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冬天里的春天
2016-04-06卫汉青
卫汉青
新年伊始,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寒潮席卷了整个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实际也遇到了寒冬。
曾几何时,“中国模式”风光无限。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计划”,中国经济成了带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近两年来,世界经济复苏显著,中国经济却持续下行,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贬值,股市直线下跌,政府债务累累,外汇储备锐减,年末岁尾大范围严重雾霾。诸如索罗斯等一些外国人,当初目光齐刷刷转向中国艳羡不已,如今却皱起了眉头,摇起了脑袋,指中国为世界经济的最大不安定因素,甚至趁机做空中国。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改革开放后40年来,受廉价资源与持续改革驱动的中国经济,一路高速发展,实现了由“短缺时代”到“繁荣时代”的跨越,GDP位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外汇储备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或许是忙于追赶超越,也暴露出了大量传统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资源耗费、环境污染的弊端。长此下去,是不可持续,也无法容忍的。经济必须转型,产业必须升级,环境必须改善,已成为朝野的共识。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园区和企业,努力做强自己,坚持绿色发展,在凛冽的寒冬里绽现出了缕缕春色。
“封面故事”《 徐州牵手中关村,共筑泉山新“硅谷”》一文,记述了中关村走出北京,与徐州市和泉山区联手,积极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中关村软件园专业园区运营模式,对原有物理空间和产业配套进行升级,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创新中心,打造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与徐州当地创新资源结合的“新模式”。去年12月下旬,本刊与中关村信息谷组织几十名中关村企业家,专程到徐州进行了交流对接。“昆明湖”和“泉山”的水能否浇育出艳丽的创新之花呢?我们不妨期待。
“经济”版《开启中国经济新视窗》、《2015年全球经济十大场景》、《硅谷创新生态的演变历程》、《2016中国股权众筹行业发展趋势》等文章,都是大视角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回顾与展望。持续拉升的美元酿造阵阵惊惶,阴跌连挫的油价制造惴惴不安,诡谪丛生的贸易摩擦制造纷纷袭扰,敏感怪诞的地缘政治营造连连风险。2015年的世界经济在层层雾霾的笼罩中一路跌宕前行。中国经济同样经历了重重雾霾和阵阵寒流的袭扰。硅谷和中关村作为创新生态的标杆区域,培育了一大批生生不息、良性成长的创新企业和创新元素。一“谷”一“村”,春光无限,可资可鉴。
“科技”版《KPI太low:我们去做机器人了》、《“海东驿站”:青藏高原的“双创”守望者》、《大众创业的年代,哪些行业还有好机会?》、《众创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初探》,“教育”版《褚时健:守住企业家的尊严》、《郑港轩:阅读教改的拓荒牛》、《哈佛教授谈未来影响经济的十个领域》,“文化”版《新东方走过的22年》、《新时代的先驱》等文章,缕缕行行,深深浅浅,都是寻找春天的足迹。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诗人雪莱的这句名诗,曾经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今天的中关村和中国,同样正在谱写一首寻找冬天里的春天的新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