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2016-04-05吴桃芬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保护性猪瘟抗原

吴桃芬

(浙江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吴桃芬

(浙江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病毒在传播和感染的同时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从而使得传统疫苗的效果减弱,甚至己无法防控猪瘟疫情。针对目前的形势,研究并开发新型猪瘟疫苗是攻克疫情的关键。及时了解和熟悉新型猪瘟疫苗的研发进展对疫情的防治和预防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将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猪瘟;流行特点;猪瘟疫苗

1 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猪霍乱(Hog cholera,HC)是一种引起家猪和野猪高度致病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了全球的养猪业,影响着国内及国际间的猪产品贸易,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1]。猪瘟致死率极高,感染后会导致严重的白血球减少和免疫力低下,且可能会形成全身性血栓和内皮细胞损伤。外观有出血性病症,高热、神经系统紊乱、呼吸道及胃肠道等症状。猪瘟疾病的症状轻缓与猪瘟病毒株、猪的年龄、品种、健康状况相关联[2]。

我国目前用来防治猪瘟的疫苗主要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猪瘟的暴发和流行。但传统疫苗的生产工艺一直是困扰着猪瘟疫苗质量的一个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找到了猪瘟疫苗适应的传代细胞源,从而解决了传统猪瘟疫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由烈性逐步转化为一种温和型的传染病。欧美有些已经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复发了猪瘟疫情,有典型的急性猪瘟症状,死亡率较高,也有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发生,猪瘟疫情复杂化,传统的疫苗免疫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样复杂的流行趋势给全世界养猪业和疫苗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改进传统疫苗无法区分野毒和疫苗毒的缺陷,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新型猪瘟疫苗,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3]。

2 猪瘟传统疫苗

2.1 猪瘟高免血清

自1833年猪瘟首次被发现,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预防和控制。1908年匈牙利Hutyra制备了猪瘟的高免血清,通过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猪群,能够产生较强的保护力,但是高免血清成本高,而且有散播病毒的风险[4]。

2.2 猪瘟灭活疫苗

20世纪中期,我国何正礼等人选用抗原性良好的石门株研制出猪瘟结晶紫灭活疫苗[5]。之后随着免疫佐剂的开发和病毒繁殖技术的发展,国外又研制出了较为理想的猪瘟灭活疫苗。但是灭活疫苗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免疫剂量大、免疫期短、产生免疫力时间慢、不能引发局部免疫、仅能皮下或肌肉注射、成本较高等。

2.3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广泛应用的弱毒株主要有中国的C株、日本的GPE株和法国的Thiverva株,它们都是由野毒株致弱而成。其中我国的C株是1950年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培育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对控制猪瘟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该疫苗安全,产生免疫力快,免疫期长,且毒力不返强[6]。但长期以来,普遍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使猪瘟野毒株和兔化弱毒抗原发生了变异,出现了慢性和隐性感染等非典型流行形式,使疫情难以控制或造成免疫失败。

3 猪瘟新型疫苗

3.1 核酸疫苗

由编码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片段如E2和载体构建而成,加入适当的佐剂,直接免疫猪体,既可诱导体液免疫,又可诱导细胞免疫[3]。而且核酸疫苗还可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如果核酸疫苗能够解决它潜在的安全性,找到合适的佐剂和免疫方法,猪瘟核酸疫苗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2 病毒活载体疫苗

以无致病力或低毒力的痘病毒、伪狂犬病毒或腺病毒为载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猪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E2插入到载体中,制成重组疫苗,免疫动物后对这两种病毒都能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6]。但是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存在争议,因为人类还不能完全了解病毒的变异机制,无法控制重组病毒的发展趋势,还需要深入研究。

3.3 合成肽疫苗

根据猪瘟主要保护性抗原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相应的寡肽,制备猪瘟合成肽疫苗。因我们对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机理和抗原表位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构建的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自身组成和猪体免疫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疫苗的保护作用不太理想[7]。

3.4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选用高效的表达系统,常用的有细菌、酵母和细胞等,利用DNA重组技术,导入猪瘟保护性抗原基因或其他目的基因片段,使其在受体中高效的表达猪瘟保护性免疫蛋白,并加入适当的佐剂制成疫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已经有很多学者将猪瘟的主要保护性抗原有E0和E2蛋白,在这个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猪瘟的这些保护性抗原[5]。经过试验证明,该疫苗的生产技术相对安全、稳定,已经被列入到欧洲的药典中。如果能解决免疫原性低这个难题,会很快被应用到临床中。

4 结论

随着猪瘟流行特点的改变,传统的猪瘟疫苗已渐渐无法控制疫情,不仅要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还要加快研发新型疫苗。而大多数的新型猪瘟疫苗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加快速度,向着低成本、高质量、更安全的产业化方向努力。此外,研究疫苗联合免疫的策略也会增强免疫效果,是今后猪瘟疫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相信结合全面综合的防控措施,最终一定能很好的解决猪瘟疫情的传播和爆发。

[1] 王琴.猪瘟病毒流行病学、病毒致病特性及猪瘟综合防制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5):13-18.

[2] Lohse L,Nielsen J,Uttenthal A. Early pathogene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strains in Danish pigs[J].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2,(159):327-336.

[3] 王春花,孙元,仇化吉.新型猪瘟疫苗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3,29(7):880-890.

[4] 姬伟.猪瘟病毒疫苗株反向遗传学改造并拯救及疫苗在病毒进化中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 李丽,陈弟诗,张毅,等.猪瘟病毒及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J].兽医科技,2014,(8):48-49.

[6] Hahn J,Park SH,Song JY,et al.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swinepox viruses and expression of the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E2 protein[J]. J Virol Methods,2001,93(1/2):49-56.

[7] Li G X,Zhou Y J,et al.A novel dendrimeric peptide induces high leve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rabbits[J].Vet Microbiol,2012,156(1-2):200-204.

猜你喜欢

保护性猪瘟抗原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浅谈猪瘟防治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