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用于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疗效观察

2016-04-05沈兆红

山东医药 2016年36期
关键词:毒副生存期卵巢癌

沈兆红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临沂276400)



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用于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疗效观察

沈兆红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临沂27640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120例,其中108例作为观察组,均行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保守对症治疗(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力等)。两组治疗3个月时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植入前、后行Spitzer生活质量总体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随访3年,统计两组死亡例数及死亡原因等。结果 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有效率为76.9%,高于对照组的1.9%(P<0.05)。观察组期间出现转氨酶增高9例、总胆红素增高8例、白蛋白减少5例、碱性磷酸酶增高6例、白细胞减少10例、贫血4例、血小板减少5例,毒性分级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未出现以上毒副反应。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3年,观察组存活21例、死亡87例,中位生存期为17.9个月(95% CI为12.7~27.0);对照组存活0例、死亡52例,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毒副反应轻微。

卵巢癌;卵巢癌复发;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

卵巢癌致死率高、复发率高[1]。复发患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放疗是常用方法。新型低能放射性核素125I粒子具有适形性好、创伤小、应用简便、对周围组织及器官损害小等优点[2],已用于许多癌症的治疗。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研究观察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对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120例,年龄36~84(62.8±6.2)岁,穿刺活检病理为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70例、中分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62例、高分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5例、低分化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3例,均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卵巢癌复发。前期均行手术治疗,术前TNM分期Ⅲ~Ⅳ期;术后经超声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复发,初次手术距本次复发时间(23.3±8.1)个月;卡氏评分(KPS)>70分;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心、肺、肝、肾、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根据患者意愿并参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年龄、病理分型、复发时间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CT常规检查进一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形状、边界等,采用TPS系统制订125I粒子植入计划。采用80 Gy的处方剂量(PD),计算所需粒子总数、瘤内分布等。患者体位根据进针方向确定,行CT扫描,体表穿刺点利用CT定位线标出,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将18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至肿瘤中心平面,后退式植入粒子,放置间距0.5~0.8 cm。植入针拔出后压迫止血。复查CT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双侧卵巢均有病灶时,另一侧病灶的粒子植入需间隔3天以上。术后常规予止血治疗,并行TPS剂量验证。肿瘤匹配周边剂量(PVD)为80~100(91.6±3.6)Gy,植入125I数目为11~49(31.5±4.6)粒。治疗过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失访病例。对照组给予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如包括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力等。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疗效:治疗3个月时(治疗后)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3]评价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卵巢内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PR):卵巢内病灶范围较前缩小≥30%;无缓解(SD):卵巢内病灶范围缩小<30%,或增大<20%;进展(PD):卵巢内病灶范围增大≥20%,或出现新发肝内转移灶或远处转移灶。②毒副反应:治疗3个月时根据放疗肿瘤学组/癌症研究和治疗欧洲协会(RTOG-EORTC)标准评估[4]毒副反应。③生活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总体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健康、活动、支持及精神5个主题,各主题得分范围为0~2分,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④随访:两组均随访3年,统计死亡例数及死亡原因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CR 21例、PR 62例、SD 17例、PD 8例,有效率为76.9%;对照组CR 0例、PR 1例、SD 39例、PD 12例,有效率为1.9%;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转氨酶增高9例、总胆红素增高8例、白蛋白减少5例、碱性磷酸酶增高6例、白细胞减少10例、贫血4例、血小板减少5例,毒性分级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未出现以上毒副反应。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粒子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67±0.72)、(8.62±0.43)分(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71±0.63)、(3.09±0.41)分,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4 预后随访 随访3年,观察组存活21例,死亡87例,1年生存率69.4%(75/108)、2年生存率48.1%(52/108)、3年生存率19.4%(21/108),中位生存期为17.9个月(95%CI为12.7~27.0),死亡原因为盆腔内转移26例、盆腔外转移27例、并发症19例、其他15例。对照组存活0例、死亡52例,1年生存期34.6%(18/52)、2年生存期0.0%(0/52),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卵巢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复发率高,卵巢癌复发后再次进行手术效果欠佳。近年来核医学得到快速发展。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是利用I粒子的放射性,将其制成颗粒源,将放射性粒子源经术中直视或超声、CT等仪器引导下直接植入到肿瘤组织内或肿瘤周围,对肿瘤细胞进行持续选择性的杀伤[5]。国外最先在原发性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125I粒子植入,与传统的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相比,125I粒子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无瘤生存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目前已逐渐成为前列腺癌早期的一线治疗方案。125I放射性粒子可以对肿瘤细胞持续产生作用,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延长细胞周期,导致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6]。125I粒子植入属于放疗范围的近距离内治疗,其放射剂量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故125I粒子植入后可以在局部产生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较低,具有放射线高度适形[7]。Lee等[8,9]研究发现,低剂量率碘粒子照射可明显改变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DNMT1、DNMT3b表达,从而改变癌细胞表观遗传学。本研究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亦高于文献报道[10];观察组1年、2年、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卵巢癌复发患者疗效明显。

