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16-04-06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兽医站221436
钱 慧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兽医站 221436)
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钱 慧(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兽医站221436)
狂犬病即疯狗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恒温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
1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多由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后而患病。口边流出白色泡沫的疯狗是本病的主要来源,其实猫、狐狸、蝙蝠等也可能患病并成为传染源。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动物或人,呈急性、进行性及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症状,临床表现为异常怕水,半张嘴并不住流涎、精神高度紧张、全身痉挛、非常敏感,一丝风就会觉得紧张,幻觉不断、意识障碍,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据统计,狂犬病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世界上曾报道过,在1971年仅有1个痊愈的病例,这个没死的患者,是一个美国女孩,不过,后来被证实,患者不过是由于被狗咬伤后高度紧张引起的神经症状,并不是真正的狂犬病。到目前为止,医学对狂犬病的治疗仍然是束手无策的。严格讲,狂犬病的病死率就是100%。动物或人感染狂犬病毒后并非全部发病,被患狂犬病的病犬咬伤的约30%~70%发病,是否发病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咬伤头、颈、手等离大脑很近的部位,并且很严重的,潜伏期较短;狂犬病病毒又称超级嗜神经性病毒,就是对神经有独特的亲和力,病毒侵入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这种时期长短不一,最短为72h,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然后就沿周围神经传播和扩散。沿周围神经传播的速度是3mm/h,当到达中枢神经后就会大量繁殖,然后病毒又沿中枢神经向末梢传播,最后到达许多组织器官。这个推进的过程只要24h就能完成。由于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非常利于狂犬病毒繁殖,再加上这些部位离中枢神经较近,所以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率较高,潜伏期也较短;伤势越严重,发病率就越高。病毒在中枢神经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等。所以,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动物,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就饮水的声响就会受到严重刺激,以致吞咽肌和呼吸肌发生痉挛,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所以此病又称恐水症;自然风和亮光等对此病也能造成严重的刺激。
2 诊断
由于狂犬病主要侵害神经中枢系统,早期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神经中枢系统的病症非常相似。有无咬伤史并结合临床症状,是此病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但确诊还需要做实验室检查。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有:病毒分离、病毒的核酸检测、荧光抗体染色、內基氏小体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及琼脂扩散试验等特异性的检测,可以最后确诊。在诊断中容易混淆的其他疾病有:
2.1狂犬病与破伤风容易混淆狂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者,有时易被误诊为破伤风,破伤风患者的潜伏期比较短,一般为6~14d,常见的症状是紧咬牙关,颜面凄苦还又略带笑容,全身肌肉持续性痉挛,常伴有角弓反张;狂犬病患者的肌肉痉挛是间歇性的,主要发生在咽肌;破伤风患者对风、光和声音的兴奋性不高,也无恐水现象,及时并积极治疗大多可康复。
2.2狂犬病与类狂犬病性癔症(假性狂犬病)容易混淆
类狂犬病性癔症患者没有被狂犬咬伤史或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假性狂犬病的主要症状是咽喉部有紧缩感,但咽喉肌肉不发生痉挛,能饮水也不恐水,精神有兴奋等症状,但不发热,不流涎,不怕风,这类患者经安抚,对症治疗,可很快恢复健康。
2.3狂犬病与病毒性脑膜炎及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容易混淆病毒性脑膜炎、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常易与狂犬病前驱期的症状相混淆,但没有咬伤史,精神抑郁,反应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的精神高度兴奋、惊恐不安等症状不同。前驱期症状不太明显时,一般不易诊断。询问有无咬伤史,或伤口处有无异常感觉可有助于诊断。若有典型的怕水或咽部痉挛,则是不难诊断的。
3 狂犬病的防治
3.1加强犬类管理,控制传染源患狂犬病的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实践证明,犬按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控制此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有计划地对犬普遍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首先,满3个月龄的健康犬就要开始第一针狂犬疫苗的注射,国产狂犬苗半年注射一次,最迟不能超过一年,进口的狂犬病疫苗的免疫程序是2年注射一次,最迟不能超过3年。注射狂犬病疫苗之前要认真对犬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对不健康的犬暂时不注射疫苗,要做好未免疫登记工作,之后要及时补免。犬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其次,对无主犬和野犬一经发现应立即控制,并采取严格检疫消毒等处理措施。最后,疫情处理,发现患病动物及时上报,由动物防疫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按照一类疫病处理。
3.2伤口处理伤口包括咬伤的开放性创口和轻微咬伤的皮肤(包括未出血的),轻度抓伤和被动物舔到有破口的皮肤,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进行彻底清理,目的是尽量清除伤口处游离的病毒;然后用70%乙醇或碘伏溶液消毒,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对残余病毒进一步消灭。这是预防狂犬病非常关键的一步。还有,严重咬伤需要缝合的,缝合之前首先要用有效消毒药彻底清洗消毒后再作缝合,因为在缝合过程中可能会增加病毒沿针眼进入机体的机会。特别注意对未出血的伤口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好多人认为没有出血就不会感染,殊不知,虽然没有出血,患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已经受伤,受伤的皮肤及内部组织抵抗力就会大大下降。曾被狂犬袭击,只是有牙印,没有出血,后来发病的病例不少,因此对狂犬轻度抓咬伤的患者,一样要认真做好清洗消毒免疫工作。
3.3免疫接种被犬或其它动物咬伤,抓伤或破损伤口被动物舔过的,必须注射狂犬疫苗,同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同时使用治疗效果最好,因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使用后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就会直接中和伤口周围的狂犬病病毒,大大减少狂犬病病毒沿着伤口周围神经末梢扩散的机会。动物肌体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最低要7d才开始产生中和抗体,产生的抗体才能对机体持续有效的保护。因此,紧急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狂犬疫苗产生有效抗体之前7d的患者,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注射狂犬疫苗要在处理好伤口后24h内进行,一般是5针,0、3、7、14、28d分别接种一剂疫苗,要求全程接种,对于严重咬伤者应在0、3d时加倍注射。合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患者,应于全程免疫后再加强2~3针疫苗,即全程注射后的15、75d或10、20、90d两种。因为狂犬病是致死性传染病,就是孕妇也绝不能禁忌;曾经有严重变态反应历史的患者也要在考虑预先防止过敏反映的同时注射疫苗,除非在疫苗接种前给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过敏反应者,才能中断疫苗接种。
3.4治疗虽然现代技术生产的人用狂犬疫苗,对被狂犬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每年仍然会有少数免疫失败的病例,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如下:(1)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狂犬病毒在伤口处停留时间大约12h左右,便开始侵入人体组织。因此,被咬伤后及时对局部伤口彻底进行冲洗和消毒,减少狂犬病毒侵入机体的机会。(2)没有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血清可以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的,因此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越早效果越好。(3)疫苗质量不好。正常情况下疫苗价位越高,免疫效果就会越好。活疫苗在储藏和运输途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液体疫苗发生冻结等,均会影响疫苗质量,使免疫失败。另外,如果狂犬疫苗的安瓶出现裂纹,或注射时没有充分摇匀只注射上清液,也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4)患者个体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5)一旦免疫失败,要将患者隔离于暗室中,避免声音、光、风等刺激,医护人员要戴口罩和胶皮手套,以防止鼻和口腔黏膜及皮肤细小破损处被患者唾液所沾污。注意维持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他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作对症处理。期待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1-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