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流行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助推剂

2016-04-06蔡雪梅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职生活文化

蔡雪梅

【摘 要】分析流行文化对社会生活和语文教学的影响,提出利用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开阔视野,激活课堂,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流行文化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80-02

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它按照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群中广泛传播。当今的流行文化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而呈现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形态,另一方面又借助现代信息资讯技术的发展如浪潮一般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铺天盖地之势占领了一大部分的文化阵地:广告艺术、通俗文学、通俗小说、影视文化、流行歌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街头艺术……诸如此类,其形式之多、范围之广是任何文化类型都无法比拟的。

流行文化具有时尚、新奇的特点,借助传媒手段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具有娱乐、消遣、减压等功能,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因而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追随流行文化的主流。《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主动接触和接受流行文化的比例高达92%。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方式,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他们模仿港台明星说话的腔调、韩国明星的服饰打扮,期望像日剧中的角色那样去恋爱……在当今的学生群体中,各种八卦新闻、动漫卡通、综艺选秀、流行歌曲等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内容;网络语言、网络小说、QQ、微信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总之,青少年学生群体成为流行文化得以繁荣的一块“土壤”。

一、流行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影响

流行文化已成为当下一股汹涌的潮流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方面尤其突出。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火星文”、汉语和外语的拼凑组合成了语言表达中的新方式,对汉语词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令教师对当今学生规范的汉语书写表达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但是,流行文化也成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元素。例如,影视资源、流行歌曲是教师喜欢运用的激趣材料;电影、小品中的“金句”常常被学生模仿、套用而产生一些独特的表达效果,如一个学生在写作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时就以“大话西游体”开篇:“曾经有一片灿烂星空出现在我头顶……”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流行文化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从2005年开始,一贯以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为主流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引进了流行歌曲、武侠小说、通俗文学等,掀起了语文教科书改革的热浪……可以说,流行文化已经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成为了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文化元素进入语文教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语文教学中对流行文化的利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承载了人类的优秀文化,因而语文课程更多地承担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今流行文化已成为伴随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的不可缺少的“风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到这一时代的脉搏,努力探求流行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使其焕发出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并成为语文教育的助推剂。

(一)利用流行文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开阔视野,开拓思维。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育的本质和属性要求其必须紧贴时代和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精神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快速成长却又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他们需要师长的引导,但却抗拒成人的说教和控制。流行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角镜,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一影响更为明显。因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没有高考的压力和负担,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像他们了解社会生活、观察丰富多彩世界的一扇窗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观察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流行文化,如强劲的“韩流”来袭、令人眼花缭乱的选秀活动、综艺节目等,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生活进行审视和辨析,培养他们鉴别、吸收和内化流行文化的能力,并把自己的思考诉诸口头、写于笔端,这不仅给学生的思考和写作提供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提高他们的鉴赏力、辨别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人格,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也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要求的体现。

(二)利用流行文化激活课堂,激发兴趣。《辞海》对“流行”这个词的解释是“迅速传播并且盛行一时”,流行文化具有快速生长、不断更新的特点,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发展趋势正符合青少年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容易接受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超女快男”到”星光大道”,从“快乐大本营”到“奔跑吧兄弟”等各种风靡全国的选秀、娱乐活动,一直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时髦话题,流行文化往往带给人们鲜活、时尚的气息和轻松、快乐的体验。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流行的词语、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模仿选秀形式组织一些课堂教学活动,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讲到绕口令时,让学生分组进行绕口令PK;模仿电视里的“脱口秀”节目,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从“天才演说家”中学习演讲的技巧;中职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缺少积淀,古典诗词的鉴赏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但欣赏流行歌曲时,他们则会被周杰伦《青花瓷》、邓丽君《明月几时有》的优美旋律和古典意韵所感染,因此借助这些流行歌曲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和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讲解修辞手法时,借助广告语“嗖的一下就瘦了”,让学生感受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平安保险的广告语“平安中国,中国平安”既运用了顶针回环的修辞手法,又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是修辞手法和公益教育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结合广告学修辞或用同样的手法设计广告语,令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运用有更好的认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文化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的现象,语文课堂也经常是老师的“一言堂”,语文教学处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处境中,但流行文化元素的渗透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活泼。笔者所在的学校里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女孩子,个性活泼,善于模仿,自我表现欲强,这些活动往往让学生跃跃欲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从鲜活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语文,学习着语文,对语文学习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流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就业能力、胜任某一项工作的专业能力,还应该具备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而这种潜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适合社会发展事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任。流行文化快速的新陈代谢使其得以蓬勃发展,因而有人形象地把流行文化比喻为“奔跑的文化”;流行文化可以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改造和发扬,也可以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完全的颠覆,流行文化要快速进入社会生活的关键就是要创新。这种特性对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在流行文化无孔不入的今天,青少年不仅是流行文化的追逐者、传播者,也是流行文化的创造者,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指导她们结合校园生活进行再创造。例如,面对各种网络段子无孔不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网络段子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生动幽默表现手法,摒弃庸俗消极的内容,开展正能量短信编写比赛,这就是一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创新;鼓励学生为班歌作词,创编班级口号,指导她们自创或改编小品,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就是学以致用实践。当灵感被触动,智慧被激活,她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在一次由某电信运营商赞助的迎新晚会上,学生上演了一个根据《西游记》情节改编的小品《猪八戒背媳妇》,用现代生活的元素演绎了传统的经典故事,还不失时机地植入了该通信品牌的广告,语言幽默,制造了很多“笑点”,令人忍俊不禁,不仅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更让人欣喜地感受到她们的创造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既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贴近生活,提高综合素养,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课的兴趣和人文素养。因势利导,充分发掘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让其和语文教学形成互动和谐的关系,不失为中职语文教育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于慧颖.流行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徐丽.浅议中学语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的途径[J].现代语文,2013(5)

[4]覃燕恒.中学语文教学与流行文化[J].广西教育,2011(8)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中职生活文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谁远谁近?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生活感悟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