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现状分析和建议

2016-04-05郭向阳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屠宰场源性屠宰

郭向阳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凤庆 675900)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现状分析和建议

郭向阳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凤庆 675900)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也逐渐攀升,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基层由于存在地域限制、基础设施薄弱、检疫技术人员匮乏、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越来越高。动物屠宰检疫是防控动物疫病传播的有力手段和动物成为人类安全食品的最后一道防线,笔者通过在基层从事动物检疫等相关工作多年,对基层动物屠宰检疫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现状分析;建议

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向屠宰场(厂、点)派驻(出)官方兽医对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检疫的过程,分为进场检疫和屠宰同步检疫两个方面,对合格的动物出具准宰通知,对合格的动物产品加盖合格印章并出具检疫合格证,对不合格的动物采取系列防控措施,对不合格的动物产品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和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目的。基层动物屠宰检疫按地域分大多数是县级定点屠宰场(厂)的检疫和县城不能覆盖的边远山区的乡村生猪定点屠宰点的检疫。

1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现状

1.1 动物屠宰场(厂、点)设置不足导致检疫方式多样

大多数基层设置一个县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厂),屠宰的生猪产品无法覆盖整个县,这就需要边远的乡村需要设立生猪定点屠宰点。但是,即便设立了定点屠宰场(厂、点),由于城镇化程度低,县级场(厂)的产能低,覆盖率低,特别是乡镇山宽人户稀,群众意识差,不积极配合,使得定点屠宰点更是举步维艰,难以维持,甚至倒闭不干,这就导致基层的检疫人员不得不根据当地情况开展多种方式检疫监管,采取流动检疫、临摊检疫等,存在检疫不符合规程、检疫部位不全、甚至检疫不到位状况。当前,猪肉是我国的主要肉食品,牛、羊、禽类因城镇化程度低消费主体分散等因素影响难达到设定点屠宰场的条件,目前多数还没有设置,只能做到临摊、临户监管、检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密集程度增加,消费群体增加和集中,该方面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1.2 动物屠宰场(厂、点)设施简陋导致检疫流程不规范

动物屠宰场(厂、点)设施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的相关设施,有些地方特别是边远山区屠宰点还没有设立检疫室、隔离圈、急宰间和无害化处理设备,与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要求差距较大,这就导致派驻的官方兽医在实施检疫时无法按规程行使职权。因为投入不足,设施简陋,很多地方还存在代宰模式,偏向屠商要求居多,依法依规屠宰操作存在不足,执法人员在执法时要面对很多屠商,涉及面广,执法难度大,容易造成群体事件,以上种种最终影响了检疫流程的规范程度。

1.3 检疫设施落后

基层大部分屠宰场(厂)检疫室设施、设备、工具等配置不全面,相关快速检疫设施试剂缺乏,特别是乡镇级屠宰检疫,官方兽医和协检员在检疫过程中大多只能按照已具备的传统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并作出决策,没有更为先进的决策依据,这就可能使处在潜伏期的病害产品流入市场。

1.4 检疫人员不足,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苦、脏、累,行业吸引力不高,大多数存在检疫人员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状况。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编制人员10人以上不足20人,多数中坚力量赴在定点屠宰检疫上,难以兼顾面上工作和指导监督乡镇,乡镇人员更少,只有2~3人,有的地方只有1人。而在该行业队伍中,年龄相对偏大,人员素质不高,真正具备检疫专业技术的人员更不多,工作上又要搞好疫病防控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多方兼,基本上是“见子打子”,使检疫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1.5 产地检疫工作不够完善,屠宰检疫索证难

