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2016-12-26罗梅芳
罗梅芳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农村初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大部分学生厌学情况非常严重,针对这种状况,本人阅读了许多关于提高学生学习课堂参与度的文献以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提高初级中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教学;课堂参与度
一、前言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农村对知识的需要也逐年增多,这就意味着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更加渴望,对各种知识的认知及要求更加迫切。教育的诉求也更趋多元化和多样化。然而在这良好的形势下,作为“理念、服务、质量、体质”等多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就导致了其在不少方面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毕竟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初中生在小学阶段还没有普及上要学的学科,比如英语科,有些学生基础状况处于零。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学英语无所谓,反正出了校园也用不着英语了,这就导致了乡下的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文化培养中埋下了隐患。同时乡下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师资力量不充足,有的学校只能用非英语专业教师代替英语教师;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只能采取“填鸭式”传统的教学手段……,然而,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面向未来的教育着眼于每个学生长远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就需要从许多西方国家吸取不同的文化精髓,这就需要把文化知识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初级中学。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增强终身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校各组开展了这一课题的教学活动,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并由各组教师共同研究和点评,找出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二、教师要对自己有科学的发展定位
1、教师必须具备有专业的文化的知识与素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有专门的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教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一个专业化的教师,他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扎实的本体性知识,又需要有丰富的条件性知识,还需要有广博的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还需要有专业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及其素质要能够灵活、机智的运用到教学课堂上,而且还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吸收到所教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2、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变化。理念是教学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目前初中教育尚未摆脱“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课堂上还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抄,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哄出教室,一节英语课就这样不了了之。然而,新课改下教育理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口,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中,教师要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学,让师生、生生交流与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为宗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除了师生关系,还是朋友、亲人的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协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导学生进入到听、说、读、写四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多渠道引导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的学习
1、用心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教师创设的课堂设计必须是有意义的,选择的活动必须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呼应,在设计中过程中要考虑情境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水平,做到灵活、恰当。在教学课堂上,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只能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要要遵循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律。比如英语教学,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英语相对少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际,利用形体动作或实物,课件,图片等进行教学。教师尽量用学生已学过的英语语言表达,但是在学生掌握知识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可以逐步减少使用汉语的比例,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包括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也一样,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创设的活动不能让学生受到认知因数和情感因数的影响。尽量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利用多远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让他们沐浴到知识艺术的感受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铺平道路。
2、教师加强教学语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运用语言的艺术如何,关系重大,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语言,包括课堂教师口语和教师体态语言、教学语言素质有其先天的因数,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训,其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可见教学语言是门艺术,是课堂教学活动、传授知识、操练和实践必不可少的因数。因此,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的教师,能在每一节课运用生动、形象、最新颖、最具有趣味性和艺术魅力的导言。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的情境中,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语言也值得注意。记住,好的学生绝不是靠打骂出来的,而是靠赞赏、表扬出来的,对学生不能吝啬赞美的语言,赞美越多,学生对学习的“兴奋”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提升课堂学习参与度。
3、坚持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有教学心智的教师,每一课堂都设计有需要提问和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交流与讨论,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是组织者、引导者,把学生分为小组或者班级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导学习等倾向,让学生认识到讨论问题不是个人自学,而是群体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学习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援助,这样教学活动会变得更加活跃、有效。通过与班级同学的讨论和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相互都能有所发现,学到新内容,同时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所长,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师生、生生之间互学、互教、互纠,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只有帮助和倡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发展、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使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开发知识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