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史话”之承德青史留名承德人
2016-04-06李连山郝洪喜
文/李连山 郝洪喜
“燕赵史话”之承德青史留名承德人
文/李连山郝洪喜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劳动、繁衍和生息。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戎、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清代以后,承德(热河)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是“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的战略要地。17世纪“康乾盛世”时期,清王朝在这里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奠定了城市之基,使之成为清王朝的夏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奠定了承德“一座山庄、半部清史”的历史地位。民国17年(1928年)至1955年,承德为热河省省会。
1982年,国务院公布承德市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承德历代出名人,如深受百姓爱戴的承德知府海忠,抗日民族英雄孙永勤;有公正无私的好干部,如被誉为“王青天”的好书记王克东;文艺界名人济济,如著名诗人郭小川、何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仁堂等等。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孙永勤
孙永勤(1891-1935),兴隆县人,自幼习武,好抱打不平,富有正义感。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永勤组织并带领抗日救国军投身抗日,1935年5月24日壮烈牺牲。同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中称赞孙永勤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1981年12月,国家民政部给孙永勤颁发“抗日民族英雄”荣誉证书。
孙永勤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热河,进占了承德,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孙永勤看在眼里,恨在心中。于是,他便组织本乡自卫团进行自卫。1933年5月,伪兴隆县办事处刚成立,即下令要收缴地方自卫团的枪支,企图使广大人民失去武装,不能公开武装抗日。命令下达以后,上板城警察署一个马署长和车河堡警卫队的东队长等勾结一起,决定要在11月里接收黄花川孙永勤领导的自卫团的枪支弹药。
孙永勤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立即到承德县路通沟和马宝德、赵四川等人计议暴动,组织抗日武装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当地伪满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2月11日深夜,在孙永勤家里,孙永勤同患难相助的亲朋好友16人,歃血宣誓:“见贼就杀,毫不留情;有死无降,向前拼命;爱护百姓,不害好人;精忠报国,永无二心!”次日天明,在村中揭竿树起一面大旗,上书“天下第一军,均富又济贫”,宣布“民众军”正式建立,孙永勤任军长。他站在大旗下的碾盘上向群众宣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活下去,只有甩老子,抛妻子,扔儿子,打鬼子,先救国,后治家!”。此后,“民众军”在孙永勤的领导下,连续攻打了车河口警察署、半壁山警察署等地,消灭了敌人,武装了自己。
“民众军”的行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纷纷响应,参加“民众军”的人数不断增加。承德八卦岭的张福义、兴隆蓝旗营的年焕兴、苇子峪的李连贵等人领导的小股民间抗日武装也先后与“民众军”会师。到1934年5月,“民众军”已发展到5000多人。
中共京东特委派特委委员王平路、徐英等人到“民众军”驻地与孙永勤会面,向他介绍全国抗战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主张。孙永勤表示完全接受中共主张,并决定将民众军正式改编为“抗日救国军”,下设4个总队。孙永勤任军长,赵四川、马宝德任副军长,关元有任参谋长。从1933年12月至1935年月间,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曾转战承德、兴隆、平泉、遵化、宽城、迁安等地,先后与日伪军作战200多次,攻克日伪据点100多个,歼灭敌人约数千人。
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在长城内外燃起的抗日烽火越烧越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敌人大为震惊,惊呼“匪势强大”,决定出动重兵进行围剿,扬言一定要活捉孙永勤,彻底剿灭“抗日救国军”。
