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白痢病的治疗与防治措施

2016-04-05何浩良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下痢抵抗力白痢

何浩良 李 伟

(江津区白沙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仔猪白痢病的治疗与防治措施

何浩良 李 伟

(江津区白沙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仔猪白痢病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是2~4周龄的仔猪疾病,临床诊断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剖验主要为肠炎变化,因猪的患病年龄和临床表现而得名。本文简述了仔猪白痢病的病症、诊断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仔猪;白痢病;病原;治疗;防治

仔猪白痢病在我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能引起死亡及影响生长发育。在我地区发病率为60%左右,发病死亡率为3~5%,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必须依靠广大饲养人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或减少仔猪白痢病的发生。

1 病原

仔猪白痢病一般是指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所以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病。本菌为两端钝圆的短粗杆菌,长1~3μm,宽0.6μm,具有周身鞭毛而能运动,不能形成芽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在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大肠杆菌的培养物在室温可生存数周,在水和土壤中可达数月,在60℃加热15min可杀死,常用的消毒药均可迅速杀死。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在菌,只有在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条件下,才可呈现致病力,引起初生幼畜发生下痢以至败血症死亡。

2 流行特点

(1)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和人的肠道内。

(2)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饲料及其它物品中,感染途径是吃食经消化道进入本菌,仔猪在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随呼吸吮奶而吃进去,在正常条件下,这种肠道常在菌不表现致病作用,但在某些应激因素使仔猪抵抗力减弱或消化机能障碍,便呈现一定的致病力,对抵抗力弱的仔猪引起下痢,以至成为败血症而死亡。病仔猪随粪便排出的大肠杆菌毒力增强,又可引起新的传染。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隆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而在气候突变,如大雪、寒流或暴水后引起发病的仔猪突然增多,有时也可不治自愈。在气候稳定时发病数少。

本病发生与仔猪日龄有关,一般产后10日~20日龄,发病较多,7日龄内和30日龄以上的为少见,但因诱发因素不同而发病的日龄也不完全一致。

本病亦可因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结构不良,卫生条件差,运动不良和母猪老弱初产等应激因素,致使乳汁分泌过多、过少、过稀、过浓,导致仔猪消化障碍,或供乳不足,出现弱小仔猪。另外在仔猪群中,因清洁条件差,母猪乳头、饮水太脏,猪舍潮湿阴寒,圈舍太小,拥挤,无活动地方,气候突变等诸多原因,使仔猪降低抵抗力而发此病。

3 症状及诊断

病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呈粥状,有腥臭味,严重时为米汤状,有时粪中混有气泡。体温一般不升高,能跑动,有食欲,如不及时采取处治措施,下痢逐渐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萎顿,食欲废绝,行动不稳,寒战,钻草窝,往往并发肺炎,如治疗不当,经5、6d后死亡。病期长的延至2、3周以上,病程较长而恢复者,则生长发育缓慢为后遗证。

本病根据发生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卫生条件,日龄及气候等分析,病理剖验是卡他性肠炎,容易诊断,只有必要时才做细菌学检查。

4 治疗

本病病原系大肠杆菌所致,一旦发现仔猪白痢后,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般大多治疗的原则是抑菌,收敛,固涉,分消及促进消化,根据不同的诱发因素,介绍几种治疗药方,供参考选用:

(1)磺胺脒0.5g,小苏打0.5g,乳酸钙0.5g,兑水一次服用份/头。

(2)痢特灵0.4~0.5g,分两次口服份/头。

(3)金毒素或土毒素糖粉0.2~0.4g,每日两次份/头。

(4)氯毒素注射液250mg,每日1~2次肌注,连注2日份/头。

(5)白头翁5g,紫草3g,粟壳3g,地榆5g,木通5g,滑石5g,大黄1g,甘草1g,煎水口服,一日两次,连服2日份/头。

(6)苍术3g,陈皮3g,厚朴5g,山渣3g,淮山3g,白芍3g,泽泻3g,甘草1g煎水口服,一日两次,连服2日份/头。

(7)黄莲2g,黄柏3g,大黄1g,银花3g,丹参3g,乌梅2g,甘草1g煎水口服,一日两次,连服2日份/头。

(8)埋线疗法:穴位后三厘,脾俞,尾本。一般用21号羊肠线,2~3cm长浸酒精中,穴位用碘酊消毒后,用缝针于穴位下方将羊肠线引入穴位部皮下,剪断两端线头。

5 防治措施

仔猪是商品猪和选留种公、母猪的第一源泉,仔猪白痢病原分布广泛,诱发因素甚多,养猪单位(或个人)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和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仔猪白痢又是普遍而又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造成的损失很大,直接影响整个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对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做好仔猪白痢的预防工作。

(1)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和选留,选留健状的母猪,调节好母猪的营养结构,搞好母猪圈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不合格的母猪圈要改善,使母猪产前产后能有足够的运动场所。

(2)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调节猪舍的温度和干湿度,在仔猪出生后7~10d的开始补饲,促进仔猪消化器官早期发育,增强营养,防止异食,增强抵抗力,减少仔猪白痢的发生。

(3)做好仔猪的营养调剂,在饲料中保证营养充足,齐全,足够的粗蛋白,粗脂肪,糖份,矿物质,维生素和饮水,保持饲料多样化,满足青饲料。

(4)药物预防:用0.2%高锰酸钾溶液涤洗母猪乳头,或用0.1%溶液2~3cc放入饮水中,让其自饮。用金毒素或土毒素粉拌入饲料中饲喂也可防止仔猪白痢的发生。

[1] 陈义容.浅析仔猪红黄白痢病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3):107-108.

[2] 朱耀星.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措施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2009,(2):7-8.

猜你喜欢

下痢抵抗力白痢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跟着这样做,加强抵抗力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当动物画上眼睛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鸡白痢的防控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