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珍珠鸡败血霉形体病并发大肠杆菌病
2016-04-05吐尔逊那依依达也提
吐尔逊那依·依达也提
(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新疆库尔勒 841000)
中西结合治疗珍珠鸡败血霉形体病并发大肠杆菌病
吐尔逊那依·依达也提
(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新疆库尔勒 841000)
因为症状发展缓慢,病程较长而得名。死亡率中达20~30%。冬季流行严重。该病是由霉形体(支原体)引起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性、消耗性传染病。本病感染率高,几乎所有的鸡群皆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以冬春季节较为严重,特别是环境条件差时,如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鸡群密度过大,潮湿拥挤,疫苗免疫应激,营养缺乏,气候突变,其它疾病继发,都是引起发病与流行的因素。若有大肠杆菌病并发,死亡较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珍珠鸡;中西结合治疗;大肠杆菌病
病原学:鸡败血霉形体是霉形体属内的致病种。到目前为止,这个种只发现1个血清型,但各个分离株之间的致病性和抗原性存在差异。一般分离株主要侵犯呼吸道,但也有对于火鸡脑有趋向性的,如S6株;有的对火鸡足关节有趋向性,鸡败血霉形体具有一般霉形体形态特征,一般呈球形,大小约0.25~0.5μm。革兰氏染色弱阴性,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培养要求比较复杂,培养基中需含有10~15%的鸡、猪或马血清。菌落微小、光滑、圆形、透明,具有致密突起的中心。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糖原、淀粉,某些菌株也发酵果糖而产酸,不水解精氨酸,不能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大多数菌株能凝集鸡、火鸡、豚鼠和人的红细胞。琼脂上菌落吸附大鼠、豚鼠、鸡、猴的红细胞及气管上皮细胞,也能吸附人和牛精子以及Hela细胞,抗体能抑制吸附能力。
鸡败血霉形体致病力因株系不同而不一致。致病力又受到在无细胞培养基中传代次数的影响,一些原来有致病力的株经过培养基中传代会很快地失去致病力。即使是有致病力的株,在自然感染的鸡体上也经常不引起症状。火鸡比鸡更易感。有致病力的鸡败血霉形体经过鸡胚卵黄囊接种可能导致鸡胚生长不良、水中、出血和死亡。死胚的卵黄囊、卵黄绒尿膜中含霉形体的浓度最高。
鸡败血霉形体对环境抵抗力低弱。一般消毒药物均能将它迅速杀死,但对青霉素有抵抗力。在水内立刻死亡,在20℃的鸡粪内可生存1~3d。在卵黄内37℃能生存18周,20℃存活6周,在45℃中经12~14h死亡。液体培养物在4℃中不超过1个月,在-30℃中可保存1~2年,在-60℃中可生存多年,冻干培养物在-60℃中存活时间更长。但各个分离株保存时间极不一致,有的分离株远远达不到这么长的时间。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各种年龄的鸡和火鸡都能感染本病,珠鸡、鸽、鸭、鹌鹑、松鸡、野鸡和孔雀也有感染,某些哺乳动物可呈混和型感染。鸡以4~8周龄最易感,火鸡多见于5-16周龄。纯种鸡较杂交鸡严重,成年鸡常为隐性感染。
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病鸡通过咳嗽、喷嚏或排泄物污染空气,经呼吸道传染,也能通过饲料或水源由消化道传染,也可经交配传播。垂直传播是由隐性或慢性感染的种鸡所产的带菌蛋,可使14~21日龄的胚胎死亡或孵出弱雏,这种弱雏因带病原体又能引起水平传播。
本病在鸡群中流行缓慢,仅在新疫区表现急性经过,当鸡群遭到其他病原体感染或寄生虫侵袭时,以及影响鸡体抵抗力降低的应激因素如预防接种,卫生不良,鸡群过分拥挤,营养不良,气候突变等均可促使或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带有本病病原体的幼雏,用气雾或滴鼻的途径免疫时,能诱发致病。若用带有病原体的鸡胚制作疫苗时,则能造成疫苗的污染。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库尔勒市某养殖户,养了50日龄的珍珠鸡500只,发生以呼吸道为主,并伴有腹泻症状疾病。主场兽医曾以土霉素拌料,加红霉素饮水三日,末见好转,先后死亡57只珍珠鸡,于5月15日前来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门诊求治。
2 临床症状
患病珍珠鸡,采食量稍有减少,黏液性鼻液增多,并和饲料黏在一起形成鼻塞,而影响呼吸,摇头,喷嚏,咳嗽,伸颈张口呼吸,病情较重者,眼睑肿胀,精神沉郁,拉白色稀便。
3 剖检变化
死亡珍珠鸡,鼻两侧睑面肿胀,鼻腔和眶下窦蓄积多两黏液性鼻液,鼻道气管轻度出血,气囊膜增厚,囊内含有黄色液体,并可见轻度纤维心包炎,肝周炎。
4 实验室诊断
(1)平板凝集试验:采发病珍珠鸡全血进行血霉形体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80%(8/10)。
(2)细菌培养:以无菌操作取病珍珠鸡心、肝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37℃,24h培养,长出乳白色、中等大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菌落。
(3)镜检:将培养后的菌落制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大小一致的,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5 治疗结果
5.1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禽败血霉形体并发大肠杆菌。
5.2 治疗
(1)中药:用呼感痢清冲剂,开水冲饮,按珍珠鸡每日0.25g/kg,分早晚两次,连用3~5d。
(2)西药:多杀痢,规格100ml/瓶,按全群珍珠鸡全天饮水量,每100kg水中加药100ml,自由饮水,连用3~5d。
(3)结果:经按上述中西药物治疗,第二天死亡停止,第三天开始珍珠鸡全群临床症状大减轻,用药5天后痊愈。
6 体会
(1)呼感痢清冲剂: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增添鱼腥草、白屈采、马齿苋等中药组成,麻杏石甘汤始于张景仲伤寒论。本方是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及小儿喘热、咳嗽”常用之良方。在兽医上加减麻杏石甘汤使用也非常之多,其成方已收入“兽药典”。在原方基础上又增添鱼腥草、白屈采、马齿苋等几味中药,其中鱼腥草其有增加百细胞吞噬作用,提高血清各介素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疫苗增强剂;马齿苋对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白屈采含生物碱,具止咳平喘止痢之功效,再加以西药多杀痢,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慢呼及大肠杆菌病发病,焉有不愈之理。
(2)败血霉形体(慢呼)和大肠杆菌,人称弯生姐妹,互相并发及互相继发,古在治疗用药上相互兼顾,采用中西结合,方能秦效。特别是在治疗败血霉形体病时,用药应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防能防止复发。
[1] 朱建东,巴协克·许库尔.中西结合治疗珍珠鸡败血霉形体病并发大肠杆菌病[J].新疆畜牧业,2014,(5):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