1935年3月,孙永勤俘虏日本人税关署总长栩藤和罗文峪税关署长佐佐木。4月初,抗日救国军在承德县境内老梁一带集中时,突遭日伪军2000多人的围剿,激战一天,抗日救国军战士伤亡600多人。5月22日,日伪军和国民党保安队1万多人在日军旅团长川岸文秀少将的指挥下联合围剿“抗日救国军”,孙永勤率部与敌军激战。24日佛晓,日军用飞机在空中指示目标,用大炮摧毁位于遵化县境内的毛山抗日救国军阵地,从四面发起进攻。孙永勤在旧伤未愈,又再次受伤的情况下仍镇定地指挥部队奋起反击。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掩护张福义、年焕兴、李连贵、何广永率300多救国军将士突出重围。时至中午12时15分,孙永勤、赵四川、王殿臣、关元有等500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为民族解放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孙永勤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战友李连贵、张福义、年焕兴等抗日救国军将士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承德、兴隆山区一带继续开展抗日斗争。
富有才华的诗人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著名诗人。出生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成为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奋笔写诗,热情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到中央宣传部文艺处,成为负责人之一。1956年从中宣部文艺处调往作家协会担任秘书长,以加强作协的领导力量。第二年,郭小川晋升为作协党组副书记。郭小川一年来在作协机关通过工作实践,深感文艺界历史上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恩恩怨怨,也发现丁玲等的实际情况并不像当年批斗大会上说的那么严重。此时此刻,他开始冷静、理智地思考问题,认为必须接受历史的沉痛教训,慎重处理丁、陈二人的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掀起阶级斗争新风暴。作协党组竟然把郭小川同彭德怀挂上了钩,开展重点批判。罪名是:在复查“丁、陈反党集团”中“经不起考验”,“形势发生变化时,由摇摆不定走向右倾”。郭小川有口难辩。1959年11月底,他被迫在作协12级以上党员干部会上作检查。1960年春,中央要求全党加强调查研究,纠正错误。党内原先紧张的政治气氛开始缓和。当时有人曾把诗人郭小川受批判一事传到了毛泽东耳边。他表示“应给这个善于思索、富于幻想、热爱祖国的诗人、公民、党员、老战士以绝对的自由”。1962年10月,在胡乔木的帮助下,郭小川离开作家协会,到人民日报社当了一名普通的记者。不久,他的老领导、农垦部部长王震邀其随行,先后赴东北林区和北大荒垦区考察。随后,王震又带他南下福州、泉州、厦门、漳州。这期间,郭小川还专门深入上海警备区南京路上好八连,采访他们的先进事迹。事后,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通讯报道《崇高的革命品质》,热情歌颂南京路上好八连。郭小川随同王震部长走南闯北,发表了《东北林区》《厦门风姿》《昆仑行》等优秀通讯、诗歌、散文。郭小川当时在写作生涯上开始进入另一个辉煌时期。大型歌舞《东方红》剧组热情借他参加写部分解说词;八一电影制片厂也不甘落后,特地邀请他撰写《军垦战歌》影片的解说词。
郭小川
不久,“文革”的风浪骤然而起。随着政治运动向纵深发展,他被隔离审查,遭到了无情的批斗、抄家,责令写交代材料。然后,被作协机关造反派揪回去监督劳动,被勒令打扫厕所。随后,他被送往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继续接受审查。他在咸宁“五七”干校劳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武汉军区,引起军区政治部的莫大兴趣。1971年,武汉军区政治部派人到咸宁“五七”干校,提出借郭小川到军区帮助写《前进在五七道路上》影片的解说词。影片放映后,解说词一炮打响,轰动军内外。
1971年的一天,江青要看电影,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赶紧为她放映各大军区新拍制的纪录片。她看着看着,突然发现银屏上出现了郭小川的名字,不禁勃然大怒,尖声责问:“郭小川到处乱窜,有没有人管他?!”这句话一传出,各大军区都惊慌失措。从此,对郭小川的态度立刻大大改变。郭小川只好返回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继续接受审查。1974年底,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的大部分人回北京分配工作。但郭小川例外,他被从咸宁“五七”干校直接转移到天津静海县干校继续审查,行动受到监控。于是,他在天津静海县团泊洼干校整天满腔愁云,过着一种孤寂、忧伤的日子。
1975年国庆节后,中央专案组突然派人到干校,向他宣布审查结论:经审查一切没有问题。郭小川一身轻松,愉快地返回北京。第二天,他立刻匆匆去见老首长王震。时任副总理的王震,看到老部下终于获得自由,大大松了一口气。
1976年10月,一向关注时局变化的郭小川,此时远在河南林县(今林州),虽然不知道中南海出现的新情况,但凭着诗人惯有的政治敏锐感,仍能从收音机、广播的用语和语气里,微微感受到一些新变化。他决定去一趟北京,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0月13日,他刚到安阳招待所,就耳闻“四人帮”被捕的喜讯。他左盼右盼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内心深处充满了激动。18日夜,郭小川躺在床上,习惯地点着香烟。他翻来覆去总是不能入睡。无奈,只好按惯例服用安眠药。不一会儿,他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然而他手上夹的烟蒂却未掐灭,从而引发了火灾……57岁富有才华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在无情的烟雾中窒息身亡。
