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治疗

2016-04-05毛君婷杜春林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环境卫生猪链球菌革兰氏

毛君婷杜春林

(1.贵阳市花溪区农业局,贵阳花溪 550025;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

猪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治疗

毛君婷1杜春林2*

(1.贵阳市花溪区农业局,贵阳花溪 550025;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猪剖检、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细菌分离鉴定、病原核酸检测,确诊猪群发生急性猪链球菌病,通过利用安乃近、安痛定、肾上腺素、柴胡等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B和C等耳静脉注射和(或)肌注,对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猪进行治疗,同时利用阿莫西林粉拌料饲喂预防疫情扩散,加强圈舍卫生和消毒,取得良好的治疗控制效果。

猪链球菌;诊断;治疗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呈世界范围流行传播,可引起猪脑脊膜炎、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多种症状,常见于仔猪[1]。由于猪链球菌菌株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间交叉保护力不强,因此通过疫苗免疫接种预防链球菌的方法效果不一。控制环境卫生条件,加强生物安全控制和及时诊断治疗对猪链球菌的控制至为重要[2]。

2015年底,因气温较低,某猪场圈舍过于密闭,未及时冲洗消毒,环境卫生情况较差,导致猪链球菌病发生。病猪表现为发病急、症状严重、死亡快,经实验室诊断后对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猪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环境控制和药物预防,对疫情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发病情况调查

流行期间,猪场共2栋圈舍的猪出现发病死亡。

第一群猪为保育仔猪,年龄2月左右,体重20kg左右,猪群规模287头,发病初期,1头仔猪于早上7点发现死亡,尸体尚留余温,之前晚上巡圈时未发现任何异常状况。随后不断出现仔猪突然发病,在4d的流行期间,共7头仔猪发病,2头死亡(均为急性死亡没有治疗机会)。

第二群猪为育肥前期育肥猪,月龄3月左右,体重30~40kg,猪群规模325头,于保育仔猪群发病后2d出现病例,3d内4头猪发病,1头猪死亡(治疗过程中死亡)。

所有发病猪生长发育正常,体况良好。

2 病猪临床症状

除急性死亡猪未观察到临床症状外,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猪均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前无任何临床症状,采食活动均正常。病猪突然倒地不能站立,挣扎、短促嘶叫、流涎、四肢滑动呈游泳状,部分发病猪眼结膜发红,弓背不能舒展,体温升高至40.1℃到41.5℃,随着病程延长,病猪鼻端和腹部皮肤轻微发绀。

3 病死猪剖检

对死亡猪只进行解剖,发现3头病死猪均表现为淋巴结充血肿大、肺严重充血和(或)出血、气管内有血色分泌物、脑膜有出血点、脑积液。所有发病和死亡猪只均未观察到关节肿大。

4 病因诊断与病猪治疗控制

4.1 组织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以第一头死亡猪为材料,无菌操作制作死猪肺、脑触片,风干后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肺触片中发现至少2种细菌,1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一种为革兰氏阳性长链链球菌,链长可到7个细菌;在脑触片中发现1种革兰氏阳性链球菌。

4.2 病原核酸检测

采集第一头死猪肺、扁桃体、脑等组织,研磨后反复冻融3次提取DNA和RNA样本,通过RT-PCR和PCR方法,检测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毒核酸;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2型链球菌细菌核酸。结果发现猪2型链球菌扩增结果阳性,其它病原检测阴性。

4.3 细菌分离鉴定

从第一头病死猪脑、肺和扁桃体无菌取样,接种10%鲜血(鸡血)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结果从脑、扁桃体分离到单一的链球菌,肺中除链球菌外,还有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经鉴定为大肠杆菌。

4.4 病猪治疗

对9头未急性死亡猪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发现发病猪后,根据猪体重及时肌肉注射安乃近7~10ml、肾上腺素1ml;头孢噻呋钠0.2g、维生素B和C各10ml,200ml葡糖糖生理盐水稀释耳静脉注射;处理后6h左右,肌肉注射安痛定7~10ml,同时2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维生素B和C各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耳静脉注射;此后每次利用柴胡10ml稀释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肌肉注射,按早、中、晚各一次。

治疗发现,3头猪在治疗24h后恢复正常,4头猪治疗48h后恢复正常,1头猪治疗60h后恢复正常,但1头猪在治疗24h后无效死亡。

4.5 病情控制

发生疫情后的第2d,除对病猪进行积极治疗外,连续2d中午时间对全场圈舍彻底清扫冲洗后,利用氯制剂和碘制剂进行消毒,适度通风,每日一次关闭门窗利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粉进行预防。通过环境卫生控制,3d后完全控制疫情,不再有新发病例。

5 讨论

猪链球菌病多数条件下是条件性发病,其发生与环境卫生条件、气温、通风等有一定关系,做好环境卫生对防控猪链球菌病至为关键。由于菌株间交叉保护效果不佳、细菌带荚膜等原因,本病疫苗免疫预防效果不佳,治疗发病猪是养猪生产中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发病急、发病快、病程短,及时发现和治疗对病猪取得理想疗效成为关键因素。鉴于病猪通常出现高热,因此在开始治疗时,检测病猪体温和及时退烧是必要的措施,要对病猪体温进行监测和处理,避免长时间高热。为加速发挥药物的全身治疗作用,发病初期尽可能使用静脉注射,避免链球菌全身感染、败血症的发展。在治疗初期,部分猪并不表现任何好转,只要病猪不死亡,体温未显著下降,应坚持进行治疗,一旦治疗开始出现好转,病猪会在几个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笔者利用文中所诉方法,对9头出现急性链球菌感染的病猪进行治疗护理,成功治愈8头;通过环境控制和药物预防,有效避免了疫情的扩大,是应对和管控猪链球菌病的一种经验。

[1] 何永聚,祝令伟,冯书章.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因子及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66-69.

[2] 刘 涛,王 瑞,曲哲会.信阳地区中小规模猪场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6):32-36.

毛君婷(1985—),女,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

杜春林(1986—),男,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兽医技术研究与推广。

贵州省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制功能实验室建设(GZCYTX2014-0902)

猜你喜欢

环境卫生猪链球菌革兰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