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2016-04-05朱永清
朱永清,梁 强,谢 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6)
加快推进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朱永清,梁强,谢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甘薯是四川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四川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甘薯在农业生产布局中的地位、营养保健作用、精深加工成果以及农民增收方面,阐述了四川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改善种植结构、减少产后损耗、研发特色营养主食加工技术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甘薯;加工业;建议
甘薯,又名红薯、红苕,是四川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4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3.33万hm2左右,年产量1300万t以上,居全国第1,相当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甘薯产量的总和。加强甘薯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将四川得天独厚的甘薯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和经济优势,对促进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食物营养结构,带动薯农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四川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1.1甘薯在四川农业生产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甘薯在四川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广。甘薯与水稻、玉米等作物相比,生产成本低,肥水要求低,具有耐旱、耐贫瘠、高产、高干物质、高淀粉和保健营养成分丰富的特点。特别是甘薯长期以来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抗旱作物之一,适合在西南地区占农田比例60%以上的丘陵山坡地、旱地和常年缺水、干旱地带种植,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形成了稳定的种植模式,并与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四川最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粮食作物之一。
1.2甘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作用
甘薯含有均衡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等生理功能。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远高于许多蔬菜和其他粮食作物;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磷;鲜薯含有2.01~3.87g膳食纤维,相当于米、面的9~10倍,可以促进大肠蠕动,排除便秘,预防结肠、直肠、膀胱癌等疾病;含有日常主食的米、面所无法替代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可促进青少年发育和中老年保健。此外,甘薯是粮食中唯一的成碱性食物,在膳食中搭配一定的甘薯,改善膳食结构,保持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1.3甘薯加工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四川甘薯以鲜食为主,传统的淀粉粉条是主要的加工产品形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产业加工技术的发展,甘薯淀粉、粉条加工在产地逐步形成了从产地粗淀粉-精制淀粉-普通粉条到快餐粉丝的产业化加工链,即“农户(作为种植、淀粉和粉条加工者)-经销商-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相结合的产业化加工体系,在四川省甘薯主产区具有代表性,淀粉粉条加工产业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保健的关注,近年来开发了以鲜甘薯、薯泥和甘薯全粉为原料的薯类方便特色食品和主食食品,目前主要有甘薯全粉、甘薯全粉粉丝、甘薯挂面、酥脆小食品、蛋苕酥、烘焙食品等系列产品。此类产品的加工工艺与传统淀粉不同,鲜薯营养成分得到全利用,没有废水废渣,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甘薯独特风味和营养保健成分,避免了环境污染,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发展潜力大。
2制约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种植结构不合理,甘薯加工专用品种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由于栽培时间较长,四川种植的甘薯品种比较混杂,徐薯18、潮薯1号、南薯88等老品种已表现出明显的混杂退化的现象,病毒感染也较为严重,致使品质变劣和产量下降。但是,甘薯专用品种只有散户零星种植为主,仅占全省甘薯总产量的20%左右。适宜淀粉加工的品种有西成薯007、川薯219、徐薯22、豫薯13、商薯19、渝薯17等,适宜于鲜食、全粉加工以及特色风味小食品的品种有红黄心甘薯(南薯88、川薯20、川薯294、南薯012、香薯和心香)和紫薯(南紫薯008、绵紫薯9号和川紫薯2号)。在栽培管理方面,甘薯生产中很少施肥,物资和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率低,缺乏大面积集约化甘薯专用品种的种植和贮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甘薯加工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甘薯品质严重下降、单产量低、鲜销不畅,挫伤农户种植积极性,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发展优质低成本的甘薯全粉加工和贮藏鲜销的需要。目前需要积极发展集高产、高干物质、富含β-胡萝卜素、花青素、口感好于一体的红黄心和紫心加工专用品种。
2.2产后损耗严重,亟待研发甘薯贮藏技术
甘薯含水量高,易腐烂,贮藏损耗高。农户一般是利用冬季自然低温,在空闲屋内或室外的井窖、岩窖进行贮藏。由于缺乏贮藏设施和贮藏技术,损失一般都在15%~20%以上,有的高达30%。在收获后,非加工区的甘薯多被用于喂养牲畜,甘薯的饲料转化率和附加值低,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我省部分产区的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呈现出下滑和徘徊状况。所以,甘薯产地贮藏是制约我省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3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需要大力加强
