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免疫接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4-05黎友玲
黎友玲
(重庆市铜梁区虎峰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100)
猪瘟免疫接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黎友玲
(重庆市铜梁区虎峰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100)
分析猪瘟免疫接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瘟;防疫;关键
1 前言
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是严重的,注射猪瘟疫苗,为科学防控此病的关键。但是,目前国内庭院养殖比例较大,养猪规模化程度差,各猪场防疫水平是参差不齐。而且,猪瘟免疫接种不规范,存在着使用疫苗质量差、免疫接种程序不合理、免疫接种不规范、免疫时机把握不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猪瘟免疫接种的质量,影响到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由此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猪瘟免疫接种存在的问题
2.1 使用疫苗质量问题
使用疫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接种质量。影响疫苗的质量问题,常见如下:疫苗出自非正规常见或未经严格检验,直接导致疫苗质量不合格,使用效价较低;疫苗储运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规范操作,温湿度控制不得当;稀释液选择不当,内含各种影响效价的活性物质;充分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或将其放置高温环境下,均可影响到疫苗接种的质量;疫苗超过有效期,接种时同样会影响接种效果。
2.2 免疫接种程序不合理
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方可产生理想的接种效果。而免疫程序的确定,则包括了疫苗的选择、日龄的控制、接种次数、接种间隔等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样需考虑当地猪瘟流行病情况,留意猪体健康状况。同时,根据母源抗体水平、饲养管理条件等而定。常年的接种实践中,首免日龄推迟或提前、间隔时间不当、接种次数过多或过少等,均将影响到接种免疫的效果,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2.3 免疫接种不规范
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诸如:消毒不严格,猪只感染其他疾病;针头过粗,注射部位过浅,疫苗注射后顺脂肪层流出等等,都会影响到接种疫苗的吸收和效果。
2.4 免疫时机把握不准
只有在猪健康时接种,方可取得良好的免疫应答。猪瘟疫苗作为弱病毒,接种时机把握不准,可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比如:母猪接种不当,可导致流产、早产,甚至产死胎。同样,在猪只被感染后,接种免疫疫苗,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控目的,反而会导致疫情的蔓延,而加重病死率。而饲养管理不善,养殖密度高、通风不良,圈舍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周边噪声的影响等等,导致猪长期处于不良应激状态下,自身免疫应答能力会降低,最终导致免疫失败。此外,饲料监管不善,维生素A、维生素E和锌、硒、铁等微量元素缺失后,均会影响自身抗体生成,最终导致免疫失败。同样,饲料霉变,对机体的影响也是较大的。霉变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可导致肝脏器官病变坏死,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导致猪只出现免疫不良反应,影响到最终的免疫效果。
3 猪瘟疫苗注射的优化操作
3.1 优质疫苗是防疫过关的前提保障
要保证免疫的效果,首先疫苗质量要过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确定需要免疫的猪只的数量,然后购买在有效期内的疫苗.不易购买过多;②到有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点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的合格疫苗;③严格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运输与储存:④疫苗注射要现用现配,不使用过期疫苗
3.2 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科学免疫的关键
接种程序不能盲目照搬,接种免疫前,做好进行相应的抗体水平监测。结合流行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接种期,尽量避开配种期和妊娠期,避免造成不良应激感染胎盘,或仔猪超前免疫时诱发过敏性休克。通常情况下,仔猪30日龄前后,应注意接种猪瘟疫苗。研究证实:仔猪初生后,可借助母源抗体抵御猪瘟病毒。出生后24h,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60日龄时消失。由此,不建议过早接种猪瘟疫苗,避免破坏和干扰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疫病流行期,仔猪可考虑在20~30日龄、60日龄左右,分别注射猪瘟疫苗1次。接种疫苗期间,禁止两种或多种疫苗同用,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3.3 规范免疫接种技术是成功防疫猪瘟的技术保障
注射免疫疫苗,注意消毒工作,免疫器械、注射部位严格消毒。同时,一针头一头猪,选择合适的针头。通常情况下,12号针头最佳。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漏接漏液的现象。接种用剂量,参照使用说明,准确确定。过多或过少,同样会影响免疫效果。猪瘟接种用疫苗,为弱毒疫苗。如果短时间内重复注射,体内抗体易中和,更容易感染此症。
3.4 做好防过敏准备是应急突发情况的有效措施
这些年,随接种疫苗种类、次数的增加,各种应激情况时有发生,加重接种后过敏反应的个例。由此,接种疫苗期间,应做好防过敏的准备。第一,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和脱敏药物,接种猪瘟疫苗时,随时准备应急。第二,规模猪场接种时,早先最好用少量的猪只做药敏实验。而且,换不同厂家,实验不同批次的猪瘟疫苗。接种后1h,无不良反应后,方可全群接种。第三,猪瘟疫苗接种后,30min内应时刻留意猪群变化,有无过敏反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第四,接种猪瘟疫苗,尽量避开过热过冷天气,减轻可能出现的应激情况。
此外,接种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自身抵抗力。保证饲料质量,提供全价均衡的日粮,提高猪只免疫力。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减少猪瘟交叉感染。搞好猪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猪舍粪便,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尽可能的减少应激因素,尤其在免疫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应加强管理,保证猪只在健康状态下免疫,这些问题都是不可不忽视的关键。
[1] 华丽,朱玲,郭万柱,等.四川省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65-67.
[2] 王琴.我国猪瘟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控[J].猪业科学,2010,(1):82-84.
[3] 韦显凯,邹联斌,屈素洁,等.广西部分地区猪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0,(1):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