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草原的保护与建设
2016-04-05桑吉草
桑吉草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甘肃甘南 747000)
谈草原的保护与建设
桑吉草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甘肃甘南 747000)
草原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不仅仅可以提供畜牧养殖所必需的牧草,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持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原资源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建设迫在眉睫。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草原的保护与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剖析草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草原;保护;建设
1 前言
草原资源是尤为宝贵的,如何尽快实现草原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近些年来,甘肃甘南州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草原资源环境的恶化,生态保护与利用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都急需解决。
2 草原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近些年来,草原环境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生态功能的退化严重
草原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然而生态功能的恶化却日趋严重,不仅仅牧草的产量下降明显,而且毒草、杂草的数量增加明显,季节性和永久性裸地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水土流失以及湿地的缩萎现象也日趋显著。
其次就是突出的生态保护与利用矛盾
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草原的畜牧业基础配套设施还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粗放的放牧生产依然是最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仅牧民的经济收入会遭受影响,同时草原也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具体来说就是不断加剧的草原退化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可持续发展遭受严峻挑战,再一个就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能、思想观念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牧民增收主要依靠增加牲畜饲养量,没有摆脱“人口增长—牲畜扩增—草原退化—效益低下—牧民增收难”的恶性循环,远远超出了草原的实际承载能力。
再一个就是缺乏有力的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撑,主要是缺乏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撑,这就导致在建设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进程大大延缓,再一个就是没有人才与科技的支撑,即便有了好的项目,却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进程,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就是先进理念的树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草原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草原无论是对人们的生活,还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经济的发展同样带来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更有能力建设好、保护好草原资源,因为要更加重视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
其次就是要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经济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制约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瓶颈,而生态补偿又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笔者建议可以在立足当地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起对生态保护区的长期、稳定的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再一个就是要全面启动和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草原生态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高原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以及草地沙化治理工程等。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是建设和保护草原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尽快将目前可以利用的草原全部纳入到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范围中,并酌情提高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适当延长补助的年限,保证退牧还草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原湿地保护工程的建设主要可以采取填沟还湿、限牧还湿、治沙还湿以及灭鼠保湿等措施,有效提升湿地的保护率,逐步恢复已经遭受破坏的湿地系统。
第四就是不断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生态、低耗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是发展现代畜牧业。通过以草定畜、畜种改良、圈舍饲养等措施,降低牲畜死亡率,提高牲畜出栏率,实现牲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为主的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变。二是加强产业基础建设。专项支持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饲草料储备基地和牧草种子基地;加大对暖棚、贮草棚、圈舍等生产设施投资力度,建议将牧业机具纳入农业机具补助范围。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与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进行新的生物、生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开发生化制品和特色产品。同时,加大对民族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最后,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和人才引进的速度
在草原建设和保护的实际进程中,必须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和人才引进的速度,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良好效果的。为此,一定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力争研究开发一批技术新、成本低、科技含量高、治理效果好的科技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牧区教育的投入和牧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促进牧区劳动力的转移。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好草原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立足当地的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途径,加快推进草原建设和保护的进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实现草原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1] 沙依拉·沙尔合提,焦树英.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浅谈[J].草业科学,2008,(4):46-50.
[2] 张江玲,杨刚,阿斯娅,等.新疆草原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及牧民脱贫致富的建议[J].草食家畜,2011,(1):5-6.
[3] 万里强,李向林,何峰.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对策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1,(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