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的栏目的教学功能探究

2016-04-06汤希雁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功能

汤希雁

【摘 要】阐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栏目设置的教学功能,讲解利用化学教材中设置的栏目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化学教材 教学栏目 教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84-03

2012年广西作为全国最后一个进入高中课改的地区,至今已有三年时间,笔者也完成了一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工作。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不像大纲版化学教材那样注重传递知识的功能。教科书不再是用严格的学术语言向学生陈述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不再是局限于对化学事实和理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其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各种教学栏目,这种栏目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课文传统的结构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本文要谈的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化学教材中各栏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一些体会,恳请同行指正。

一、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中设置的栏目有: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科学视野、提示、归纳与整理。不同的栏目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其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实验”等活动栏目属于实验探究类栏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化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领悟化学思想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化学教科书中所设置的这些栏目,多数以实验为主,教师要发挥这些实验的教学功能,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进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教学中,笔者利用“科学探究”中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归纳、发现,使得概念的生成水到渠成。学生更易于接受,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以实验为主的这些活动栏目中,有的设计了许多空白或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或结论。学生只有自主学习和动手做实验、观察、分析,才能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或完成学习任务。笔者认为,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不要以教师演示代替,教师能演示的实验,不要以视频代替。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发挥这些栏目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精心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制订计划、收集证据、描述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反思、撰写报告等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建构自己的经验知识。

又如“科学史话”也具有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功能。笔者在进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中,利用舍勒发现氯气的科学史引导学生探究氯气的性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

阅读人教版化学必修一P82“科学史话”。

阅读完这段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史,为学生探究氯气的性质提供了一条线索,成为师生探究氯气性质的一个模板。笔者模拟舍勒偶然发现氯气的情景,设计完成以下实验:

(1)将二氧化锰装入圆底烧瓶中,滴入浓盐酸加热,看到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2)用排空气法收集几瓶气体,闻气体的气味,确实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3)把一朵红色的鲜花伸入瓶子里,红花立即褪色;

(4)将燃烧的火柴伸入瓶子里,火柴立即熄灭;

(5)向装有一只蟑螂的瓶子里通入氯气,蟑螂立即死去;

(6)用锯条削金属钠块,钠屑掉入集气瓶里立即反应发出火光;

(7)将加热的铁丝、铜丝伸入集气瓶中立即反应,产生棕色的烟;

(8)干燥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立即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等。

随着一个个实验的完成,课堂逐渐进入高潮。学生观察到了精彩实验,探索了氯气的奥秘、就犹如身临其境,得到了亲身感受,还能学习科学家的精神,自然对知识的印象就深了。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材中“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提示”“归纳与整理”等,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以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参与学习过程中,是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一种状态,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组织方式。可看作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也可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要保证学生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性,除了学生具备自我意识、意志控制、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内部条件外,还需要有教师的指导这一外部条件作保障。鉴于此,笔者利用这些栏目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或思考问题,明确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抓住重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每个知识专题学习前面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在学习新知识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交流,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前的“思考与交流”:“我们已经知道,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像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等,那么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呢?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变化?

2.(课本中)图3-2 是金属发生反应的一些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画出Na、Mg、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学生经过预习,对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所了解,获得了进一步学习钠、铝、铁化学性质的预备知识。

(二)课堂讨论

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能组织课堂交流的栏目有“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这些栏目中的问题能启发学生自发去感知、质疑、答疑,进而产生直觉和顿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例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学与问”中的问题:

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2.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

3.你是用什么仪器称量NaCl 的?如果是托盘天平,你称量的质量是多少?与计算量一致吗?为什么?

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不就能使学生对配制溶液产生的误差从本质上得到理解了吗?对天平的精确度有了更深刻印象了吗?这样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表述和师生间的评价,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表现的注意力、受挫后心理调适力得到了培养,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形成客观评价。

(三)自主获取知识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知识的绝对支配者,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课程标准教材所设置的栏目,能有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这些栏目设计巧妙、构思合理、贴近生活,增大了课文的可读性、趣味性和信息量,具有强烈的启发和教育功能。如“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栏目,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栏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例如,通过“分散系及其分类”中的“科学视野”的自主学习,学生能系统地了解胶体的性质,知道了胶体的介稳性、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聚沉等知识。很好地体现了教材内容在传授知识方面的灵活性、开放性,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具有引导学生去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作用。

(四)自主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自己建构知识的。学生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归纳与整理”自主建构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型,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知识,并扎实掌握。

(五)自我评价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是否正确,了解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设置的栏目中许多都有评价的功能,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学与问”:

1.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都属于氧化还原。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具体的化学反应加以说明。

利用这一栏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对氧化还原反应是否真正理解了,能否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以此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作图能力、联想举例能力等。

三、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课改“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要挖掘教材中各栏目的教学功能,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例如,在“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中,笔者挖掘“科学探究”栏目的教学功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

师: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Fe 能使Fe3+ 还原成Fe2+,Cl2 能使 Fe2+ 氧化成Fe3+,那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的变化呢?

以下是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试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主进行探究,可选择Fe2+→Fe3+的实验,也可选择Fe3+→Fe2+的实验,但要尽可能用不同的试剂、找到更多的途径实现Fe2+→Fe3+、Fe3+→Fe2+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

试剂:新制氯水(Cl2)、酸性 KMnO4 溶液、蒸馏水、铁粉、FeCl3 溶液、FeCl2 溶液、H2O2 溶液、KSCN 溶液、稀HNO3、KI 溶液、铜粉、维生素C溶液(提示:Vc 常用作抗氧化剂)。

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能自主发挥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任选方案、任选试剂进行试验,体现了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通过汇报实验,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与同伴分享了学习的快乐,体现了课堂的民主与和谐。

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这些学习方式不是孤立的、隔离的,也不是拼接式的,这些学习方式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将这些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形成。教材中各栏目都有其隐含的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善于挖掘各栏目的教学功能,我们的课才更加精彩,更能适合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军翔.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教学功能
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探究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浅谈辅助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交流与讨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英文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策略
例谈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低成本物理实验的特点及其教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