位。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建设“四大板块”与脱贫攻坚四大片区对应,成为四川新村建设的区域性品牌。
四川还针对村落多、布局散、规模小等实际,将新建新村聚居点、改造提升旧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民居结合,将大批“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美丽乡村建成蜀乡田野里的“乡愁故园”,不断走出符合四川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新村建设之路。
四川省产业扶贫会议在南充召开
9月27日,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南充召开。会议组织参观了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扶贫项目、南部县大堰乡产业扶贫现场、西充县古楼镇百公里百村脱贫奔康(香桃)产业园。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刘国中作重要讲话。南充市、广元市、巴中市、叙永县、美姑县、汶川县,四川省农科院,康定市麦崩乡敏迁村,温氏集团西南养猪分公司、南远腾集团等代表和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范景胜作了交流发言。农业厅、林业厅、财政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有关负责同志发言。
四大片区12个市(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1个市(州)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局(委)主要负责同志,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政府分管同志,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贫困村、专家服务团队、农技人员的代表参会。
四川省2016年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针对今年草原虫害的发生特点,四川省草原虫害防治指挥机构精心部署,扎实推进防治工作,保证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截至8月31日,2016年全省累计投入劳动力31 014人次,培训技术人员9122人次,大型喷雾器383台次,中小型喷雾器10996台次,喷洒生物农药85.6吨,防治草原虫害670.2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灭效达90%以上,完成农业部下达的防治计划任务的134%。其中防治西藏飞蝗95万亩,占危害面积的82%。通过草原虫害防治,挽回牧草损失2.01亿千克,直接经济效益可达4000多万元,为增加牧区牧草贮备,抗御冰雪灾害,降低牲畜冬春掉膘和死亡,减少牧民经济损失,进而为增收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农科院3位科学家入选“2016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日前,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布了全球2016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名单,中国农科院共有3人入选,排在全国第14位,在全国农业科研领域位列前茅。这3位科学家是来自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研究室(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陈化兰研究员、邓国华研究员和田国彬研究员。其中陈化兰研究员曾于2015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此次共有3266人次科学家入选,中国有196人次(含港澳台地区)。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1948年建所以来,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动物医学领域20世纪“四大科技成就”——消灭牛瘟和牛肺疫、根除马传贫、有效防控猪瘟工作中,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新世纪以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持创制的科技成果为国内外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猪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等重要疫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