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4-05丁厚辉王宇恒刘世娟贵州省黔西县农牧局551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真胃红白线虫病

丁厚辉 王宇恒 王 玉 刘世娟(贵州省黔西县农牧局 551500)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丁厚辉 王宇恒 王 玉 刘世娟
(贵州省黔西县农牧局 551500)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此病遍及全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收益,甚至经济亏损的局面。

2015年8月初,本县定新乡某养羊户前来反映,2013年初建羊场,引进湖羊210只,至2015年7月已发展到480多只。2015年8月大小羊只相继发病死亡,20多天就死羊近百只。请求本单位技术人员前往诊断治疗。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羊被毛粗乱、消瘦、精神萎靡,行走无力,严重时卧地不起,眼结膜苍白,下颌间或下腹部水肿。症状以贫血、衰弱和消化紊乱为主。大便有时带有粘液,以后因严重消瘦陷于恶病质死亡。

2 剖解

剖检病羊,可见真胃、小肠内有大量红白相间的毛发状线虫,长度为15~30mm,吸附在胃黏膜上或游离于胃内容物中。有的绞结成团,有些还会慢慢蠕动。病死羊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呈淡红色且不易凝固。其它脏器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3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特别是剖检死羊后,可见真胃、小肠内有大量红白相间的毛发状线虫,便可初诊为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显微镜检虫体,呈淡红色。生殖器官环绕于因含血液而呈红色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二线互相捻转的外观。因此便可确诊为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4 治疗

治疗本病可选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 、丙硫苯咪唑(抗蠕敏)、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本次选择的是左旋咪唑片。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的驱线虫药,毒性较低,价廉。用量20~25mg/kg体重,对全群羊进行个体灌服。首次用药后隔5d重复投药一次。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彻底清除羊粪,并按2d一次对圈舍及场地全面消毒。通过半个月的时间,病情得到全部控制。随机剖检痊愈羊2只,胃肠内未见活体线虫。

5 预防

(1)用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药物预防必须是有计划的进行。每年对全群羊要做两次预防性驱虫,一次应在晚冬或早春(2~3月份),另一次在秋季(8~9月份)。根据本场的发病情况,应在5~6月份增加一次驱虫。羔羊断奶后及时进行首次驱虫。母羊应在产前2周和产后4周各驱虫一次。 新购入的羊应适时驱虫1~2次。(2)在用药物预防本病的同时,还应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特别注意不要让清理养殖场的污水混入饮水。对羊排出的粪便及时清扫,将粪便堆集在适当的地点进行发酵处理,以消灭虫卵和幼虫。适时对圈舍进行药物消毒。(3)加强饲养管理,淘汰病弱羊只,合理补饲精料,以增强羊的抗病力。

6 原因分析

消化道线虫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虫种,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主要发生在7~9月份,造成本次寄生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未进行预防性驱虫,忽视环境消毒,未能及时清除羊粪,给虫卵创造了适宜的发育条件。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4~5d孵出幼虫,继而污染草料,当羊只采食了被污染的草料而造成群体性发病。

收稿日期:(2015–12–18)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3-0064-02

猜你喜欢

真胃红白线虫病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和呼吸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奶牛真胃阻塞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红白蓝之蓝》
苗岭迎新——红白相映春意浓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
奶牛真胃异物阻塞的诊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