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搞好我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2016-04-05晋王廷梅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检疫员产地村级

张 晋王廷梅

(贵州省纳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纳雍 553300)

如何搞好我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张 晋1王廷梅2

(贵州省纳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纳雍 553300)

分析我县动物产地检疫现状,并提出加强和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应采取的措施。

动物;产地检疫;措施

1 现状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5年自然村产地检疫率达到100%,而实际交易产地检疫率只70%。每个乡镇平均官方兽医1~2名,多的3~4名,个别乡镇无官方兽医,而绝大多数官方兽医不只抓检疫工作,有的包村、有的兼顾其他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抓好检疫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没有身份,没有报酬,没有办公地点,对检疫工作似管非管,其次也不合法。虽然动物卫生监督所成立后,在强化各环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疫等工作力度,扩大了产地检疫的范围,为以检促防、保证防疫密度、提高防疫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改变了以往的一些局面和存旧观念及现象,为确保我县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县产地检疫起步较晚,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教少,官方兽医文化程度不一,群众意识落后,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2 存在问题

(1)产地检疫意识淡漠。群众意识低、贪便宜,加之利益驱动,怕交检验费,而检验费暂停收取后,又怕麻烦,多数群众买卖动物就不报检,随时想买就买,想卖就卖,所买或卖的动物及产品都可以交易运输,无人干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管不过来。

(2)交易场所混乱、工作难度大。我县地域广阔,养殖户相当分散,畜禽流动性大,规范牲畜交易场所只有2个,除老凹坝乡和龙场镇外,其余24个乡镇、街道都没有正规牲畜交易市场,赶的都是野坝场,难余管理,一片混乱,无法控制。检疫人员又少,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很大,现有的50名官方兽医在兼顾着其他工作的同时还要负担着全县200多万头(只、羽)畜禽的检疫任务。实在是难于完成。

(3)接受能力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我县边远落后,普法宣传跟不上形势,广大群众文化水平低,部分中老年人还有不识字的,不理解或不接受普法知识宣传,当耳边风,不但不报检,反而逃避、拒绝检疫等。同时,因地域宽广、偏僻,道路路面差,家喻户晓宣传做不到。另外尚有部分行政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不足的原因之一。

(4)无基础设施投入、检疫经费缺乏。村一级无检验设施设备,未搭建检疫平台,基本办公场所都没有,虽然说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检疫协检员,身兼两职,双管其下,但没有报酬。开展检疫工作,工作量大、面广、劳动强度大,检疫成本高,不收取检疫费,又尚未拨给检疫工作的相关补助经费,致使部分检疫员不重视或者直接不搞产地检疫,致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缓慢或许瘫痪的现象。

(5)检疫人员素质偏低,配置不合理。由于经费缺乏,检疫员知识更新慢,信息不灵,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力,有的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对动物疫病诊断不完全,对要检疫的疫病不理解,难于把握检疫规程,导致有不按规定检疫的现象。全县官方兽医分配不均衡,平均每个乡镇二名官方兽医,而检疫工作又不能停。有的兽医还要兼顾其它工作,严重制约着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6)检疫程序不规范。产地检疫是畜禽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的检疫,在屠宰和运输环节中首先要查验产地检疫证明,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容易忽视对产地检疫证明的查验。

3 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做好宣传

争取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力争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配置必要的人力、资金、设备。搞好各乡镇之间的协调,规范检疫操作程序,以防止因检疫管理不一致而导致漏检和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借助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公众产地检疫知晓率,增强依法检疫的观念。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把学习、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放在首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确定以畜禽交易市场和屠宰场为重点宣传场地,以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经纪人、运输户为重点的宣传对象,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利用兽医基层干部在乡镇、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对饲养、经营、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法律义务和行政许可等方面的宣传。

(2)健全机构、搭建平台

建立村级动物检疫机构,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为动物检疫员,给予一定的报酬,使其稳得住,有保障,能安心。成立村级动物检疫工作室,有牌子,有平台,有机构,有人员,确保村级产地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3)加大投入、加强培训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调济和补助,改善工作条件,改进检疫(验)手段,合理解决必需的检疫(验)设备、交通工具及着装,提高依法检疫的效果,保证检疫工作的正常运转。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争取必要的资金,定期举办官方兽医及村级动物检疫员培训班,每年2~3次,讲授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检疫操作规程及检疫证章标志管理等,提高检疫水平,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出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4)强化责任、合理布局

县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加大执法监督,强化检疫票证的填写、检疫程序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上岗执法人员要坚持佩章带证,统一着装,树立良好形象。对不按规定程序检疫或乱收检疫费或检疫不合格而出具检疫证明的人员,要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至取消检疫员资格;对优秀的检疫员要给予表彰。同时进一步规范畜禽交易市场、保证乡镇官方兽医脱离其它工作,专抓检疫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规范的畜禽交易市场,上市畜禽在本村报检后,凭产地检疫证明进入市场销售畜禽;同时,各乡镇要根据本乡镇活畜禽存栏量,保证至少有两名检疫员长期开展检疫工作,随报随检,使检疫工作步入正轨。

(5)加强监管、严格报检

在完善村级检疫机构,配置检疫设施设备,配备协检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监督管理,从养殖源头控制,以交易市场为重点监管,严格动物及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凭产地检疫证明进入市场销售,无产地检疫证明的动物及其产品就不能进入市场,必须从乡、村报检点报检,经检疫合格方可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再进入市场销售或运输。产地检疫真正走上正规化的管理轨道。

[1] 马佳.浅谈我县产地检疫工作的思路与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2,(12):16-17.

猜你喜欢

检疫员产地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向全省发放新版植物检疫员证
数字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动物检疫员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