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特定病原(SPF)猪的培育
2016-04-05于汪洋
于汪洋
(黑龙江省北安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北安 164000)
无特定病原(SPF)猪的培育
于汪洋
(黑龙江省北安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北安 164000)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型机械化养猪场相继出现。在猪只数量大,周转快的条件下,保证正常生产的最大障碍是疾病问题,于是对猪的疫病防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一般性常规防制措施己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几十年来,我国对猪疫病防治方针提出的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但在养猪场、户及市场的现实工作仍是重治轻防,重治轻养。尤其对近几年猪疫病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把用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做为防治的唯一手段,忽视对综合防制和生物安全措施的认识和落实。应积极改善现在社会整体对疫病防制水平落后的状况,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饲养条件及设备,落实隔离消毒措施,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在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树立群体保健观点,认清猪传染病己由过去的单一病原成为当前的多因子致病的复合征为主的变化。因此,各国逐渐趋向于培育SPF猪,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SPF猪;猪群;生产
1 特定病原传染病的种类
无特定病原猪群所控制的特定病原传染病,在不同的国家,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一些不能进行预防免疫或预防免疫效果不好,并且又难以进行有效治疗的慢性传染病。一般是萎缩性鼻炎、猪喘气病、胸膜炎、肺炎、血痢、弓形体、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病和伪狂犬病等。在丹麦所控制的特定病原传染病是:猪喘气病(流行性肺炎)、出血性肺炎、萎缩性鼻炎、痢疾、伪狂犬病、虱和疥癣7种。这些大多为接触性传染病,只有通过培育SPF猪才能有效的隔断上述特定病原。
2 无特定病原(SPF)猪的含义
无特定病原猪是指在猪群中不存在上述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猪只呈明显健康状态的猪群。SPF猪是对临床母猪采用无菌手术剖腹取仔所得仔猪在无菌环境下由人工哺乳喂养至21日龄,然后将这些仔猪送入无特定病原的环境中,使之逐步适应无特定病原的自然生活环境。由此培育出来的猪被称为初级SPF猪。由初级SPF猪的公、母猪交配所生的后代及其后代的后代等,凡经过连续多次严格检查仍无特定病原时,这些后代及其后代的后气称为次级SPF猪及SPF猪;凡未经过连续多次严格检查,但也未表现有特定病原传染病时,这些后代及其后代的后代猪群被称为健康猪或少病猪(Minimal Diseae,MD)。美国字者则称无病猪(MD pigs),常与SPF猪一词同义使用。
3 培育SPF猪的意义
一个养猪场如果存在有慢性传染病,即使有良好的品种和优质的全价饲料,猪只也不能正常的发育和生长,使饲料报酬降低,产出减少。特别是母猪患病后,成为带菌(毒)者,将会直接影响后代,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SPF猪(含MD猪)与一般地非SPF猪相比,平均日增重可提高10%,增重耗料量降低10%,育肥期缩短1/6,兽医保健费降低30%;并且可改进猪肉的卫生质量,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4 SPF猪的培育及应用
国外培育和应用SPF猪起步较早,探讨性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始,经过20余年的发展,至70年代前期开始走向实用化,又经过20年的发展和成熟,从80年代末开始成为猪肉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丹麦80年代末期SPF猪肉产量约占猪肉产量的1/5;日本的SPF猪已占猪存栏总量的10%。目前,在我国培育及应用SPF猪的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养猪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SPF猪的培育及应用也会很快起动。由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进行的SPF猪的培育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已正式展开。
5 SPF猪的培育和生产
SPF猪的培育并不神秘,初级SPF猪的培育要求有特殊的设备和设施;次级SPF猪的繁殖和饲养和非SPF猪则完全一样,只要求这些猪应饲养在无特定病原的环境中,并严防各种特定病原通过引种、饲料和各种媒介带进猪群。
(1)SPF猪的生产场应建在远离居民点的隔离环境下,负责生产21日龄的无菌仔猪。3周龄初级SPF猪的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保证在完全无菌的条件下来完成。临产母猪要用转运车送至经过消毒处理的临产母猪隔离饲养舍,手术前再经过临产母猪洗涤消毒室消毒,然后送进无菌手术室,在无菌手术室将临产母猪保定于旋转式手术台上,进行麻醉和术部的剃毛消毒。将预先消毒好的透明的太空式手术操作台紧贴于术部,术者手臂通过连结在操作台的外插手套进入操作台内,并以操作台内的器械进行无菌手术。剖腹取出仔猪,并将仔猪通过与手术操作台密接的无菌通道送入转运箱,推出手术室,送入哺育室,将转运箱与无菌隔离哺乳器进行太空式对接,使仔猪通过对接的无菌通道进入无菌隔离哺乳器。转运箱和哺育器都有无菌过滤通风设备,哺育器底部装有供粪、尿单流向的排出装置。哺育器上部备有经过消毒,并加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牛奶,在这3周内仔猪从开食起就单纯采食消毒牛乳。由于仔猪未接触任何菌(毒)等微生物,所以,仔猪可以不吃初乳。
(2)SPF猪培育场,同样也应建在远离居民点的隔离环境条件下,负责饲养3周龄以上的无菌(毒)仔猪。这些仔猪由绝对无菌(毒)环境中走向自然时,要接触到除特定病原外的其他各种菌(毒),这一适应过程约需5周完成。完成后即可用过滤隔离防病车发往各SPF猪场去饲养,这些称为初级SPF猪。
(3)SPF猪场可新建或改造旧猪场均可,负责接受各级SPF猪,进行SPF肉猪生产。从推广SPF猪的角度看,所有SPF猪饲养场及其周围净化区均应符合隔离要求,能够较容易的进行封锁。改造场应严格进行净化(彻底清扫、药物消毒、空置数月)。改造场和新建场在使用前均应严格地进行全面消毒,启用后尚应坚持日常性的防疫灭病工作。在运转过程中要推行猪群调动的分区全进全出制度,以利猪舍每隔一定时间得到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扫消毒和空置时间。
[1] 李明,侯书江.无特定病原(SPF)猪群体安全控制[J].中国兽医杂志,1997,(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