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及心理改善效果评价

2016-04-06广东省四会市中医院526200廖红梅江炜霞何丽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绞痛冠心病

广东省四会市中医院(526200)廖红梅 江炜霞 何丽姗

冠心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为心绞痛,发作时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且发病危险因素众多,除典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外,还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各种诱发因素密切相关,除有效治疗外,加强护理工作势在必行[1]。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能够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已剔除肝肾等脏器严重受损者及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介于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5.9)岁;病程介于2~13年之间,平均(6.9±1.3)年。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统计,上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进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不良反应的及时上报、体位护理、床铺清洁、病房温湿度的调整等,依据冠心病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

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①健康教育:对疾病认知不清,往往是导致患者心理恐惧、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需经常通过图片、视频、宣传册、通俗语言等向患者普及冠心病的治疗及用药知识,也可组织讲座、有奖竞答、网上论坛等多样化的方式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诱因、治疗手段、预防措施等更加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②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特点,护士可通过讲述成功控制病情的病例、介绍治疗及护理先进性等方法缓解患者恐惧、焦虑情绪,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鼓励患者倾述内心感受及疾病认知情况,充分肯定患者正确的行为及认知,注意纠正患者错误的行为及认知。③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冠心病患者往往因疾病困扰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艳的食物进行搭配,同时引导患者多食绿色蔬果、多饮水,帮助病情恢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制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循序渐进,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有利于防止疾病复发。

1.3 评价指标 护理1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进行评价,并统计护理后2周内患者出现心绞痛次数情况。

2 结果

2.1 两周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 观察组患者2周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1.7±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1±0.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SCL-90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症状自评表焦虑、抑郁、偏执评分分别为(1.69±0.54)分、(1.73±0.37)分、(1.54±0.42)分低于对照组的评分(1.95±0.56)分、(1.89±0.64)分、(1.98±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脂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脂质附着于动脉壁,形成白色斑块沉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引发心脏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具有病死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优质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调节与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理方式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可有效减缓心绞痛发作。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心绞痛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警惕冠心病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