尽管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症效果明显[11,12],但由于其仍是放射性治疗,其带来的毒副反应仍不容忽视[12]。Martinez-Monge等[14]报道,行近距离高剂量率125I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0%。本研究观察组毒性分级均为1、2级,未见3、4级毒性反应,且对症治疗后缓解,提示本研究采用的粒子植入剂量及方法可行。对照组仅采用保守对症治疗,未出现以上毒副反应。我们体会,125I粒子植入的剂量应按照TPS要求,粒子源应相互平行并成直线排列,尽量使粒子分布均匀,粒子之间的纵横距离均按1 cm等距分布;操作中应尽可能在粒子植入后将网膜覆盖在植入区,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出血等[15,16]。综上所述,CT引导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1] 汪丽娟,张艳华,陈霞,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4):2047-2050.

[2] 廖江荣.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4):61-61.

[3] Lencioni R, Llovet JR. Modified RECIST (mRECIST) assess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Semin Liver Dis, 2010,30(1):52-60.

[4] 吕进,曹秀峰,朱斌,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6):1615-1617.

[5] Park DS, Gong IH, Choi DK, et al. Radical prostatectomy versus high dose permanent prostate brachytherapy using iodine-125 seeds for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prostate cancer:a matched cohort analysis[J]. World J Urol, 2013,31(6):1511,1517.

[6] 伦俊杰,赵俊玲,孙建业,等.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6):494-497.

[7] 李鸿汀,谢旺容,黄蓉,等.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392-393.

[8] 梁吉祥,杨景魁,郑广钧.125I粒子植人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1):16-18,21.

[9] Lee YS, Kim SJ, Min HJ, et al. PAUF promotes adhesiveness of panereatic cancer cells by modulating focal adhesion kinase[J]. Exp Mol Med, 2011,43(5):291-297.

[10]夏俊贤, 陈敬华,田忠凯,等.3种不同化疗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对比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3):210-212

[11] 许旭,赵龙栓.125碘癌肿内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79-80.

[12] 周正,杜云峰,李涛,等.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和放射粒子对正常胰腺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3(2):123-127.

[13] 费勇,郭平.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头颈癌的效果评价[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6(1):22-24

[14] Martinez-Monge R, San-Julian M, Amillo S, et al. Perioperative High-dose-rate brachytherapy in soft tissue sarcomas ofthe extremity and superficial trunk in adults:inital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J]. Brachytherapy, 2005,4(4):264-270.

[15] 严茂军.胆肠Roux-en-Y吻合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壶腹周围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9):53-54.

[16] 汪建华,左长京,邵成伟,等.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1):877-881.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2.033

R737.31

B

1002-266X(2016)36-0093-03

2016-05-30)

猜你喜欢

毒副生存期卵巢癌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