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物技术与动物营养

2016-04-05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因工程养分营养

许 梅

(宿州市埇桥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宿州 234000)

浅析生物技术与动物营养

许 梅

(宿州市埇桥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宿州 234000)

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它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来改进产品,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畜牧业可以节省饲料,提稿饲料利用率,提稿环境质量,预付动物各种疾病,以达到动物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校。本文将就生物技术与生物营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生物技术;生物营养;绿色

1 生物技术的现状

所谓现代生物技术就是从微观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至原子水平对生物的生命进行研究的近代先进手段。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与生物技术最为直接关系的是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医学(包括动物医学)、医药学、营养学、食品学、饲养学及生物化学等生命学科诸领域。凡是从事动物生产的,都有遵循一个原则,即所谓“ACE”原则:这也是近几年国际上得到共识的一个普通原则,意即一切生产和一切产品都必须对动物有利,对消费者有利和对环境有利。

生物技术可大体上分为基因工程技术和非基因工程两大类,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中的尖端技术,包括基因分析、基因图谱、基因指纹、基因提取、基因重组、转基因改性生物技术以及基因库建立等。现在,动物营养研究机构和饲料工业均已应用这些生物技术生产了一大批新型的营养品、保健品和添加剂。如:单细胞蛋白,理想蛋白,饲料酶,新抗生素,基因工程生产激素,中草药新制剂,免疫调节剂,硒酵母,铬酵母等。在动物防病方面,科学家们也正在应用现代遗传学技术研究选育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以及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基因分析,鉴定和分型等。另外,生物技术还可用于治理环境,采用这种技术即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有利再生利用,让人类和动物都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增产增效,提高生活质量。

2 生物技术的应用举例

(1)新型中草药制剂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这已得到国际上的共识,但必须应用新的生物技术使其发扬光大。在当今环境污染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回归自然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而中草药则是天然替代物的绝好选择。目前国内外在动物用中草药新制剂研究方面较集中关注的有三大内容:即抗氧化剂,抗菌剂和驱虫剂及免疫调节剂。但是各单一制剂之间的综合作用是中医药中一大奥妙,比较复杂,目前尚远未深入。

(2)基因工程疫苗和转基因动植物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是生命科学,而生命科学的支柱是遗传学,如今遗传学的尖端则是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动植物以及克隆动物的生物技术正方性未艾,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也不少。但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说明,不管前面会出现多少新问题,科技的力量是永无止境的。在解决问题中又会有创新和更大发展。现在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如鸡马立克氏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等,使用常规武器固然能解决部分问题,而如今加上基因工程技术,若能培育出抗病的新品种,连疫苗也不用,则又会前进一大步。既然我们已经有抗棉铃虫病的新棉花品种,那么要坚信,我们不久也可能有抗鸡马立克氏病、抗猪瘟等的新品种。

提高饲料作物蛋白质的质量,作物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农作物种子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如豆科种子缺乏含硫氨基酸谷物种子中普遍缺乏赖氨酸有的还缺乏色氨酸,严重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由于作物种子各品种含硫氨基酸浓度的差异很小,要利用杂交育种来增加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是很困难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即可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高赖氨酸玉米、高赖氨酸大麦等。其高赖氨酸玉米比常规玉米高出1倍以上实验证明高赖氨酸玉米比常规玉米提高了饲养效率较低了饲料费用,减少了其他蛋白饲料的用量。我国以培养出高油玉米,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的营养价值,但是我国的高油玉米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杂交育种手段产生,据估计控制玉米油量的基因在30对以上,传统的育种周期很长,但若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取得快速的进展。

3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营养代谢机理研究正向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营养对基因表达作用是当今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对于更深入的阐明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确切代谢机理,寻找评价动物营养状况更为灵敏的方法以及调控养分在体内的代谢路径等,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中的消化吸收机理研究更加活跃,营养工作者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和其它养分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机理,以补充和丰富动物营养学的现有理论和知识,并为饲料工业生产中研制开发新型高效添加剂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营养需要量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正向养分有效性方向转变,我国及其他各国的畜禽营养需要量推荐标准中除能量已实现以有效能、磷以有效磷表示外,其余养分均已总量表示。对畜禽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和钙,磷等常量元素的营养需要量和生物学利用率研究较多,而对反诌动物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畜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微量养分的营养需要量及生物学利用率研究较少,需要不断加强。

营养物质间的互作与平衡是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物质在消化,吸收和利用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与拮抗关系,要理顺这些复杂关系,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逐一弄清。以便建立养分互作的定量关系模型,准确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营养平衡性的专门研究以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研究最为突出,充分发挥动物的基因表达和最大遗传生产潜力,同时减少粪便养分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可持续畜牧业和农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营养研究中更注意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强营养代谢机理,养分生物学利用率和营养平衡模式的研究,对于准确满足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尽可能减少养分的过量供应,以及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都非常重要。

4 结语

动物营养研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免疫学,信息网络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发展。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更好的深入研究,为人类健康和生存做出贡献。

[1] 国春艳,史良,刁其玉,等.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06,(4);21-23.

[2] 康波,杨焕民,姜冬梅,等.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05,(1);40-43.

猜你喜欢

基因工程养分营养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