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度的五种策略

2016-04-06朱万文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高中生物自主学习

朱万文

【摘 要】文章就如何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继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五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参与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45-02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高中生物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目的,而课堂的高效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那么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加强了,就会为自己而学。同时,学生还会在生物课堂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所以,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措施让学生“动”起来,张扬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机会

据心理学家研究,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学生的认知方式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个过程不仅会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人在轻松愉悦的范围当中,想象力与创造力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当中,尽情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比如笔者在进行《伴性遗传》的教学时,在课的一开始,给学生呈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学生在听完故事以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道尔顿是怎样发现色盲症的?你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之后,笔者又为学生展示了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来辨认。这个教学情境一下子让学生放松了,而且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兴奋地辨认着,此时,笔者丝毫不费力气地将学生的注意引到新课上来,学生的听课效果非常好。

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现有的合理教学手段,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知识的大门,在宽松和谐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为学生参与课堂打下基础

生物学教育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与学习方法,让学生沿着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为走进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设置了以下预习提纲:(1)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2)能够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3)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利用这三个问题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未知到已知的预习与思考。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找出有用的信息,对即将要学的生物课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听讲课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因为学生早已经做好了课前准备,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过,教师在设置预习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掌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太难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太简单又会让学生觉得轻而易举。问题还要有层次性、启发性与趣味性,要能够引导学生逐渐走进自主学习当中,进行深入思考。

三、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为学生参与课堂指引方向

导语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明白。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欲望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指引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向标。所以,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的导入方式,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教师要通过巧妙的导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大踏步地向前走。

比如学习《人类遗传病》的时候,笔者没有直接进入讲课的主题,而是用一段富有感情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能够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尤其是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以迎接朝阳,送走晚霞,看花开花落,潮涨潮落,这是一件多么美好而浪漫的事情啊?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不少人,健康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疾病伴随他们的一生,更有甚者,是因为父母或者家族的遗传所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遗传病吧!一段富有深情的话,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用费劲,学生自然地就融入到了学习活动中。

导入是引发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很多方法教师都可以尝试。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唤醒他们的求知意识,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四、高度重视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参与课堂制造平台

高中生物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优秀生的多少,而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感悟,都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生物课堂中来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如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时候,笔者采用了分层教学。其中,向性运动的概念比较简单,可以从生活实例中观察到。这样的问题,笔者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用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生长素的产生与分布部位等。因为这些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解决起来都得心应手。而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则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来学习,并需要老师在一旁引导才得以解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线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关注中等生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后评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质量

课堂评价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标准的评价,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到发展自己的正确方向。学生如果在课堂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充足的自信,教学质量也会取得更佳的效果。

比如学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以后,有的学生立刻想到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个问题,此时有的学生立刻进行了补充:应该是成熟的红细胞。这时,学生都露出了微笑,以为答对了。笔者马上用质疑的语气问学生:“这个答案完美吗?那么蛙呢?它的成熟的红细胞呢?”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笔者相信学生已经将这个知识点牢牢地记在心里。笔者表扬他们活跃思考与积极努力。及时的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而且能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点。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的评价固然具有导向作用,学生之间的评价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在课堂上,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两种评价方式,那么一定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总之,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参与度,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关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每位教师都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活动来检验理论成果的好坏。

【参考文献】

[1]江松青.浅谈构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11)

[2]陈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教”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6)

[3]陈晓丽.浅谈高中生物教师底蕴的形成[J].中学教学参考,2013(35)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度高中生物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