甘薯产地初加工主要包括鲜甘薯的产地贮藏、干燥、淀粉加工、粉条加工以及全粉、薯泥等其它成品和半成品加工。甘薯产业要发展,初加工是关键。一方面以增值的形式直接进入市场,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为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提供必需的原料。四川甘薯的收获季节相对集中,而种植的条件基本上是彼此分割的坡地,不能连片机种机收,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的甘薯产地初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30年来,四川以甘薯淀粉粉条加工为主的产地初加工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2012年农业部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以来,四川甘薯产地初加工技术与设施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在甘薯产地加工方面,除了在淀粉粉条加工基础上产生的红薯快餐粉丝和部分小食品以外,还需要积极开拓具有四川地方品牌的甘薯名特产品和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主食化、特色风味和精深加工技术及其产品档次和增值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2.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四川甘薯加工产品主要是用于家庭、餐馆的普通烹饪粉条和以四川酸辣等风味为系列的甘薯快餐粉丝,以及薯片、蛋苕酥等小食品加工产品,由于技术可控性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加工规模较小。
3对加快推进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3.1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实施具有四川特色的薯类加工产业的发展战略
2015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战略,为四川作为马铃薯和甘薯生产的大省在薯类产业的发展方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推动了我省薯类产后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与产业发展。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会,将四川甘薯发展成为为四川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变资源大省为产业强省。根据四川的薯类资源和生产特点,需要把甘薯加工和马铃薯加工紧密结合起来,在四川积极发展“甘薯+马铃薯”的薯类主食化发展战略,围绕养殖、鲜食和精深加工对甘薯原料的需要,对四川甘薯的种植和产地初加工进行合理布局。
3.2加强甘薯科技成果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几年来,四川甘薯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研发了甘薯贮藏、干燥和甘薯全粉加工的突破性节能干燥新技术,保持了鲜薯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成分,形成了甘薯全粉及其应用产品加工从品种到加工原料选择、调质、节能干燥、超微粉碎、挤压烘焙等关键技术。建立了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体系,开发了全粉系列应用产品,形成了规模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配套设备和全粉系列应用产品开发、加工型专用品种的筛选、产地贮藏和初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15年全国十大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推广成果,为下一步开发全粉应用产品打下了基础。
在甘薯新技术方面,还需要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实施,加强甘薯产后从贮藏到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设施的成熟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农户的贮藏加工和市场意识,形成从产地贮藏、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体系和技术链体系,促进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研发和示范和推广应用鲜湿保鲜粉条、产地设施贮藏、全粉节能干燥、薯泥保藏、清洁化生产等加工新技术与配套设备设施。
3.3积极研发甘薯食品加工新技术
在现有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研发甘薯食品加工新技术满足甘薯加工业发展的需要。一是甘薯加工设备的研发,积极通过瞬时闪蒸干燥、超微粉碎、烘焙等集成与创新技术的完善配套,最大限度地保持甘薯全粉、薯泥产品原有的色泽风味和花青素等营养保健成分。二是重点研发推广甘薯全粉、薯泥及其应用的薯类主食化新产品、薯类特色方便食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加工。三是围绕把甘薯做成主食,重点研发甘薯全粉、主食食品与特色方便食品加工新技术,特别是全粉与面粉、玉米等食材相结合,开发薯类应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四是配合马铃薯主食化,满足开发各种烹饪、家庭制作和工业化加工不同的薯类系列主食食品,如馒头、面包、挤压复合大米、馒头粉等系列产品,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甘薯+马铃薯”的薯类主食食品、薯类特色方便食品和薯类营养保健食品系列,形成薯类加工大产业。
3.4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薯类种质资源、育种、栽培、植保、贮藏加工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四川薯业的发展。近年CIP将亚太工作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进一步加强与CIP合作,将我省的薯类加工产业和产品融入“一带一路”以及与国际的技术和产品交流,在研究与推广方面,形成引进和创新先进技术、研究和推广实用技术的中心,必将极大地促进四川在甘薯种质资源交换、新品种选育、采后贮藏加工技术与信息等领域与CIP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推动四川薯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3.5积极培育和壮大薯类加工龙头企业
目前我省的甘薯加工企业还处于发展中,产业结构和分布需要改善,总体实力需要加强。一方面要积极支持企业结合市场开发薯类主食化的加工新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项目的支持等渠道,引导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紧密的科技与产业结合体,联合攻关,扶持薯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