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要点
2016-04-05周泓燕
周泓燕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农牧局,四川宁南 615400)
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要点
周泓燕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农牧局,四川宁南 615400)
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其防控及扑灭的难度较大。而春、秋季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如何通过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危害,保护畜禽健康,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有关防疫要点做简要陈述.
山区;农村;动物防疫;要点
1 遵守动物防疫原则
充分利用春、秋两防为契机,按照 “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依法实施强制免疫。将交通沿线、养殖园区、养殖大户、养殖户聚居区作为免疫防控的重点区域。做到重点突出,全面推进,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应免尽免。
2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日常送科技下乡或开村民小组会的机会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为防疫工作顺利、全面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 严格免疫操作技术
3.1 合理储存和运输疫苗
疫苗应在低温的条件下进行运输,如果外界环境温度不超过8℃时,疫苗可常规运输,当超过8℃以上,需冷藏运输,可用保温箱或保温瓶加些冰块进行运输。疫苗的储存则要符合说明书要求,通常弱毒活苗须冷冻保存,灭活苗及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等稀释液应2~8℃保存,不得冻结。特别要注意疫苗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应严防日晒及高温,尽量避免由于温度忽高忽低而造成反复冻融的现象,以免疫苗失活或降低效价。
3.2 疫苗使用前要仔细检查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有沉淀、发霉、有异物、发臭或瓶塞松动、瓶身破裂或不明来源以及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应坚决不用。
3.3 做好器械、术部消毒
注射用具在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免疫注射时做到一畜一个针头,家禽一户一个针头,以防交叉感染。接种前应对术部应用5%碘酊或75%酒精进行消毒。
3.4 规范注射操作方法
注射前应观察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只有健康的动物才能接种疫苗。注射部位应准确,疫苗应现用现配,配制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按正确剂量进行注射,禁止打“飞针”。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灭活疫苗使用前应置于室温中使其达到常温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匀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完毕,已稀释或打开的疫苗必须3h内用完(3h内未用完应加冰袋保存在保温箱内,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吸取疫苗时应使用专用针头,不得用注射过畜禽的针头吸苗,以防污染疫苗。同时注射两种疫苗时应使用两具注射器,分部位注射。
3.5 注意应激反应
防疫员要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一旦发现接种动物过敏,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对症治疗,也可以往畜体上泼冷水、放鼻中、耳尖、蹄头血。
3.6 严格无害化处理
对用过的疫苗瓶、器具、未用完的疫苗以及应激死亡的畜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7 严格药物的使用
动物免疫前后至少4 天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干扰素和抗生素,亦不要使用消毒液(粉)消毒圈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 完善动物免疫档案
要切实做到免疫档案资料的记录、签字和保存,特别是生物药品入库、出库、保管、免疫注射记录,以及免疫情况汇总表、标识领取使用,回收记录的签字盖章等需记录详细,妥善保存。其保存期不得少于3年。
[1] 潘水春,龚俊文,沈义勇,等.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3):87-87.
[2] 赵磊堂.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要点[J].中国动物保健,2013,(10):26-27.
[3] 张国柱.春季动物防疫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2013,(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