产地检疫是对出栏动物离开养殖地点前实施的检疫,是最基础的检疫工作,鉴于基层山宽人户稀,防疫、检疫人员不足,动物免疫、免疫有效期跟踪、免疫标识佩戴、免疫相关档案填写等工作不够完善,存在本应提供给检疫员的产地检疫的依据不足,再加上养殖场、户认识不够,嫌麻烦不主动报检和畜禽贩运户和屠商忽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能省则省等等因素,影响产地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致使屠宰检疫索证难。有的畜禽贩运户为了图方便在半道上随便找一处申报,要求给予出证,违反了产地检疫规程,失去了产地检疫的意义。官方兽医不接受检疫出证就以各种借口搪塞,辱骂,甚至直接进入屠宰场(厂、点)点硬闯,硬闯不成就拿基层检疫员不快速到位等各种借口聚众闹事。这就导致入场(厂、点)索证难度大,入场(厂、点)动物潜伏疫病隐患高。入场(厂、点)索证不严格又造成产地检疫可有可无、难以开展的恶性循环。

1.6 群众意识差对动物检疫认识不足

基层山宽人户稀,致使有一批游走于山村的畜禽贩运户有一定的利益空间,而这批人员都是小本经营,机动性强,走村串户购买畜禽,转手卖到集市或其他农户,由于法律意识低,受利益驱动,手续能免则免,有的甚至出现故意购买患病畜禽及其产品谋取暴利。基层大多数人民群众在购买动物养殖和购买动物产品时受传统思维影响,认为挑剔货主特别是认识的货主丢面子,伤感情,不认真索证,没有站在地方发展的高度,认识不到就算对自己造不成多大伤害,也会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影响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收入。当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到来,出现差池而追悔莫及。

2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建议

2.1 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动物防疫检疫氛围

理顺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做好宣传是关键,要利用各种渠道、分层次、一级一级宣传下去,直达生产源头,提高养殖户、畜禽贩运户、屠宰行业、动物源性食品生产企业,广大消费主体提高认识,明白行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并不只是某一个环节管好就行,需要从生产源头做起,环环相扣才能最终得到保障,需要政府重视,各行各业支持,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做到从我做起、人人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

2.2 加强动物检疫人才的培养,充实检疫队伍

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对检疫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但目前基层动物屠宰检疫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动物屠宰检疫相关的知识,仅仅凭借工作经验开展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想要使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及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要加强对动物屠宰检疫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如多在高等职业院校或者大学设置动物屠宰检疫相关专业等。其次是着实提高现有的人员的水平也十分重要。再次是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苦、脏、累特别是屠宰检疫环境较差,这使得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该行业工作,为此要积极优化其工作环境,提高行业待遇,增强行业吸引力,进而充实行业队伍,组建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行业队伍,达到基层动物养殖环节监管、免疫注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都能够人员充足,有序开展。

2.3 加强屠宰场(厂、点)监管,促进其防疫条件合格

多措并举,科学规划。对人口密集区的县城屠宰场(厂)进行整改、完善设施、转变屠宰模式,取消代宰模式,扩大生产能力和强化流通,增加覆盖面。对边远山区结合实际、根据地域情况合理设置定点屠宰点,配备与之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和人员,促进屠宰检疫方式合法、流程规范。对经过整改,还是无法达到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或搬迁新建,以达到防疫条件条件合格为准。

2.4 加大投入,完善检疫设施、设备

先进的仪器设备、特别是的快速检疫设备是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把动物卫生监督、检疫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维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2.5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竭力配合,对在养殖、贩运、屠宰,销售动物及动物产品等各个环节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处理,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积极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确保动物屠宰环节检疫工作有序开展,屠宰质量安全可控。

3 结语

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依法依规开展,必须从动物养殖场户依法依规养殖、依法依规申报产地检疫,规范运输过程,这些环节的监管和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出台一些与基层相适应的政策、制度、规章和加大相应的投资,建立建设顺应基层实际的机制和体系,保障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1] 张林.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87-287.

[2] 张惠萍,董立福,孙学全.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现状与对策[J].畜禽业,2014,(8):71-73.

猜你喜欢

屠宰场源性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四川绵阳将依法关停237家生猪屠宰场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