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煤炭》总目次
2016-04-06
2016年《山西煤炭》总目次
安全管理工程与灾害防治期页
某矿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配比与减沉效果研究*……………………………………………………宋选民,马秉红,王大威,李发,吴浩,张日祯,鲁志诚(1,1)
信息化矿灯及调度管理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张玉(1,5)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误差分析及其控制……………………………周金祥,王飞,刘红威(1,8)
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分析研究……………………………………………毕建国(1,12)
小窑采空区下方巷道淋水治理技术……周仲林(1,15)
杜儿坪矿63310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刘睿,乔志刚(1,19)
近距离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研究……王芝广(1,22)
煤矿瓦斯抽放管道安装施工方法比较分析……………………………………………郑金平(2,40)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涌出异常与防治对策……………………………………………史鹏飞(2,43)
角联通风失稳的识别和预防措施………张文华(2,46)
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及三维数值模拟…………………………徐明敏,王俊峰,邢纪伟(2,49)
均压防灭火技术在杜儿坪矿的应用……………………………………马文斌,乔志刚(2,54)
煤(岩)与瓦斯突出监测和报警系统研制……………………………………………郝程楠(2,58)
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实践……………………………………………刘君(2,61)
骆驼山煤矿奥灰放水试验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李凯(2,65)
安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防治水技术研究*………………………………………………孙洁(3,1)
瓦斯抽采半径确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张盈盈,郭巍,邢纪伟(3,5)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查与防控*……………………………………朱庆伟,李小明(3,10)
一起综采工作面压架事故的原因分析……………………………………………徐义勇(3,14)
新阳井田矿井突水灰色风险性评价研究……………………………………………周科(3,17)
成庄矿新型分区风门的研制及应用……刘毅(3,21)
东欢坨煤矿潜水泵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宋刚,李永强(3,24)
千万吨级煤矿综采工作面倒架事故分析及处理……………………………………郑爱午,郑建龙(3,27)
多进风井筒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研究……………………………………张金堂,刘义孟(3,30)
“U并U”型通风系统与高位定向钻孔治理采空区瓦斯*…………………王俊红,朱鹏飞,张俊杰,张军龙(4,46)
裕民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贾国厚(4,50)
地勘阶段煤层瓦斯围岩封闭能力评价与应用……………………………………石庆礼,李杰(4,54)
煤矿通风安全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研究……………………………………………王元莒(4,58)
综放面开切眼综合防灭火技术实践……………………………………………袁征(4,61)
团柏矿下组煤主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研究……………………………………王力,刘彦俊(4,64)
软岩硐室失稳机理和控制原则研究……………………………………………徐向南(4,67)
风水联动喷雾降尘装置在经坊煤业的研究与应用……………………………………………任远(4,70)
博斯坦煤矿放顶煤工作面坚硬顶板下初次放顶处理技术……………………………………付李华,娄芳(6,30)
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取消外错尾巷的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应用研究…………………………李荣升(6,33)
马兰矿10505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应用…………………赵磐,阴永生,李春仁,涂育红(6,36)
薄煤层井下定向钻进技术试验研究……………………………………申常利,王栓林(6,39)
U型通风综放工作面上隅角高瓦斯产生机理及瓦斯治理技术探究………………………………崔洪章(6,43)
陷落柱在煤矿生产中的影响作用分析……………………………………………李吉云(6,45)
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研究……潘文丰(6,48)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对比研究…………………………王玉剑,郑凌霄,刘红威(6,52)
阿刀亥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矿井突水研究……………………………………………郗宝华(6,58)
煤田地质与勘探期页
影响离柳矿区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研究*……………………………………郭丁丁,胡斌(1,25)
憋压碰泵方法的研究………孟祥迎,张俊杰,邢俊杰,郭锦雯,蒋涛(1,29)
基于探地雷达技术在煤矿浅部地层含水率计算中的应用…………………………李世杰,裴圣良,林朋(1,31)
