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县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做法

2016-04-06李旭升刘洪

四川蚕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荣县蚕农蚕业

李旭升 刘洪

(荣县农牧业局,四川 荣县 643100)



荣县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做法

李旭升刘洪

(荣县农牧业局,四川荣县643100)

荣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边缘,全县幅员面积1609km2,辖21镇6乡,总人口6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4万人,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012mm,无霜期长达331d,气候条件适宜于桑树生长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土质以中性土、微酸微碱性土为主,宜耕性好,矿物质营养丰富,适宜于桑树的生长发育。

荣县蚕业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荣县是四川省的产茧大县,最近十多年,荣县蚕农每年的茧款收入都超过了3500万元,蚕桑生产已成为荣县农村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是广大蚕农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2015年,荣县养蚕3.2万张、产茧1200t、蚕农茧款收入3600万元,均占自贡市的70%以上,在全省综合排名已由十多年前的30位上升为第7名。荣县蚕桑生产达到今天的水平,主要做法是:

1 集中成片,建设蚕桑基地

从荣县的气候和土壤情况看,全县都可以发展蚕桑生产,但根据全县农业生产整体规划,本着走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道路的思路,全县集中力量发展潜力大,蚕桑生产有优势且又相对连片集中的旭阳、过水、望佳、双石、乐德、河口、古文以及复兴、观山、正紫等10个乡镇。在这些乡镇中,重点发展一批蚕桑主产村和蚕桑专业社,扶持、培育一大批蚕桑专业大户和蚕业农场主,不再走过去“全面号召,普遍发展”的老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10个乡镇的蚕桑生产,无论规模、品质,还是效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无论桑园面积,还是养蚕量、产茧量和蚕农茧款收入,均占全县的85%左右。全县蚕桑生产格局正在走上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蚕桑基地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 订单蚕业,产业化发展

十多年前,荣县就开始走上了蚕业产业化道路,即“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由县内两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在各自的基地范围内,与蚕农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农业。对签订并履行协议的蚕农,无偿提供桑种或桑苗,无偿提供良桑穗条,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对其生产的蚕茧,予以全额收购。在市场行情低迷之时,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在蚕茧行情好转之后,蚕茧价格随行就市,并实行二次返利。龙头企业与蚕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蚕农稳定增收,降低风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稳定了蚕桑生产的基础,使荣县蚕业得到了稳定、协调的发展。

3 更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在桑树品种方面,十多年来,先后引进“农桑14”、“川桑98-1”,“云桑1号”、“农桑12”,“农桑8”等新桑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结论,决定推广“农桑14”和“川桑98-1”,和已经在荣县广泛推广使用的“红油桑”、“湘7920”等良桑品种一道形成我县大蚕用桑主推品种。在大小蚕兼用桑品种方面,近年来则 大力推广“实钴11-6”,与以前推广的“小冠桑”、“新一之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我县小蚕共育工作,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另外,荣县还引进了“红果2号”,“嘉陵30号”,“无核大十”等果叶兼用桑品种,在荣县开展试种试繁,拓宽了栽桑用途,增加了蚕农收入,桑椹质量、产量及亩桑效益也令蚕农满意。在家蚕品种方面,则引进了“871×872”、“夏芳×秋白”、“锦5.6×绫3.4”、“川山×蜀水”、“两广二号”等。“两广二号”表现尤其抢眼,已成为我县夏蚕,伏蚕的主推品种,受到广大蚕农的欢迎,丝厂也比较满意。

4 科学蚕桑,推广实用技术

在桑树育苗及栽植方面,主要推广桑树肥团育苗,一步成园技术,不仅节约桑种,还缩短了投产时间。桑树肥培管理方面,主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效,降低了成本。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桑树病虫害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减少了农药中毒现象,避免产生环境污染。良桑嫁接,则采用经品种比较试验确认的主推桑品种。在养蚕方面,不仅引进了不少家蚕新品种,还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全县小蚕共育数量迅速上升。近十年来,共育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同时,小蚕共育质量也有一定提升,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数量充足。荣县还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技术,降低蚕农劳动强度,使蚕农能多养蚕,养好蚕。在上蔟方面,大力推广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蔟中通风换气,提高蚕茧质量。

5 创新经营,培育养蚕大户

针对荣县农村出现的养蚕人员年龄老化、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荣县很早就转变了思路,采取多种措施来培育养蚕大户和蚕桑家庭农场,使其从事蚕桑生产获得的收入高于其外出打工、经商或从事其他产业获得的收入。每年重点培育一批年养蚕量30~50张,年蚕桑收入5~8万元的养蚕大户。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养蚕量50~100张,年蚕桑收入8~15万元的养蚕大户,甚至培养一批年蚕桑收入超过20万元或30万元的蚕业家庭农场主,并由这些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主,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蚕桑生产,形成新的蚕桑生产格局,改变千家万户养蚕的现状。荣县现已涌现—批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主,如:荣县河口镇万家村5社的王德容,2013年已拥有6666m2(10亩)桑园,养蚕49.5张,产茧2010kg,售茧收入7.9万元,加上出售桑枝收入,蚕桑收入达8.2万元,占家庭总收入12万元的68.3%。2014年养蚕60张,产茧2580kg,售茧收入8.86万元,成为荣县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大户。荣县过水镇柑柏场村9社的张善彬,通过土地流转,在2013年大量新栽桑,一举建成小桑园33333m2(50亩),2015年养蚕60张,产茧2512kg,售茧收入7.82万元。今年,预计养蚕100张以上,产茧超过4000kg,售茧收入预计超过15万元。这个队伍还正在发展壮大之中,年蚕桑收入超过10万元,超过20万元,早已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荣县蚕桑生产行业中存在的真实事例。

6 多方投入,增加蚕农收入

发展蚕桑生产,需要投入。各级政府和龙头企业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养蚕大户和蚕桑家庭农场主的扶持力度。对养蚕大户在土地流转,蚕房建设用地,资金需求等方面,要予以倾斜、支持与帮助。在养蚕大户新建、改建蚕房,新建室外养蚕大棚,新建省力化蚕台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在桑树育苗、新建桑园、良桑嫁接和病虫防治,在添置桑园机具及消毒机具,新建消毒池灶,购买消毒药剂,蚕箔、蚕网、纸板方格蔟等物资时,予以一定补助。在技术方面,要做到定期和不定期地上门予以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其生产上面临的问题,让养蚕大户率先掌握并使用新技术,率先使用新桑树品种和家蚕新品种,形成示范效应,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通过以上扶持措施,让更多的农村青壮年,愿意回乡成为养蚕大户,并依靠栽桑养蚕,获得较高的收入,从而促进荣县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李旭升(1965-)男,中专、助理农艺师,从事蚕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荣县蚕农蚕业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荣县:严惩欠薪违法行为 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
荣县:“五重五到位”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躲雨
民国荣县商会档案(上)
民国荣县诉讼档案选录(一)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