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防控措施
2016-04-05谢江
谢 江
(梓潼县长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2150)
仔猪水肿病的防控措施
谢 江
(梓潼县长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2150)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各种细菌侵害生猪机体造成生猪生病或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因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更是防不胜防,特别是农村散养户,仔猪水肿病的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为降低水肿病的发生,本文将浅析仔猪水肿病的防控措施。
仔猪;水肿病;防控
仔猪水肿病对于仔猪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仔猪水肿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冬季。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之间,但是也有部分月龄的猪会发生水肿病;特别是在一些体质健康、成长比较快的仔猪方面比较常见。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引起大面积的传播,这对仔猪水肿病的防控提供了相对比较有利的条件。在防控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预防和观察,帮助仔猪度过水肿病爆发的危险期。
1 引发仔猪水肿病的原因分析
1.1 大肠杆菌的影响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二者抗原构造不同,使仔猪致病的血清型带有K88抗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突然发生,提前难以有明显的临床症可供诊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仔猪易引起黄痢、白痢、水肿病。其中水肿病死亡率极高,发生过黄、白痢的仔猪因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抵抗力而不容易发生水肿病。
1.2 诱发仔猪水肿病的原因
仔猪水肿病发生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①气候变化时温度忽高忽低,以前多发生在初春和秋末,但是现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变化;②断乳后添加开食料,或突然更换饲料,尤其是由高蛋白饲料换成低蛋白饲料更容易发生;③更换圈舍,圈舍过分阴冷潮湿或干燥舍温太高也可发生;④运输后应激也可发生。仔猪水肿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中的相关菌株在肠道吸收的过程中产生了致敏抗体,在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的肠胃能力下降,在吸收了一些毒素之后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组织水肿。水肿病在发生时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而且具有全身麻痹等症状,需要严格地做好防控措施。减少仔猪断奶之后的应激反应,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和及时的治疗是防控仔猪水肿病的重要手段。
1.3 仔猪发病的时期以及相关的表现
仔猪水肿病发病时一般为断乳后,体重为15~25kg,每窝仔猪中“头子”猪更容易发生,死亡时往往死大的、身体健壮的;瘦小体弱的反而能耐过或经医治后恢复健康。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体温无明显变化、突然发病、呼吸先是急促后是缓慢、口吐白沫、抽搐、个别猪四肢乱刨、用手触摸式发生惊叫、驱赶时站立不稳、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踉跄、个别作圆圈运动,最后精神沉郁、麻痹、四肢瘫痪,无力站起。仔猪在发生水肿病时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而且排便干燥。在仔猪发病倒地之后,会出现四肢抽搐、肌肉震颤等动作,往往持续1~2天左右,最后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这些症状应与有机磷农药和食盐中毒鉴别诊断,中毒病一定要有摄毒史,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口吐的白沫有一股农药味,食盐中毒时口渴食饮,有喂潲水等过程。特征性病症为仔猪眼睑、脸部、腹部后半部呈明显水肿,严重的头皮部和颈部仔细观察也有水肿现象、眼结膜充血潮红,通过上述症状的诊断可以准确的作出诊断结论。
2 仔猪水肿病的相关防控措施
2.1 调整仔猪的生活环境
根据诱发因素作预防性措施,在断奶时不要突然断奶,逐渐添加开口料、逐渐断奶;开口料向仔猪料更换时不得把饲料蛋白突然降低;不要在天气变化快时更换圈舍,所更换的圈舍采光、干湿度、温度、面积不应与原圈舍差异太多。在仔猪断奶之后,应当减少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应激,从而降低仔猪的免疫力。在运输时做到缓慢细致,不得粗暴驱赶,或用棍棒打。在应用饲料喂养时,应当重视维生素的补偿,特别是应当添加一些适量的制剂,达到预防的目的。在断奶之后,应当限制饲料的喂养,在2周之后才能进行自由采食,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达到预防水肿病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其它肠胃疾病的发生,对于仔猪的健康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2 做好药物预防措施
在换料、换圈、运输前可口服酵母片、调痢生、维生素C、电解多维。在换料换圈,运输后可用清水口服喹诺酮类前物粉剂,如恩诺沙星粉剂、氟哌酸粉剂,也可用土霉素粉剂、磺胺嘧啶粉剂内服,也可用在饲料中拌土霉素粉或恩诺沙星粉剂。
2.3 做好疫苗防疫
首先可以用仔猪大肠杆菌病K88基因工程菌,但基因工程疫苗价额高,农村一般很少使用。此外还可可以用山东滨州华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仔猪水肿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其价格比较低,而且效果不错,包装规格等符合要求,能很好地预防仔猪水肿病发生,仔猪产后12—14日龄在颈部肌肉注射1毫升/头,30日龄加强免疫颈部肌肉注射2毫升/头。注射疫苗时有其他病害不能注射该疫苗,待其他病治好7天左右可注射,注射时需单独使用消毒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做到一头仔猪一颗针头,同时需要助手保定仔猪,确定疫苗完全注入肌肉内。
2.4 做好药物治疗
在仔猪发生水肿病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的急缓用药,不可同等剂量。①在临床治疗时首先喹诺酮类的药物,如恩诺沙星针剂,其次使用土霉素针剂、硫酸庆大霉素针剂,酰合使用亚硫酸钠、维生素C,同时注射利尿剂,如速尿。个别兽医使用强心剂也有一定效果。对于病情急、发病快、体强的按药品包装标示量添加20~50%用量;病情缓、发病慢、体弱的按标示量即可。②对个别发病缓慢还有一定食欲的仔猪可用恩诺沙星粉、土霉素粉口服,以确保病情不恶化。
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生死亡时,应尽快就死亡仔猪作无害化处理,最好按病情轻重急缓暂时分开,便于用药和管理。
3 结束语
大肠杆菌无处不在,易于感染,一旦发生水肿病时,往往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多进行预防性措施和用药,才能使仔猪顺利地经过断乳、换料、换圈等养殖过程,使仔猪健康的成长。
[1] 李剑.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0.
[2] 杨正先.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J].湖北畜牧兽医,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