著名诗人何理
何理
何理(1937-2010),兴隆县人。何理小时候除了爱听别人讲故事、唱民歌外,还喜欢到台口看大戏,后来他迷上了诗歌创作。
1954年下半年,17岁的何理鼓足勇气,将近百首短诗抄写在用窗户纸订成的本子上,以《唱一唱农村》为书名,寄到北京作家出版社。翌年5月,书竟然出版了,这部诗集共收入短诗63首,都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当地农村现实生活的。编者在“内容说明”中说,“作者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青年,他采用了民歌的基调,以质朴的感情、清新的笔调,简洁的诗句,歌唱出他对农村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赞美。”
从此,何理成为河北省本土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诗集出版后,《光明日报》发表了推荐文章,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本书很畅销,一连4次印刷,达2.4万册,在全国产生了轰动。1955年9月,他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更令他终生难忘的是,9月28日,与会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6年,何理又参加了全国首届青年创作会议。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袖珍诗集《喜报》。从此,他便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1963年,何理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到河北省文联创办的《河北文学》当编辑。1968年至1969年,随省直文艺界进学班,进干校,接受改造。1970年夏,他回到家乡承德,先后在地区文化局创作组当组长,80年代文联恢复成立后,连续20年担任承德地、市作家协会主席。
80年代初,何理以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渥巴锡万里东归壮举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天涯风雪》。1982年,《天涯风雪》获得河北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艺振兴奖。198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抒情诗集《春的馈赠》。90年代以后,他又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山缘》、散文集《背影》,现代长诗《今天、昨天》,并出版了他多年来为许多业余作者撰写的序跋和书评文章《品读与分享》。2001年,《何理诗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何理担任承德地、市作家协会主席20余年,倾尽心力创办刊物,培养作者。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担任承德作家协会主席,20余年,扶植作者,开拓园地,编辑书籍。曾任《燕山》文学期刊和《国风》诗刊副主编。组织广大业余作者创作出版了文学故事集《铁燕高飞》、报告文学集《百户农民列传》《九四史碑》《脊梁》等。其中1995年,他参与主编的报告文学集《1994史碑》获1998年河北省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他还编辑了承德作者的散文合集《塞上木兰寻趣》《满乡掠影》《承德诗词三百首》。
为了弘扬弘扬中华传统诗歌的精神,他发起并创办了郭小川诗歌研究会,并组织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郭小川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发起全国诗歌大奖赛,编辑出版《跨世纪之歌》。还编辑出版了《郭小川研究》(论文集)。
何理钟爱诗歌,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热心文学队伍的培养,从80年代开始参与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诗会。曾与《诗刊》社联合召开过“郭小川诗会”“端阳诗会”“大地之声诗会”等,在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退休后,他发起成立了“承德老作家协会”,恢复了曾一度停办的《国风》诗刊,并担任主编。2009年夏天,经他与同仁们尽心筹措,在承德举办了全国性的《纪念郭小川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和郭小川的子女都来出席了会议。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张焕余
张焕余
张焕余(1954-2010),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大石柱子乡绊马河村人,满族,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至1989年担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因病去世。