瞬变电磁法在双层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吕金牛,王福生(2,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煤作用…………………………李金涛,李恒,李彬(2,19)
刨煤机刨削煤岩本构模型建立与试验验证*……………………………宋振铎,宋秋爽,郝志勇(4,1)
三维地震勘探在山西宁武北辛窑矿区的应用………………………………………………冯国福(4,5)
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干扰及异常分析研究——长平矿井下超前探测技术研究…………………窦文武,杨新亮,安晋松,甘露(4,8)
矿井瞬变电磁法密集角度探测应用研究……………………………………………樊林林(4,12)
祁东井田断层发育规律探讨*……吴诗勇,余升红(5,1)
两淮煤田煤系岩石生热率特征*……………………………彭涛,任自强,张海潮(5,4)
刘桥一矿太灰岩溶含水层介质空间结构特征评价*…………………周盛全,吴基文,窦仲四,张红梅(5,8)
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测矿井富水性分析*………黄健,吴超凡,丘占林,叶君润,张维炜(5,12)
阳谷-茌平煤田三叠系二马营组地层的认定及探讨……………………………………王树营,赵兰春(5,16)
两淮煤田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系统研究及其意义……………………………………随峰堂,窦新钊(5,18)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层气储集特征研究……………………………………………李翔(5,21)
沁水煤田羊头崖详查区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刘润斌(5,25)
基于GIS网格法的煤层稳定性类型定量评价……………………………………张萍,孙斐(5,28)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中的应用……………………………………刘淼淼,郝万东(5,32)
频谱激电法2.5维正演模拟………………王长春(5,35)
二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南煤田煤层气预查中的应用…………………………孙希杰,张向鹏,王静(5,40)
煤田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中叠加速度的应用……………………………………刘美玲,郭秀娟(5,42)
层析静校正方法在页岩气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秦飞(5,45)
孔集井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胡友彪(5,48)
复杂井田的煤层对比方法探讨…………李东(5,53)
灵石某矿煤岩层对比分析………………张龙(5,55)
长治沁源某矿井瓦斯地质赋存规律研究……………………………………………吴桂荣(5,59)
淮南潘三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孙加荣,李振林,刘国栋(5,62)
回采工作面内煤层风氧化带综合探测技术……………………………………占文锋,王强(5,66)
基于现场压渗的下组煤底板阻水性分析评价……………………………………………张新武(5,70)
煤矿井下水处理与水害防治研究………周玉华(5,74)
Ⅱ
华北型煤矿底板断层突水水文地质分类研究……………………………………………刘启蒙(5,77)
中条山风景与地质关系…………………王贞海(5,80)
奥灰突水危险性分析及其防治……………………………………孙立超,刘建平(5,82)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水害防治……………………………………………成丽娟(5,85)
玉泉煤业采空区水防控对策……………李明山(5,87)
柳林某矿奥灰水带压开采安全性分析评价……………………………………………高东燕(5,90)
开滦矿区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测……………………………………李洪恩,刘建平(5,93)
浅析新疆伊犁四号井田地质构造及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王心玉(5,9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四台矿矿山地质环境研究……………………………………关英斌,郭圣文(5,99)
寺河矿东区15号煤层承压开采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马鑫(6,69)
采矿与井巷工程期页
基于UDEC分析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竖三带”界限……王志刚,黄瑜,席朝东,张汉雄,张攀东,幸福(1,35)
金属网在锚网支护中作用机理的模拟研究……………………………………闫海平,元琨(1,38)
斜沟特厚煤层无煤柱综放开采技术相似模拟研究……………………………………………李建文(1,41)
大断面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于明生,翟英达(1,45)
上行开采巷道顶板稳定性预测研究……赵建敏(1,51)
大采高坚硬顶板工作面来压特征分析……………………………………陈凯,张昌锁(1,54)
复采工作面煤柱塑性区特性及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研究……………………………………孙俊峰,杨栋(1,58)
近距离不规则房式采空区上行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韩新明(1,62)
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王保龙(1,65)
上海庙矿区长城一矿“采、充、留”绿色开采技术研究…………………………赵大勇,张磊鑫,张苍(1,69)
近距离下部煤层综采面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对策研究………………………………………………屈平(1,72)
厚煤层大断面切眼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徐向南(2,23)
残采区上行开采理论研究………………贺建红(2,26)
