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2016-04-06覃清元射洪县林业局四川射洪6900
覃 丽,覃清元(射洪县林业局,四川射洪 6900)
射洪县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覃 丽1,覃清元2
(射洪县林业局,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生态旅游业是林业大发展之后的新兴产业,本文以射洪等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潜力,森林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丘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类型与措施对策,以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丘区;生态旅游;特点与潜力;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业是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观光和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大[1~3]。生态旅游在加快林业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丘陵地区是全省人口比较集中,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地区,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射洪县属于四川丘区林业发展重点县,在发展森林资源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为发展丘区生态旅游业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4~6]。
1 丘区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开发潜力
1.1自然条件好,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上游丘陵区,介于东经105°10′至105°39′,北纬30°38′至31°10′之间。东临西充,南接蓬溪、大英,西连三台,北抵盐亭县,地跨南北57.981 km,东西46.358 km,幅员面积为1 496 km2。全县地形以丘陵为主,坝、丘、山皆备,海拔一般在229 m~674.4 m之间,相对高度100 m~200 m,涪江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2℃,极端最高温为39.4℃,极端最低温为-4.8℃。土壤主要有潮土、紫色土和黄壤土,比较深厚肥沃。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全县有木本植物379种,野生鸟兽类动物91种。
1.2森林具有美化环境、养生特殊功能
森林植物丰富多彩,有多种乔木、灌木、草类、藤本、苔藓、动物、微生物,以及珍稀古树、名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光能,可以调节温度,滞留大气灰尘和噪音,分泌植物杀菌素,森林产品污染少、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观尝休闲保健功能。森林附近气温比远林地气温,夏季降低5°C以上,冬季高3°C以上,避免暴热、寒冷对人体健康影响;1 hm2阔叶林,1 d可吸收1T二氧化碳,释放出0.73 T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0.07 hm2森林1 a可滞留3 T~5 T尘土,每m3空气中森林内细菌55个,公园内1 000个,城市人口密集区高达四百亿个;水流通过树林后,细菌含量减少70%以上;一般20 m宽的林带能衰减噪音7分贝,50 m宽林带可衰减噪音30分贝,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森林是人类医药宝库,《神农本草经》上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有237种植物药来源于森林;我国目前有记载药用植物11 020种,约占中药87%,多数来源于森林。森林食品天然生长,营养丰富,污染少,是最健康的保健食品,受到游客的青睐,如森林中的蕨菜每百克鲜品含粗蛋白1.6 g、碳水化合物10 g、胡萝卜素1.66 mg,比一般人工栽培蔬菜高1倍至8倍。世界上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大多生活林区。
1.3丘陵区社会经济条件好,为发展生态旅游打好基础
四川丘陵区人口密度大,人口约占全省60%以上,人口密度约为669人·km-2,比全省平均水平多489人·km-2,是生态旅游消费的重点地区;丘区城市及集镇分布多,经济总量占全省50%以上,交通、通讯业发展快,交通枢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水泥公路、无线通讯全覆盖,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快捷方便条件。
1.4农村空闲坡耕地多,可供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由于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丘区空闲的坡耕地增多,射洪县二台土以上坡耕地13 300 hm2,可用于发展生态旅游;由于林业大发展,森林覆盖率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趋显著,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打下良好基础,射洪县森林覆盖率由改革开放前(1980年)6.05%增加到41.5%,林业产值由407万元增加17.06亿元。
2 射洪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射洪县在大力发展森林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2014年全县林地面积66 700 hm2,森林覆盖率41.5%,活立木蓄积385万m3,林业总产值17.0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1 534元。在林业大发展之后,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特色相结合,积极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业,2014年生态旅游人数119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3.3亿元,主要有以下发展模式:
2.1.1森林与自然地貭特色相结合,建立生态旅游区
射洪县于2005年发掘开发侏罗纪硅化木地质资源,发现硅化木32处,将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地质资源相结合,现已初步规划建成12 km2国家级地质生态公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8月在射洪召开了第八届国际侏罗纪大会,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影响。
2.1.2以名木古树资源和历史文化名人为特色,建立生态旅游景区
射洪县金华山生态公园是丘区发展较早,名木古树较多的自然生态景区之一,占地12.7 hm2,100年以上名木古树617株,与唐代大诗人陈子昂读书台和道观寺庙相结合,形成自然独特生态游览圣地。
2.1.3森林生态与名优企业结合,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射洪县沱牌曲酒在获得国家名酒品牌后,企业迅速扩张发展,为了实现生态酿酒良性循环,沱牌公司将生态发酵酿酒与森林生态公园建设相结合,把工厂建在森林中,把企业建在花园中,绿化覆盖面积2 km2,绿化覆盖率50%以上,现已建成吸引中外游客的沱牌生态工业园区;近年来,国家、省、市主要领导多次来园区检查指导,对生态酿酒与生态园建设给予了很高评价。
2.1.4森林与水系结合,建立省级湿地公园
经省林业厅2012年批准,2014年底在县城涪江沿岸实行植被恢复和园林景观配套施工,建成长约10 km,75万m2太和涪江湿地生态公园,成为居民和游客休闲好场所。
2.1.5利用农业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基地
射洪县从2003开始,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采取土地流转、引进业主投资等多种经营形式,利用坡耕地集中成片在洋溪镇蒲家浩集体林场建设200 hm2桃树生态园,在金华等沿线乡镇建设334 hm2青见桔橙生态旅游观光园,在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由政府主导举办桃花节,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 000多万元,为当地100多户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在青见桔橙采收期4月举办大型金华山庙会品果节,推动生态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2.1.6发挥县城人口集中优势,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发展公共绿地和林家乐休闲生态区
