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探究
2016-04-05包莉莉
包莉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就教学而言,贯穿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练习,提问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合作中参与交流活动,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要保障课堂中的提问有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还要紧扣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展开,真正做到让学生乐学,用问题启发学生学并有所获。
一、以“境”引问,激发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反应,甚至是漠视教师的问题,于是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而圆场,如此,课堂又陷入到了单向的信息传递套路中。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所提问题难度超过学生的解答能力,故而学生无法回应;二是问题太过直接、干瘪,没有过渡,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自然形成了“冷场”的现象。不可否认,问题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的重要方法,但在提问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
首先,在导入环节要注重以情境引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以《太平天国》导入环节中的提问为例,先引导学生观察《太平天国》影视片段,接着追问“洪秀全为什么要领导农民对满清的统治进行反抗?”由此问题而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的背景进行思考,结合教材资料而引导学生对其背景、进程展开探究。又如《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的导入中以“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切入点)问“什么是百家争鸣?”由此引出“百家争鸣”的含义,导入新课。
其次,在探究活动中也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展开探究活动。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探究,先引导学生合作对三次改革的要点(背景、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以表格形式进行),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对三次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的,结果如何),再追问“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材料情境而引导学生思考,更利于学生掌握要点。
二、层次设问,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问题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从教学角度看,课堂在不断推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能让学生在探究完一个问题后深入到另一个问题中,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故而这里所指的层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层次,一个是问题的层次。
在历史课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要有难易度的区分。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中对交通工具更新的探究,在引导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变迁探究后,针对我国交通发展的情况,对基础稍差的学生,可问“新中国交通发展状况如何?”(只要求学生能简单描述即可)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可引导其阅读材料后问“新中国交通发展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点概括)如此,学生基础不同,问题难易度不同,更利于学生解答问题,保证课堂中师生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
在针对不同的目标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中,问题要逐层展开。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福利国家”环节的提问为例,先借助课件呈现法国戴高乐关于计划的言论的材料,紧接着问“‘自由指资本主义国家实什么政策?有哪些缺点?”组织学生讨论“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采取措施来规避缺点的,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进行讨论并小结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济理论的变化,追问“西方国家是如何处理贫富分化问题的?”由此而过渡到“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环节的探究中。如此,用问题层层推进探究活动,更利于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三、紧扣目标提问,促进知识构建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探究方式组织学生活动,但落实到历史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满堂问”的现象,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中之所以提出太多的问题,原因是忽视了目标的达成度,在一个知识点的探究中,本来可以用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却用多个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这样不仅占用了课堂时间,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要保证问题是有效的,目标不可忽视。
在历史教学中设计问题,一定要做好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当次课堂需要引导学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哪些问题作为引导。以《美苏争锋》为例,该课时主要是围绕“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展开的,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首先要利于学生理解“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如“冷战”的概念、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其次则要围绕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对峙展开。如美国的政治,先引导学生看杜鲁门冷战的演说(课文中的图片),再以问题启发学生对其内涵进行讨论。
同时,要充分考虑当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是任何知识点都需要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更多的是要结合重难点,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抓重点、破难点的目的。如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中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是重点,在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以材料作为引导,再辅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体会其意义。如对“民生主义”的理解,出示材料如“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追问“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农民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民生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问题是教学中教师用于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历史课堂中也需注意,并非问题越多越好。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做到精问,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流于“满堂问”的极端。同时,在提问中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回应,形成师生间的互动,这样才能通过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历史知识的构建,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