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6-04-05王志文
王志文 张 莉
南京市中医院骨科(南京210001)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王志文张莉△
南京市中医院骨科(南京210001)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骨科住院需非手术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ODI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后ODI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
主题词 椎间盘/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按压穴位帖敷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它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为了缓解目前的疼痛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1]。我科自2014年以来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来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共纳入60例进行观察,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27~73岁,平均51.3岁;病程为15~180d;按照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腰腿痛的28例,腰腿痛伴肢体麻木的18例,腰腿痛伴下肢活动受限的14例。按中医证型分:血瘀气滞证38例,肝肾亏虚证16例,寒湿痹阻证6例。
纳入标准符合本病中医诊断标准;本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类型;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岁,男性或女性。
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盘突出症合并腰椎肿瘤或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器官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患,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卧床休息、佩戴腰围、适度功能锻炼等一般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J20140072)200mg, 2次/d;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国药准字Z20025337)1.50g, 2次/d,共14d。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的一般治疗,再给患者进行腰部及下肢穴位按摩,最后点穴定位予穴位贴敷。方子组成:透骨草、杜仲、忍冬藤、川断、千年健各15g,红花、灸草各6g,白芥子、落得打各20g,吴茱萸、仙茅、虫各10g,制乳没各15g,细辛3g,制川草乌各3g等中草药组成透骨散方子。研磨成粉末,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国药准字H370235568)调成膏状,做成黄豆大小贴于3×3cm的敷贴中备用。选择主穴: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环跳(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临证加减。辨证寒湿取腰阳关(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肾虚取肾俞,瘀血取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次髎(在骶区,正对第2骶孔中)[2-3]。
操作方法穴位按摩:核对确认患者,松开衣着,暴露穴位按摩部位,注意保暖;选择正确的按摩手法,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时间符合要求。按摩方法:患者取舒适俯卧位,以腰部足太阳膀胱经、患侧下肢足太阳经穴如委中等,或足少阳经穴如环跳等。经沿脊柱两侧用双手掌反复按摩腰骶椎两侧用手掌跟部反复按揉数遍,放松腰部肌肉,在病变穴位压痛点用双拇指或肘尖按压5min,力用在拇指指腹或肘尖部,有节奏的按摩穴位,依次按摩肾俞、环跳、委中、三阴交等穴位。每穴按摩30~60s,按摩时慢慢加力,以患者耐受为度,直至腰部及腿部发热,频率2次/d,一般餐后2h操作。在有压痛点的穴位上做记号,以备穴位贴敷用。观察: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力度或停止操作,以免发生意外;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终末处理,记录;穴位贴敷备齐用物,做好解释;根据病情选择穴位;0.9%盐水清洁皮肤,待干;将准备的敷贴贴在确定好的相应穴位上;协助患者穿衣、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4h后取下。注意事项: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推法、揉法、按法、捏法、搓法等;操作前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疤痕等部位禁止按摩;穴位贴敷取下后观察贴药局部皮肤情况,药物过敏者慎用;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观察指标腰痛ODI(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分标准[4]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ODI评定。ODI是患者自我量化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表,共有10项,分别是腰痛或腿痛程度、个人生活料理情况如洗漱、穿衣等、提举重物情况、行走状况、坐立状况、站立状况、睡眠状况、性生活状况、社会生活状况、旅行状况。每项共有6个选项,分别是0~5分(0表示无任何功能障碍,5表示功能障碍明显),总分=(所得分数/5×回答问题数)×100%。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量化评分,采用直观模拟标度尺评分法,以0~10表示疼痛的强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极度疼痛,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己评定。
疗效标准[6]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工作,直腿抬高大于70°;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50°~7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7例(23.33%),好转21例(70.00%),未愈2例(6.67%),;对照组治愈3例(10.00%),好转20例(66.67%),未愈7例(23.33%)。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28例(93.33%),对照组23例(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由附表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O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ODI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ODI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讨论本病属中医学“痹症”、“腰痛”范畴,从经络循行部位看,主要累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依据经络取穴,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肾精亏虚风寒湿邪痹阻,血运不畅瘀滞腰络或外伤导致瘀阻经络气滞血瘀气机不通,不通则痛。辨证施治,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7]。“腰为肾之府”,肾俞可益肾壮腰;“腰背委中求”,取委中可疏利膀胱经气,祛除经络之瘀滞,腰夹脊为治疗腰腿疾病的要穴,故脊柱两侧用双手掌反复按摩腰骶椎两侧用手掌跟部反复按揉数遍,可疏通局部气血;由于本病病变在足太阳(委中)、足少阳经(环跳),故循经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痛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2]。三阴交主治下肢痿痹,阴虚诸证等;腰阳关和次髎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膈俞主治血瘀诸证等。
穴位按摩法和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传统操作,穴位按摩法是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一种技术操作[8]。穴位按摩可以调节阴阳、补虚泻实 、消积除满、舒经活血、止逆、止吐、止痛等功效;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2]。历代文献对穴位贴敷的记载十分丰富。如《太平圣惠方》记载:“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我院运用透骨草、红花等组方的透骨散方子研磨成药粉,透骨草、红花等属辛温之品,具有散寒行气,通络止痛之功效[9]。溶媒用了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其中所含盐酸林可霉素为抗生素,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剂,外用具有止痛、止痒作用。穴位按摩法只能在操作时刺激穴位,穴位贴敷法在没有按摩穴位下直接贴于穴位上,药物渗透至皮下,作用缓慢。若先进行穴位按摩刺激穴位,再行穴位贴敷,药物能更好的起止痛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表明,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使用安全、方便、痛苦小、治愈率高,只有两种方法配合时效果才能增强,从而改善了腰腿痛的症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国林,何元诚.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18⑸:70-72.
[2]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秦莉芳,李文杰,仝俐功,等.查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54-56.
[4]Fairbank JC, Pynsent PB. The OswestryDisabilityIndex[J].Spine(Phila Pa 1976),2000,25(22):2940-2952.
[5]张震,李维,时广宇,等.疼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联合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结石定位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11(40):1011-1022.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7]黄一琳,侯晓桦,李西林,等.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8(36):1065-1065.
[8]张雅丽.实用中医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08.
[9]滕佳林.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7.
(收稿2015-11-02;修回2015-12-10)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