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性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6-04-06张琦俊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03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胃肠炎轮状病毒周龄

张琦俊(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 031100)



传染性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张琦俊
(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031100)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十分普遍,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率降低,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断奶应激等。本文根据生产防治经验对传染性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进展进行了综述。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由于引起本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交叉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引起仔猪大量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1 仔猪腹泻的病因

仔猪因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哺乳仔猪以传染性腹泻较为常见,而保育仔猪以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突然更换、寒冷、环境应激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为主。这两类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寄生虫主要有球虫和线虫。

1.1病毒性腹泻(1)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空肠和十二指肠,其次为回肠。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尤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幼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传染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临诊以消化道感染为特征,其中以仔猪的症状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排腥臭水样粪便、呕吐和高度脱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症状和死亡率都逐渐降低,在老疫区,发病率较低,症状较轻。(2)轮状病毒感染: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以2~5周龄的仔猪多发,发病率高(50%~80%),死亡率低(7%~20%)。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患病仔猪排黄白色或灰暗色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较轻且缓和。

1.2细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猪痢疾、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1)猪痢疾: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发生,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继而同群猪陆续发病,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病愈的猪生长也很缓慢。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粘液。随病程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黄色。发生本病的原因是一些养殖户观念陈旧,认为猪不怕脏,舍内不经常打扫,更谈不上消毒。(2)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该病在农村散养户中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观念,封建迷信思想严重。例如,母猪在产仔后,羊水、恶露污染的垫草必须等仔猪满月后才能清除,这样就给大肠杆菌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基,导致仔猪发生黄痢和白痢。(3)仔猪白痢: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形状粘腻。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呼吸次数增加,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2~3d,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多数病例有反复,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4)仔猪副伤寒: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用温热水稀释,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猪发病。(5)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2~4周龄以下的仔猪。0~3日龄发病率71.1%,4~7日龄为10.5%,第2周为13.2%,第3周为5.3%。死亡率一般在20%~70%。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仔猪由于肠黏膜炎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2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改善饲养、加强管理、血清制剂或疫苗的免疫预防、口服补液盐等。并针对导致仔猪腹泻的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预防加以防治。由于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猪舍及用具清洁卫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注意仔猪的防寒保暖,把握好仔猪初乳关,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病,发病猪应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和温暖的猪舍中,加强护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防止病原的传播。据研究表明,传染性胃肠炎经胃肠外或口服灭活疫苗和弱毒苗,仅能在乳汁中产生少量IgA分泌型抗体,而给母猪产前20~40d口服强毒能产生良好的乳汁免疫,但存在散毒的危险,应严格控制;在产前6周和2周对母猪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能使仔猪获得免疫保护,未发病猪场可不免。猪轮状病毒病主要通过给母猪免疫注射提高初乳免疫的途径进行预防,国外报道用OSV猪轮状病毒致弱株制成苗,在母猪怀孕前2周和仔猪出生后1周使用;国内何家惠等用RV弱毒株Na86F90制成的疫苗与大肠杆菌苗在春秋两季给母猪同时免疫,效果十分明显,可基本控制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在没有疫苗的疫区,可在出生后一周内使之感染病毒以刺激仔猪产生主动免疫。由于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治疗药,对于患病仔猪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如投服收敛止泻剂,口服补液盐,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等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5%~10%)和碳酸氢钠(3%~10%)治疗脱水和酸中毒,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饲料,加强护理,一般都可收到良好效果。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1-0024-02

猜你喜欢

胃肠炎轮状病毒周龄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