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对三黄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及效果评价
2016-04-05刘功成屈勇刚于会举张培生王欣雨王园园
刘功成 屈勇刚于会举 张培生 刘 鸽 王欣雨 王园园 张 倩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抗菌肽对三黄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及效果评价
刘功成 屈勇刚*于会举 张培生 刘 鸽 王欣雨 王园园 张 倩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鉴于抗生素的滥用对养鸡业的危害,尤其是它给鸡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所以本试验运用抗菌肽这一新型微生态制剂预防鸡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同时用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这两种抗生素作为对照组,用以评价抗菌肽的效果。试验对鸡群采用3次饮水添加,通过对氧氟沙星试验组、氟苯尼考试验组和抗菌肽试验组鸡群的死亡率、料肉比的科学统计,结果抗菌肽试验组的死亡率和料肉比最低,生产性能最好。该结果表示抗菌肽对鸡群防治大肠杆菌病作用效果比抗生素更好,今后可以作为部分或完全替代抗生素的微生态制剂。
抗菌肽;三黄肉鸡;死亡率;料肉比
抗菌肽是Stainer等(1981)在昆虫中发现的,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甚至能抑杀真菌、寄生虫、含包膜病毒及肿瘤细胞,并且作用迅速,选择性强。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肽,细菌不易获得耐药性,使用效果稳定,属于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致细菌耐药性的一类环保型饲料添加剂[1]。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物,抗菌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该试验主要考察抗菌肽及其他抗生素对肉仔鸡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抗菌肽在规模化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大肠杆菌是引发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危害畜禽及人类的健康。大肠杆菌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疾病,每年由这种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治疗大肠杆菌病的常规方法是使用各种抗生素,但随着大量耐药菌的出现,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已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虽然科研工作者不断研制出新型抗生素,但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的变异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相反,细菌的耐药谱却在不断扩展,因此急需研制新型抗菌药物及制剂来解决耐药性问题[2]。而抗菌肽正是最近研发出来的一种广谱抗菌生态试剂,是替代抗生素的一类微生态制剂,而且无副作用,也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谱。本试验利用抗菌肽这一微生态制剂作用于三黄肉鸡整个饲养周期,防止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再用两种抗生素作以对比,用来评价抗菌肽的作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所需材料
1.1.1 三黄肉雏鸡:购自于石河子市北泉镇孵化场
1.1.2 饲料:由新疆石河子市泰坤饲料公司按照三黄肉鸡生长需要提供,分不同阶段饲料(包括1~-22日龄饲喂雏鸡料,2.64元/ kg;23~45日龄饲喂中鸡料,2.54元/kg;46日龄到出售饲喂大鸡料,2.44元/kg)
1.1.3 抗菌肽:颖肽二号2000,购自北京中农颖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4 抗生素: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购自石河子北泉镇某兽药店
1.1.5 工具:电子称
1.2 试验设计
对整个生长周期(1~75日龄)的1200只三黄肉鸡采用饮水的方法,整个生长周期中,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和抗菌肽按不同剂量分别使用3次。每次连续饮水3d。
1.2.1 抗菌肽使用计量(每一千克抗菌肽拌料1000kg饲料,饮水用量减半)
第1次使用在鸡17日龄,用量10g每次;
第2次使用在鸡31日龄,用量17g每次;
第3次使用在鸡45日龄,用量25g每次。
1.2.2 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使用计量(参考说明书,预防量减半)
第1次使用在鸡17日龄,用量30g每次;
第2次使用在鸡31日龄,用量40g每次;
第3次使用在鸡45日龄,用量50g每次。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软件、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抗菌肽、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使用后对鸡的料肉比有明显的差异
氧氟沙星试验组的料肉比为2.66,氟苯尼考试验组的料肉比为3.16,抗菌肽试验组的料肉比为2.37。其中抗菌肽试验组的料肉比最低,饲料报酬最高;反之,氟苯尼考试验组的料肉比最高,饲料报酬最低。参考:新疆泰坤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的料肉比为2.6~2.7,三个试验组的料肉比差异极显著(p<0.01)。
2.2 抗菌肽、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使用后对鸡的死亡率有较明显的差异
氧氟沙星试验组的死亡率为3.96%,氟苯尼考试验组的死亡率为3.02%,抗菌肽试验组的料肉比为1.86%。其中,氧氟沙星试验组的死亡率最高,抗菌肽试验组的死亡率最低。
3 讨论
试验选择耐药谱广的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用来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笔者在石河子地区调查到这2种抗生素的效果是近期该地区比较理想的抗生素。试验中笔者对2组试验鸡群定时添加,即半个月添加一次,且用药量减半,只是用于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在试验过程中,氧氟沙星试验组的鸡的死亡率较高,氟苯尼考试验组次之,抗菌肽试验组的效果最好。
试验结束后,我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抗菌肽不仅降低鸡群的死亡率,而且还提高了鸡群的生产性能,这与李传普[3]等人研究的试验结果相符。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过对氟苯尼考试验组鸡群、氧氟沙星试验组鸡群和抗菌肽试验组鸡群的死亡率、料肉比的统计,证实了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抗菌肽能保护宿主免遭具有危害性和潜在致死效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有TLR诱导的过量炎症反映[4]。试验中,肉鸡的成活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其原因可能在于抗菌肽不仅能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真菌和病毒等,还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从而增进肉鸡健康成长。
[1] 温刘发,何丹林,张常明,等.抗菌肽酵母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中国饲料,2001,(23):22-23
[2] 鲁会军,韩文瑜,雷连成,等.致病性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裂解试验[J].中国兽药杂志,2002,36(5):28-31.
[3] 李传普,陈安国,丁升艳,等.抗菌肽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2008,(3):31-33.
刘功成(1990—),重庆合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屈勇刚(1971—),男,陕西渭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2013B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