射洪县采取统一规划,林业、交通、城建、电力等多部门配合,在县城北建立省级森林公园1个,占地120 hm2,随城市发展已规划在城区附近修建4个森林公园;在县城区和附近乡镇组织村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家乐休闲区,发展城镇公共绿地334.8 hm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0.2 m2,乡村生态旅游景点50多处,年收入10万元的业主40余家。
2.1.7发展具有观赏保健价值的林下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生态旅游业
重点发展特色花卉、经济林果、木本药材,建立以养殖梅花鹿、野山鸡、野香猪为主的野生动物养殖加工观赏园区,在沱牌镇建立全省规模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加工园区,养殖梅花鹿613头,野山鸡4.3万只,年产保健酒3 000 T;在广兴镇建立鸵鸟养殖场10 hm2,养殖鸵鸟700余只,年产肉制品60余T;在沱牌镇正在规划建设川中规模较大“花诲”观赏园。
2.2主要存在的问题
2.2.1认识不足,发展滞后。过去普遍重视营造生态林、用材林,缺乏发展大林业的全局观念,忽视培育发展森林旅游业。没有建立统筹协调的投入和管理体制,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畅,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2.2.2人才不足,规划管理指导滞后。缺乏森林旅游规划管理人才,基层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生态旅游产品形式单一,规模小,内容少,宣传营销服务滞后。
2.2.3林地比较分散,树种单一.林地与农耕地交错分布,不便于集中成片开发经营;现有林多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新造的人工林,林种以防护林为主,占61.3%;树种以柏木为主,占98%。
2.2.4 林权分散,资源保护难度大。林木权属以个人为主,占97%;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较少,未建立统一林权流转机制;因法制不健全,城市建筑、交通、电力等公共建设需要乱砍林木、乱占林地问题突出,仅靠林业部门管理难度大。
3 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大力宣传森林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衰减噪音、保护环境、增强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为发展生态旅游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生态旅游业是在林业大发展起来后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公民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城建、交通、城管、文化、公安、环保、财政、金融、林业等多个部门,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成立统一协调领导机构,落实专业人员和经费,建立政府主导,多渠道投资,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加强管理的长效机制。
3.2增加投入,建立持续发展机制
各级财政要增加生态旅游项目的林业投资,进一步整合农业、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林业、城市园林、交通等相关项目投资,集中用于生态旅游建设,认真完善落实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扶持政策,如提高贴息贷款、森林保险、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等,落实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业主投资经营生态旅游业。
3.3确权发证,建立土地和林权流转机制
在确保农民土地经营和林权稳定的前提下,统一核发和换发农村土地经营和林权证,农民可凭证流转有偿投资生态旅游业,县农业、林业部门建立流转平台,贯彻土地经营、林权流转政策,集中规模发展生态旅游业。
3.4引进人才,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多渠道引进旅游规划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管理服务机构,宣传贯彻有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推广发展生态旅游理念、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技术,加强生态旅游业品牌,资质认证、营销服务管理,促进健康有序地发展。
3.5科学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生态旅游区
森林旅游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要以森林资源为基础,自然文化景观为特色,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独特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文化特征,适宜不同观赏旅游活动。将森林与自然地貭特色相结合,以名木古树资源和历史文化名人为特色,生态与名优企业品牌结合,生态与民俗、宗教文化结合,森林与水系湿地结合,生态与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森林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结合,建立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提高旅游品牌价值。丘陵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值得纪念学习的名人较多,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丰富的森林资源相结合,可以建成非常独特,并且有很高科普价值的生态旅游基地。独特的文化、民俗、社会风情、宗教资源与森林生态景观相结合,形成区域独特的生态旅游格局。遂宁市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与观音文化相结合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蓬溪县高峰山景区就是以独特宗教寺庙和幽深古柏形成独具特色自然风景区;四川省丘陵区涪江、嘉陵江、沱江等大小溪河密布,蓬溪县赤城湖、射洪县螺湖、大英县死海、遂宁观音湖等水资源丰富,可积极发展湿地生态公园,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独特风景线,游客在爬山赏林观花的同时,可参加水上游乐、垂钓等休闲活动,使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多彩;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休闲需求大,在城区附近栽植观赏树木、经果林、花卉、养殖野生动物等,建设多种功能森林公园、林家乐休闲区,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休闲场所。
3.6加强基础设施和法制建设,保障安全
加强景区道路、电力、燃气、饮水、排水、消防、餐饮、住宿、商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及休息亭廊、导游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景区服务管理、治安巡逻、消防、林木、林地、卫生等项管理制度,并落实相应人员和责任依法管理,确保游客消费和旅游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森林的健康养生功能将推动大众健康水平的提升[J].中国绿时报2009.10.13~A4.
[2]马兴隆.城乡统筹和效率与公平并举是实现丘区经济发展创新的重要选择[OL].四川遂宁,百度文库,2009.3.
[3]杨晓华,马朝洪.四川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创新[J].四川林业科技,2008.1.
[4]张维,龙妍,戴汝墨,等.基于SWOT分析的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策略[J].森林工程,2015,31(4):56~59.
[5]王蓉,王晓优,张宏敏.四川省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5,02:67~70.
[6]李倩,朱军,张越,等.新疆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森林工程,2015,31(5):30~34.
作者简介:覃丽(1984-),女,工程师,研究方向盘森林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
收稿日期:2015-08-20
doi:10.16779/ j.cnki.1003-5508.2016.01.030
中图分类号:S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16)01-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