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弓形虫病的治疗及预防
2016-04-05吴新华
浅谈猪弓形虫病的治疗及预防
弓形虫病是通过球虫亚纲,真球虫目,弓形虫属的刚地弓形虫感染而引发的,该虫不仅可以感染动物,而且还能够引发人类感染。1952年由美国法瑞尔首次报道了猪弓形虫病,之后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该病的存在。我国是该病发现较晚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早在兔子和猫的机体中分离得到了弓形虫。1977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从猪体中分离得到了弓形虫,但是在发现初期,并没有做最终的鉴定和确定。猪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现象,分别使用不同的药物都没有能够治愈该病,最终病猪多数病亡,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养殖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后,该病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流行,但大多数都呈隐形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
1 临床症状
弓形虫病的发病率很高,能够达到60%~65%,症状为体温迅速升高,最高时可以达到41℃甚至更高,高温持续期可以达到7~11 d;呼吸不顺畅并且十分急促,鼻涕较多呈透明型,眼内出现浆液和黏稠物,常出现便秘,外附有黏稠液;有的病猪在后期粪便出现稀状,尿液呈淡黄色或者呈橘黄色,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缓。病猪在发病数天后,后肢麻痹症,随着病情的加深,耳垂、肢体以及腹部会出现紫色斑点,有的会出现小红点,更严重的病猪耳朵尖会出现坏死症状,眼睛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最终病猪呼吸极为急促、困难,体温急速下降,病猪死亡。当孕猪发生此病时,流产和死胎现象比较普遍。
2 病理变化
严重患畜会全身发生病变,其内部器官都会出现异常,淋巴结、肝脏、脾脏、心脏、肺等出现肿大,并且在表面出现少许血点和坏死灶。肠道中会出现充血现象,肠黏膜会出现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腔以及腹腔内会出现大量的渗出液,同时可见弓形虫的速殖子存在于细胞的内侧和外侧。在急性病的研究中表明,急性主要见于仔猪中。慢性病例各器官都会出现水肿症状,并且存有坏死灶,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的表现为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淋巴结、肾脏、肝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比较显著,但是虫体不易见到。年龄稍大的猪群常见慢性病变。
3 治疗
治疗猪弓形虫病的药物应选择含有“甲氧苄氨嘧啶”的磺胺类药物。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认清“增效”以及“复方”的字样,这代表该药物含有甲氧柏楠嘧啶。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内含10%磺胺-5-甲氧嘧啶和2%三甲氧苄胺嘧啶),按≤2 mL·kg-1体重,肌肉注射,1次·d-1,连注3~5 d。乙酰螺旋霉素,按5 mg·kg-1体重,服2次·d-1,首次倍量,连服2~3 d。利用兽医强手,其主要成分是氮米磺胺间甲氧嘧啶纳,0.1 mL·kg-1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注射标准为1次·d-1,连续应用5 d。如果疗效不明显可以增加次数≤2次·d-1,总注射天数≤7 d。利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弓形虫病的治疗时要防治其交叉感染,可以利用抗病毒1号,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紫锥菊提取物等,按0.1 mL· kg-1体重进行肌肉注射,1次·d-1,连续使用5 d。使用益康素,其主要成为是寡糖类饲料添加剂,30~50 g·50 kg-1体重和维生素C 100 g·50 kg-1体重混合使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病毒的入侵具有极好的防治功能。
4 预防
规模猪场弓形虫病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感染猫粪便进行传播的,因此饲养场除了禁止养猫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野猫的进入,严防饮水及饲料被猫粪直接或间接污染。控制或消灭鼠类,鼠类是该病的移动传染源,可将弓形虫病带到整个猪舍,加快该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能够造成猪养殖的巨大损失。坚决坚持淘汰机制,对仔猪进行甄选,如果是自己养殖场的仔猪要对母猪先进行检测,掌握母猪是否携带弓形虫卵囊,如果需要应对仔猪进行检测,以免仔猪体内含有弓形虫卵囊,如果是外来引入的仔猪,要对仔猪进行严格的检查,要定期对猪舍的猪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有弓形虫病症状的猪应进行分栏处理,发现严重的要及时淘汰,淘汰之后对猪舍要进行彻底清理,无死角消毒;对于体弱多病的仔猪也要采取淘汰机制,由于仔猪机体抗病能力较弱,容易被弓形虫所侵入感染。一旦疏于防范有可能造成弓形虫病的流行和爆发。预防弓形虫病的基础条件是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对于猪的粪便要及时清理,清理后的工具要进行清洗干净,饲养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服装要专用而且要勤洗,如需要铺放蒲草的,要进行定期处理,切勿搁置时间过长,使细菌滋生,弓形虫卵囊感染寄生宿主。大部分消毒药对卵囊无效,即使产生作用,效果也微乎其微,可利用蒸汽或者加热的方式对卵囊作用,能够使其失去毒力作用,或者直接将其杀死。
此外,还需加强对弓形虫病危害的宣传力度,利用印发宣传册、科普大集和网络媒体等媒介等,使人们认识到此病的危害,明白弓形虫的生活史及传播途径,只有做到人人皆知,才能做到有效预防。在该病流行的地区兽医人员还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及时掌握动态,为此病确诊提供依据。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吴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