全断面高预应力短锚索支护强烈动压影响极破碎围岩的研究与实践…………………蔺苏平,王子越(2,29)
综放工作面陷落柱围岩稳定性研究……冯晋宏(2,33)
井下采煤技术及采煤工艺选择与安全开采研究……………………………………………董永(2,35)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单通道双头回撤技术研究与应用……………………………………………贺辉(2,38)
东峰煤矿综放沿空留巷设计及其围岩变形量分析……………………………………………李中胜(3,37)
矿用工字钢卡箍在对棚支护巷道中的应用……………………………………………刘新江(3,40)
冻结立井外壁掘砌全流程控制方法研究…………………………王成博,张海骄,张俊卿(3,42)
地质因素对大阳煤矿顶煤冒放性的影响……………………………………李晨,李家(3,46)
官地煤矿近距煤层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技术的相似模拟研究…………………………………闫海珍(3,50)
浅埋群采煤层大巷煤柱合理尺寸留设……………………………………………石晓光(3,53)
骑跨采动围岩应力-应变规律数值研究……………………………………时丕旭,李志军(3,57)
浅埋煤层复杂顶板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周虎,刘国庆(3,61)
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及实测研究……………………………………………孟庆利(3,65)
构造应力影响下软岩巷道注浆加固支护技术研究……………………………………赵宇卓,丁国利(4,15)
圣华煤业1201回采巷道底鼓治理数值分析……………………………………………刘洪太(4,19)
快速施工在浅埋易自燃煤层的应用………宫全红(4,23)
快速支护工艺下煤柱与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刘斌(4,27)
王家沟煤矿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错距的确定………………………………吴雪飞(4,31)
定向水力压裂在煤矿坚硬顶板弱化中的应用……………………………………………张向阳(4,34)
厚煤层大采高采场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张占春(6,1)
近距离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王斌,崔豪桐(6,6)
软岩大断面巷道底鼓治理方法探讨…………………………张天东,苏学贵,杨宗一(6,10)
动压巷道高预应力桁架锚索加固支护技术研究…………………………仲建平,陈力慧,杨永康(6,13)
新元煤矿9号煤一次使用顺槽巷道支护优化……………………………………………郝来宝(6,17)
黄玉川煤矿煤流输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赵玉峰,薛宇飞(6,2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预掘回撤巷道多通道快速搬家技术……………………………………………宋杰(6,24)
近距离煤层共巷开采技术研究…………………………赵大勇,张磊鑫,张苍(6,28)
机电自动化期页
基于ANSYS/LS-DYNA的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岩数值模拟研究…………………宋振铎,袁智,郝志勇(2,1)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提醒系统的设计……刘锡柱(2,5)
多电机驱动皮带机驱动装置的选配设计……………………………………………杨泽民(2,7)
综采自动化技术在神东煤炭集团的应用探索………………………………………张增誉,刘混(2,11)
唐山沟煤矿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的应用现状……………………………………………任率(3,68)
煤矿供电井下越级跳闸原因分析与解决思路……………………………………………张晋平(3,70)
基于磁偶极子的矿用钢丝绳疲劳定量分析……………………………………………杨波(3,73)
MK5掘进机在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韩志新(4,37)
综采面高压外喷雾系统的改进设计……杨家威(4,41)
浅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中应用及发展前景……………………………………………霍俞江(4,44)
兆瓦级机械功率全封闭加载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罗昌绩,刘混举(6,62)
风力发电系统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樊敏(6,64)
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卫军(6,67)
煤炭加工转化及技术期页
沁水盆地CO2地质封存及驱替煤层气选区数值模拟研究…………………………侯丽,田晶晶,张彦欣(1,75)
旋流器入口方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杨晓晶(2,73)
中煤破碎再选试验研究…………………杜高仕(3,34)
节能与环保期页
孝义市柱濮镇崩塌和地裂缝成因分析……………………………………………苏光建(2,68)
煤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杨增荣(2,70)
新《环境保护法》视野下的煤炭企业污染治理分析……………………………………………孔翠翠(3,76)
山西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研究………高峰(6,73)
煤层气开发技术研究期页
寺河西区煤层气垂直井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研究……………………………………………武玺(2,75)
基于瞬变电磁法探测煤体内水力压裂流场的运动规律王………………………………………………岳飞(4,72)
大青山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分析……………………………………李恒,李金涛(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