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放养的饲养与管理
2016-04-05龚定邦
龚定邦
(广元市苍溪县亭子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广元 628467)
土鸡放养的饲养与管理
龚定邦
(广元市苍溪县亭子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广元 628467)
土鸡养殖是致富好项目,发展土鸡养殖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管理和饲养技术,就适宜放养土鸡的环境条件和放养土鸡的饲养与管理两个层面,就土鸡放养的饲养与管理作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土鸡;饲养;管理
1 前言
土鸡养殖是致富好项目,一只饲料鸡半年成熟,入村的收购价不过40元左右,除去饲料钱,农民挣不了几个钱。而一只散养一年的土鸡,一品一家的收购价80元,翻了一番。文章就土鸡放养的饲养与管理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土鸡放养的饲养与管理
2.1 适宜放养土鸡的环境条件
适合土鸡放养的条件,安排在山地、坡地、经济林地等均可。而且,放养地必须远离居民区、场矿区、交通主干道等等。坡地坡度不能过大,30°左右即可。同时,确保周边有洁净的水源、池塘等。林地要求避风向阳,无污染,无兽害,地势干燥,树龄在3~5年。确定的放养地,同时用旧鱼网、纤维网等隔开,同时,供给健康、洁净的饮水。大田同样可安排放养鸡群,玉米地、高粱地等高秸秆地为最佳放养地。
2.2 放养土鸡的饲养与管理
放养土鸡分育雏和放养两阶段。
2.2.1 育雏期饲养管理
(1)育雏前准备
育雏前制定计划,包括育雏数、时间、疫苗、药品等等。
育雏设备的维修,接雏前两周,检修门窗、供温设备、照明设备等等。
育雏消毒工作,接雏前一周,清扫育雏舍,冲洗、消毒,关闭鸡舍待用。
温控和饲料,接雏前2d,育雏舍温度升至30~32℃。准备好足量的饲料,饮水器,育雏专用饲料等等。
(2)土鸡育雏技术
①饮水
温开水30℃,加入氟哌酸(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电解多维等等。头周坚持饮服5%的糖凉开水,之后自由饮服。饮水应洁净卫生,饮水器早晚各冲洗1遍。
②开食
雏鸡入舍饮水后2h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饲料,每2h撒1次,每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白天每次喂八成饱,晚上最后一次喂足。
③温度
土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由此,必须通过人工加温的方式,确保土鸡适宜的饲养环境。关于保温的方法,各地情况不同而略有差异。常用的保温方法,有火坑保温、烟道保温、火炉升温、红外线灯育雏等等。
④湿度
1~7日龄相对湿度为65~75%,2周龄以后50~60%,切忌潮湿。南方空气湿润,应通过加强通风、更换垫料来降低湿度。
⑤光照
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第一周光照时数为23h,光照强度为40lx;第二周光照时数减为16h,光照强度为20lx;15日龄后每周减少1~2h,到16~18周龄每日光照时数保持在9~10h。
⑥通风
做好保温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季节的变化,加强通风管理。严格通风,最起码的标准,进入鸡舍闻不到有氨臭的味道。
⑦饲养密度
根据养殖情况,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通常情况下,网上平养1~2周,40只/m2;3~4周,25只/m2;5~6周,15只/m2。地面厚垫料平养,可酌情增减饲养量。
⑧消毒
严格消毒流程,每周至少带鸡消毒2次。进出口设置消毒池,及时更换消毒药液。根据流行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2.2 放养期饲养管理
(1)放养设施
确定放养地后,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简便节约的原则,场地周边搭建简易的棚舍。棚宽5m,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容鸡15只/m2),棚顶中间高1.8~2m,前后墙高1m左右。棚顶上先覆盖一层油毡,油毡上面覆盖一层茅草或麦秸,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
(2)放养密度安排
放养密度依据场地大小而定,通常情况下,每放养100只约占0.067hm2的面积。适宜的放养日龄,夏季最佳30日龄,春季最佳45日龄,冬季最佳50~60日龄。而且,公鸡放养3个月后,体重在1.5~2kg之间即可上市。最佳放养季节,为春末夏初。此时,气候适宜,风力适中,可接受光照时间充足,更有利于放养鸡群的生长发育。放养蛋鸡的话,最好安排在春季,如此当年的9~10月份开产,有效产蛋期达1年之久,能更好地弥补冬季市场蛋资源紧缺的问题,相对经济效益要好很多。当然,其他季节安排也可。但是,效益相对较差。
(3)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①消毒,鸡棚下地面需平整,同时,喷施生石灰水消毒液,清灭致病菌。②铺垫垫草,垫草要干净,无霉变,松软,而且,干燥,吸水性强。垫草种类尽量就地取材,以锯末、谷类、干树枝等为最佳。③准备饮水器、食槽,饮水器确保每100只配一个8kg的塑料饮水器,饲槽确保每只鸡设置一个3cm宽的采食槽,或,塑料桶替代即可。④淘汰残次鸡,筛选拟上山的山鸡,淘汰残次、体弱、有病的山鸡。⑤早期准备饲料诱食,即使放养期间,同样需采食饲草,满足其基本的养分补给。后期,逐渐过渡到以觅食为主。
(4)放养训导工作
为确保小鸡尽早适应放养觅食的习惯,雏鸡经脱温后,即可安排进入放养阶段。小鸡转入山林开始,每天的早上至少安排2人,配合着进行引导训练。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前吹哨抛洒食物诱食,另一人鸡群后驱赶,直到鸡群全部进入放养林地。早期为强化诱食效果,每天中午林地可补哨1次。同时,注意及早赶出,及早归舍,严控活动范围。傍晚时分,用同样的方法,诱导归舍训练。一般情况下,经1周时间的训练,鸡群就能养成“吹哨—觅食”的条件反射,能大大提升放养鸡群的管理效率。
(5)放养鸡的补饲
注意补饲,多少应依据饲料资源多少而定,本着“早上少喂,中午补喂,晚上喂饱”的原则,满足鸡群基本的养分补给。
晚上补饲期间,可在放养地周边放置几盏照明灯,如此鸡群采食的同时,可诱使昆虫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可被鸡群当作晚餐食用。
为节省饲料开支,满足鸡群蛋白的补给。建议人工繁育蚯蚓、地鳖虫等,尽量确保成本低,来源广泛,成本而且要低。
[1] 徐可玲,王明章.浅谈林下土鸡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4,(1):129-130.
[2] 粤良辅.土鸡林下养殖法[J].农家之友,2012,(4):50.
[3] 秦虹,李从军,朱成东.石棉县发展林下养殖草科鸡的思考[J].四川畜牧兽医,2012,(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