绊马河村是一个濒临青龙河的小山村。1988年以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七八十元。1989年初,张焕余刚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就开始带领乡亲们整治青龙河,改河造田。他们顶着料峭的寒风,苦干40天,在青龙河边筑起一条“驱河坝”。当年夏天,张焕余又带领15人的突击队苦干一个半月,在河边的岩壁上凿出一条隧洞,把青龙河水引到地里,把旱地变成了水田。从1989年到1993年,张焕余带领乡亲们顶严寒,冒酷暑,4年中累计投工3.7万个(户均685个),动土石34万方,筑坝3200米,修水渠3500米,开发稻田330亩,使绊马河人吃上了自己生产的稻米,彻底结束了缺粮的历史。
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张焕余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立项,一方面组织群众挖砂、采石、养猪、养鸡,半年时间创收3万多元。修路工程开始以后,张焕余晚上回村安排工作,白天扎在工地上带领群众劈山开石,哪里有困难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过去,绊马河村祖祖辈辈点的是煤油灯。为了架电,张焕余辞别病重的母亲,几十次西进宽城县城,北去辽宁凌源县联系架电,有一次病倒在县城的小旅馆里,烧得不醒人事。当张焕余蹚着大雪步行70多里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两天了。
经过近二十年艰苦奋斗,张焕余带领乡亲们开发水浇地400多亩,修公路21公里,架起3座桥,家家通了水泥路,通了电,通了电话,通了广播,户户建成了“三位一体”沼气池,吃上了自来水,村里建起了学校,办起了村铁选厂、酿酒厂、养猪场和养鸡场。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88年的78元增加到4000多元,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张焕余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被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所在的绊马河村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绊马河村开发稻田获得成功以后,附近很多村庄请张焕余传授经验。几年中,他往返60多次,行程1000多公里,帮助他们开发稻田3700多亩,增收200多万元,可张焕余没要过一分钱的报酬。
上任伊始,村里没有积累,架高压电、修自来水、跑资金,花的是自家钱。工程结束后,群众要加倍偿还,他一分也没要。修路摔伤住院花的1700多元医药费,没让村里报销一分钱。各级发给他的各种奖金1.6万元,其中1万元捐给了青龙河大桥工程,2000元给村小学买了桌椅,另外的4000元加上自家卖猪的500元给残疾人金文家修了房子。他曾应邀到省内外作报告100多场次。
十几年中,他外出跑项目行程上万公里,通过各种渠道为乡、村引进资金近4000万元,从来没报销过出差补助。
扎根山村的好村医于海洲
于海洲
于海洲(1951-2003),乡村医生,出生在围场下伙房乡八号地村。于海洲从小就喜欢医学,初中毕业后到离家几十里的半截塔镇卫生院学医,两年后到任家营村卫生所担任调剂,1967年9月到八号地村卫生所当了一名乡村医生。30多年间,于海洲的足迹踏遍了八号地村的家家户户、角角落落。
由于长期的奔波劳累,从1993年春天开始,他就感觉到自己的肝区隐隐作痛,但是,因为要经常到各村各户给乡亲们看病。2001年12月,因肝部疼痛难忍的于海洲终于在老伴和亲友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边输液,边给乡亲们开方、看病。
2003年4月中旬,围场也和承德一样发现了非典疫情。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立即投入到抗击“非典”斗争中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于海洲不顾自己身患重病,积极主动地要求到防非第一线参加抗击“非典”斗争。
从2003年4月24日到5月16日,在这短短的23天时间里,于海洲拖着病重的身体,艰难地奔波在全村的8个居民组,一边向乡亲们宣传非典防治知识,一边为返乡及外来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全村没有出现一个漏查漏统人员,他的工作得到了县、乡“防非”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5月10日,当得知本村6组村民张庆和高烧不退时,就一下子拔掉了正在为自己输液的针头,下床就要亲自去检查。
2003年5月17日下午,让全村人深深爱戴的好村医于海洲的生命已处在极度危险状态,但嘴里仍然念念不忘他所牵挂的“防非”工作,他对围在自己身边的人说:“我可能不行了,还有几个人没量体温,你们替我去量量吧……”这是于海洲留给父老乡亲们的最后一句话。5 月18日凌晨,这位为乡亲们服务了一辈子的好党员、好村医于海洲,带着对父老乡亲、对家庭的无限眷恋,带着对事业的赤诚的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2003年7月,于海洲先后被中共河北省委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为“河北省抗击非典斗争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