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炼课文关键词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2016-04-05高虹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徐悲鸿词语文本

高虹

【摘 要】 语文课文中的关键词,往往是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关键所在,提炼关键词进行教学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围绕关键词展开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词语感悟更透彻,内容体会更深刻,从不同的文本中,提炼不同的关键词,从而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

【关键词】 提炼线索;内容情感;主旨参与

提炼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概括能力,它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提炼往往是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关键所在。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成教学目标。以词语作为抓手,以句子为纽带,带领学生沉入语言的世界。同时,语文的关键词句教学,紧抓关键点去突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可以用这样提炼课文关键词句的方法来设置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一、提炼出线索关键词,把握课文结构

文章的线索,就像一根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线索就是带领读者走入文章的“路径”,往往有其独有的标志。只要找到一些指明“路径”方向的词语,就找到了线索。这些“路径”在具体的文章中就表现为体现线索的关键词。越是深奥的文章越是需要理清线索,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六部分内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记叙双龙洞的,并能说出其主要内容。

二、提炼出内容关键词,把握文章重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应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件事,学生常常说不清楚;让学生精确地概括一件事,学生更难以精炼表达。这就需要通过抓住文章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通过学生自主感悟词语的作用,从而从把握文章的重心。例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中,学生通过读书找到了“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感悟这三个词就是徐悲鸿本人的写照,在课文中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又通过抓“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等词语感受到徐悲鸿的是如何的奋发努力、勤学苦练。其中“每逢”一词,说明徐悲鸿舍去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刻苦作画。这个词写出了他发奋努力的恒心。每次都这样更能体会他的难能可贵。“画呀画”“常常”“一整天”这几个词通过学生的品读、想象,徐悲鸿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脑海中。

教师引领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4-6自然段,做到了“抓词语、读进去,想开来”,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把握文章的重心,感受到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这样做也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提炼出情感关键词,把握文章倾向

关键词是作者情感的表现点。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体悟关键词,从而点燃他们心中的情感。这样,他们便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情感被充分点燃。如《水》这一课,描写了孩子们得水时的热闹场面:“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你们从哪些词语感悟到孩子们的痛快?他们词语挨个地找了出来,有:脱得光溜溜、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享受、抚摸、仰起头、张大嘴巴……孩子们发现了这写词都是动词。这时我又问你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些动作?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个个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而更能理解因为“缺水之苦”才有“得水之乐”,这些关键的动词就是将水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来,而此时教学是不能简单的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体会的,还要以关键词为抓手,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感悟文本,体会情感。

四、提炼出主旨关键词,把握文章主题

作品的主旨往往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沉意蕴,是潜藏在水中的冰山,这就更需要发现、提炼。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思考性和探索性。提炼出作品的主旨关键词,本身就是解读作品,分析文章的思维过程,这能让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锻炼。如《少年王冕》一课中,教师在与文中的对话里,可以抓关键词“孝心”来切入文本,这个词语对课文内容是一个高度概括,是王冕形象的突出特点。学生通过初读一下子能概括出“孝顺”一词。接着便从这个词语入手,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在学生的心目中构建了一个词语表象,深入体会文本,最后在引导学生感悟最能体现王冕孝顺、懂事的第2、3、4自然段。引导学生辨析“闷得慌”“快活些”的真假性。学生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读,深入文本,王冕的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逐渐清晰,他明明想上学却说闷得慌,明明想读书却说放牛快活些。如此懂事的孩子怎会不顾家里的困难而安心读书呢?在这似假非假的话语中包含着多浓厚的孝道啊,让母亲放心就是一份“孝”。学生在抓住词语充分体会后,王冕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更加高大起来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由此看来词语学习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是课文中的关键词更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小处入手,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教学感悟语文关键词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活铺垫底子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关键词,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注语言文字,就可以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的、飞扬快乐的学习过程。

猜你喜欢

徐悲鸿词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墨猪图》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徐悲鸿的底线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